按中人退休好还是按新人退休好?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30

个人不能选择。是中人就按中人退休,是新人就按新人退休。

大家好,我是社保专家思之想之,按中人退休好还是按新人退休好?

个人不能选择退休身份

你有一个误解,以为你可以自由选择按照中人还是新人退休,但其实这样的观念是错误的。

因为退休身份是不能自由选择的,你是中人就按中人退休,你是新人就按新人退休。

什么是中人,什么是新人?

所谓中人,是指2014年10月1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前参加工作,改革之后退休的人。

比如你是1970年参加工作,今年50岁退休,那么你就是中人。

所谓新人,是指2014年10月1日后参加工作和退休的人员。

中人养老金设置10年过渡期

为了确保改革平稳过渡,中人养老金实新老办法对比,哪个高按哪个发的办法。

如果按照新办法计算的养老金高于老办法,那么就有10年过渡期,第一年补发高出养老金的10%,第二年增加到20%,一直到2024年补发100%。

按照新办法计算,中人和新人的养老待遇都包括两部分,一是基本养老金,二是职业年金

中人的基本养老金包括三部分,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

新人的基本养老金包括两部分,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没有过渡性养老金。

“中人”比“新人”退休有三个好处!

首先弄清楚什么是“中人”和“新人”。在2014年10月1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改革时之前参加工作之后退休的人员就是“中人”,改革之后参加工作的就是“新人”。

那么,“中人”退休比“新人”退休好在哪里呢?

一、“中人”有视同缴费,而“新人”没有。

“中人”的视同缴费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中人”在养老保险改革之前的那一段工作时间里,没有或者说不需要缴费,也或者说没有办法缴费,但是,改革之后仍然算作这部分人已经缴费,就叫做视同缴费。或者说这部分人虽然没有缴费,也可以按照缴费一样,不影响退休之后的养老金。

而“新人”则必须丁是丁卯是卯,缴纳多少就是多少,一分钱不缴纳则个人账户存储额里就没有这一分钱。

二、“中人”比“新人”多一种养老金。

“中人”的养老金有四种,分别是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职业年金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而“新人”只有前面三种养老金,而没有过渡性养老金。要知道,这种过渡性养老金会一直被“中人”所独有,而且还会陪伴终身的。

三、一次性补发的几万块钱的“中人”养老金差额可以办不小的大事,而“新人”没有这种好处。

虽然某些地方的“中人”养老金没有足额兑现,但是,一分钱也是不会少的。而像安徽有的地方目前补发到位的4万~5万元的差额养老金,足可以让这些“中人”们买一辆不错的小 汽车 享受。

而“新人”们退休时,养老金基本上都是月月足额发放,要想积攒这么多钱办件大事,确实不容易的。

总之,我认为,还是“中人”退休好于“新人”退休。

按中人退休好还是按新人退休好?我认为,这称得上一个奇葩的提问,也真是没法进行直接比较与回答的一个现实问题。

必须承认,中人退休和新人退休,这原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与问题,的确是一个实难进行两选一的问题,也就是不可以通过简单对比,就能够区分出好与不好的一个问题。

但是,中人退休与新人退休,它们具有不同的时间界限与特定制度内涵,那却是千真万确的。应该说,这才是必须从政策上厘清差异,并需要精准进行区分的关健问题之所在。

所谓中人退休,是指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启初时点以前参加工作,在改革启动时点以后,才符合法定退休条件的人员。这个改革启动时间,企业单位在1992--1996年之间。而机关事业单位全国统一时间,以2014年10月1日为临界点

中人退休问题,是必然涉及对跨越了改革临界点的退休中人,如何对他们所具有的专属视同缴费年限,有一个怎样进行价值转换与恰当补偿的问题,也就是对退休中人的过渡性养老金,如何进行准确核定的问题摆在那里需要解决。

很显然,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与核定,这必然成为了退休中人养老金核定的难点与痛点。现在,退休中人视同缴费年限核定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己经有了说法与方案。比如,制定出台了退休老办法工资增长率,改革完善了个人帐户记帐利率制度,制定调整了视同缴费指数表等。

