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理解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12-29

意思是:

想要让人们精神变得文明,应该先使他们的身体更强健。大致是强健的身体是做一切事情的前提的意思。

出处: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是毛泽东同志在1917年《体育之研究》上发表的。

原文:

近人有言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此言是也。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苟野蛮其体魄矣,则文明之精神随之。

翻译:

近代有人说:人们精神变得文明,他们的身体应该是更强健的。这话说的很对。想要让人们精神变得文明,应该先使他们的身体更强健。如果体魄强健了,精神就随之文明了。

扩展资料

一百年前的今天,年仅24岁的青年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为笔名,在《新青年》杂志发表了他的著名文章《体育之研究》。篇幅简短,意蕴深远。

文中有毛泽东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深刻分析,有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堪忧,有对教育蹂躏摧残学生身心的呐喊,也有体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精辟论述。

历经百年,沧桑巨变,百年之后的今天再次重读仍倍感鼓舞,可谓一篇我国近代以来深刻阐述体育之思想的千古不朽之文。

毛泽东当时所处的年代,正是中国积贫积弱,一盘散沙,民族情绪空前低落,被人讥讽为东亚病夫的年代。

强我民族,兴我中华,一直是中国近代以来,有识之士的不懈追求和奋斗目标。“国力苶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此甚可忧之现象也 。”这是毛泽东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分析,可谓一针见血,切中时弊。

文章中他甚至对学校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等现象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他认为学生的身心受到的蹂躏和摧残将影响其一生;主张“体育课要重实质而轻形式”。

要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课的兴趣和快乐;强调“兴味者,运动之始;快乐者,运动之终。兴味生于进行,快乐生于结果 。”如何提高体育课的兴趣,使体育课既生动活泼,又有汗又有效,至今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难题。

“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 皆寄于体,无体则无德智也”。毛泽东从哲学的高度