再说新人退休问题,按照缴费年限最低满15年匡算,机关事业单位真正符合退休年龄与缴费年限双达标的人员浮出水面,要等到2029年10月1日之后。而退休新人的基本养老金构成,与退休中人相比较,也缺少了过渡性养老金哪一块,这也是最大的一个变量因素。

可以预期,随着 社会 进步,经济发展,社平工资水平必然会越来越高,退休新人的工资收入与社保缴费基数,个人帐户养老金从新人入职开始,就如影相随,逐渐积累。这些关健与影响因素总体向好的趋势表明,将来退休新人的基本养老金享受水平,只会比他们的前辈更多更优许多,这才是一个必然的大概率事件吧!

机关事业单位在退休的时候,究竟是选择以中人退休好还是新人退休好?是很多人一直把握不准的一个问题。实际上,人们在把握中人和新人定义的时候,存在着一个误区。

中人和新人的区别

国家2014年10月对机关事业单位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前经参加工作的人员,并在改革以前退休的人员被称为“老人” ;在2014年10月底以后退休的,被称为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中人”。在2014年10月以后参加工作并退休的人员被称为“新人”。可以说“中人”和“新人”都参加了养老保险制度,但是区别在于“中人”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前没有参加养老保险缴费以及职业年金缴费。至于“新人”,还没有参加工作呢,就不能算了。

因此,中人和新人的区别在于,中人对实施养老保险缴费制度以前的年限(2014年9月以前的缴费年限)计算过渡性养老金。新人是没有的,如果新人过去在企业工作,因为企业都已经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缴费了,那么按照企业的有关制度计算之前的缴费年限。



所以,仅从这个角度来说,中人和新人是对于个人参加养老保险时间的定性,不可能出现中人和新人选择的情况。

机关事业单位10年过渡期

由于推动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际上计算养老金的差异变化很大。为了保障计算方式的平稳过渡,国家设置了10年过渡期。过渡期一般是指2014年10月至2024年9月。很多人误认为过渡期内退休的是中人,过渡期以后退休的是新人。

实际上,10年过渡期是针对老办法退休待遇设计的。在过渡期内退休,实行新办法与老办法退休待遇的比较。如果老办法退休待遇高按照老办法退休待遇发放养老金;如果新办法比老办法退休待遇高出一部分,那么在首先发放老办法退休待遇的基础上,额外发放高出部分的一定比例,从10%逐渐过渡到100%。比如说老办法退休待遇是5000元,新办法退休待遇是7000元,2020年退休会额外增发高出部分的60%,也就是说养老金是6200元。

有的人觉得有老办法做保底,当然还是在10年过渡期内退休好。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因为按照退休制度的有关规定,新办法退休待遇始终要跟退休上年度 社会 平均工资相挂钩。退休时 社会 平均工资越高,养老金就会越高。

另外,实施养老保险制度缴费以后,退休待遇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2014年10月之前的缴费年限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已经确定了。后续再延长几年退休,肯定会养老金更高。大家也知道,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是非常有保障的,工龄越长、职位越高,工资就越高。所以,对于个人来说,2024年之后退休没有问题,毕竟养老金会更高出一些。

按中人退休还是按新人退休,不是我们自己个人能选择的事情。因为对于中人和新人有明确的划分。

一、关于两者的定义

1.中人,所谓的中人,是他们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前,也就是2014年10月1日之前参加工作的人员,但是是在我国取消养老保险双轨制后,才退休的人员。这类人是横跨了这期间的人员,所以养老金的计算上会有一定的影响。

2.新人,所谓的新人是在2014年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后 参加工作的人员,这类人退休的话,养老金的计算是跟企业退休人员一样的。

所以,从你参加工作的时间可以看出,你是按照中人,还是按新人来计算养老金了。这个不是可以自己选择的,是什么身份就按什么身份退休。

二、关于两者养老金的计算

中人的养老金的计算:

1.按照新老办法计算的养老金来比较;如果按照新办法计算的养老金少于老办法计算的养老金的,那按老办法施行。

2、如果新办法计算的养老金高于老办法的。那养老金有十年的过渡期的,第一年补发超出部分的10%,第二年补发超出部分的20%,一直到过渡期结束后,再按照新办法计算。

新人的养老金的计算:

跟企业退休人员是一样的计算办法。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从以上可以看出,新人就没有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了。因为新人参加工作的时间是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后。但是新人退休时可以按照当年度的社评工资来计算养老金的,社评工资是年年都涨的。

写在最后的话

按中人和新人的退休,不是我们自己个人能决定的事情。根据现行的养老金计发办法,缴费时间越长,缴费基数高,以后的社评工资也越来越高,那以后新人退休时的养老金也会高的。

楼主你好,按中人退休好还是按照新人退休好?其实这个中人和新人一般情况下指的是我们事业编制的人员,因为在2014年10月份以后开始缴纳职工养老保险之后,那么从2014年10月份以后退休的事业编制人员都被称之为事业单位的中人,而且设置了10年中人的过渡期,也就是说从2014年10月份到2024年这10年期间,那么被称之为事业单位的中人,过了2024年以后那么就被称之为新人,那么在2014年9月份之前退休的人员,就被称之为事业单位的老人。

当然中人退休按着中人方式好还是按照新人方式好,实际上就区别于这个新的办法和老办法计算的一个结果,中人的这个计算方式,它是采用的新老办法相结合的原则来计算的,也就是说自己有可能是中人的计算方式,有可能是新人的计算方式,总之他有一个原则就是曲高不低,你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计算出自己养老金的待遇高,那么将采用什么方式来计算?

所以对于自己而言,实际上是你没有任何的选择权利的,因为各个地区和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有所不同,它可能有些地区采用新的计算方法获得养老金的待遇高,但是有些地区采用老的计算办法获得养老金的待遇高,所以说都会统一采用相同的办法来计算自己的养老金,而且作为中人来讲,除了这个最基本的养老金之外,还会获得一部分过度补偿养老金的待遇,所以说这就会弥补我们养老金不足的问题。

不存在哪个好的选择,你想按中人标准现在就退休吗?按政策提前退休,挤进中人退休的队伍里,那是一个错误的选择,因为这6年的中人待遇现在都没兑现,再过4年时间,中人这个奇萌的概念就进入 历史 范畴了,无论错与对,都不会继续下去了,十年过渡期结束了!

将来比现在好你是懂得的,有多少人眼光短浅被眼前小利迷住双眼,坚持吧,不要因为艰苦而放弃;不要因为憋气而放弃;不要因一时的待遇不佳而放弃,更不能因为一个不待见你的领导而放弃,坚强耐心地熬下去,能做一个新人绝不做一个中人,做中人你会伤心流泪!做新人你会晚年无虑,幸福满满!

现在许多中人都无可奈何,按2014年的政策发以后退休公务员的临时退休金,左一回调查,右一回填表,今年填了审批表,折腾几个来回说能涨几十元钱,到现在根本就没兑现,你还想急着当中人吗?

楼主你好,按中人退休好还是按照新人退休好?那么这个按中人退休和按新人退休,自己是没有办法来选择的,它主要是你对应的自身的退休年限,如果说你是事业编制人员,那么你在2014年的10月份以后,到2024年的9月份之前,这10年当中退休的人员被称之为是事业单位的中人,所以说我们只能够按照中人来退休,如果说你是2024年10月份以后退休的人员,那么就被称之为事业单位的新人,所以按照新人来退休。

这个问题主要取决于的是你的法定退休年限,比方说你的法定退休年薪刚好是在中人的退休年限之内,那么你就是属于中人退休,中人退休所享受的养老金的计算方式相对来说有些复杂,因为它采用的是新办法和老办法相结合的原则,取高补低来计算自己退休金的待遇。

但如果说是新人,比方说你是2024年的10月份以后退休,那么新人养老金的计算方式相对就简单很多。因为将会统一采取新的计算方式,也就是跟我们现行企业员工,退休以后的计算办法相一致的方式来计算自己的退休金,而且是没有任何过度性补偿养老金的待遇,所以说我们事业编制的新人退休之后,养老金的计算方式会很简单,而且也不会出现所谓的这个补偿养老金的发放问题。

中人退休和新人退休,哪个更好?这个没有可比性,处于不同时间维度的。并且也不能选择的,而是根据自己的退休时间来划分新人和中人。只是对于中人养老金计算来说,按照新老办法对比。

一、出现中人和新人的原因

为什么会出现新人和中人这样的概念呢?

最主要的原因是体制外(非国有制)的人员对体制内的人员退休有一定的意见,他们认为体制内人员,退休前无需缴费,退休后退休金(也就是养老金)优厚,有失 社会 公平,所以国家退出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企业职工养老金制度并轨制改革,改成统一的计算方式。

既然是改革,就会出现一个时间问题,在2015年,国家下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2014年10月,机关事业单位执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那么根据这个时间节点,按照工作时间的计算,就会出现老人、中人和新人,我们重点说下后两者:

中人:在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前参加工作,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后退休的人,也就是2014年10月1日前参加工作,这个时间后继续参加工作,养老金计发方法比较复杂,下面详细阐述;

新人:在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之后参加工作的人,也就是2014年10月1日后参加工作的人,养老金按照新办法计发。

二、出现中人养老金补发问题的原因

针对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的计算,国家采用新人新办法,中人采用过渡办法。

新办法相对复杂点,它是按照国家相关部门颁布的《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现在事业单位基本养老金计算办法如下: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职业年金。

1)基础养老金=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缴费年限×1%。其中,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实际平均缴费指数×实际缴费年限)÷缴费年限。

2)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本人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3)对于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参加工作、实施后退休且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中人”, 按照合理衔接、平稳过渡的原则,设立10年过渡期,过渡期内实行新老待遇计发办法对比,保低限高。

也就是说如果新办法的计发待遇少于老办法待遇标准,按老办法待遇标准发放;如果新办法计发待遇多于老办法待遇标准,超出的部分按以下规定发放:

第一年(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退休的人员发放超出部分的10%;

第二年(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退休的人员发放超出部分的20%;

依此类推,到过渡期末年(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发放超出部分的100%。

对于中人来说,用新老办法计算对比,从这点来看,中人的计算结果有可能高于新人,因为如果按照老办法计算得出更高的养老金,那么就会比新人采用新办法高。

先来搞清楚中人的概念。

关于是不是中人,这说能否接触到中人这个身份,只与已经办理退休或者即将要退休的企事业单位职工有关系。

如果你还没有退休,且退休的年份还比较远,中人这个概念就与你没有任何关系。

具体中人的概念是, 2014年10月1日以前我国凭养老保险制度并轨以前参加工作,但实际退休在2014年10月1日养老保险并轨制度以后的一部分劳动职工 。

让我国 社会 保险法和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一部分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计算与一般退休人员的计算方式不同,且要进行养老金的补发。

按照现在的说,中人其实包括两类退休职工。

准确来说,现在我们宿舍的中人包括两类退休职工, 一类是企业退休职工,一类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职工 。

他们两类退休职工中有中人存在。

2014年和保险制度并轨改革以前,中人这个概念只讲的是企业退休职工。是2014年以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并轨改革,将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职工纳入其中。

同时,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职工同企业职工一样用同样的缴费方式、同样的计费标准来进行养老金的计算和发放。

国家法律规定,我国退休的中人养老金采取中人过渡法的计算方式,使他们的养老金进行逐年补贴的方式,补贴过度年限为10年。

中人养老金的补发,采取中人过渡法的普法方式,过度年限为10年。

就是从2015年开始,补发10%.2016年补发20%,2017年补发30%,2018年补发40%,2019年补发50%,2020年补发60%,2021年补发70%,2022年补发80%,2023年补发90%,2024年补发100%。

就是说到2024年的时候,我国中人养老金补发就会全部完成。

在这10年的过渡期中办理退休的退休人员,养老金计算方法是按照2014年10月份以前的平均工资标准。

因此,我们自己不能决定我们是中人还是一般退休人员,根据你参加工作时间来决定。

希望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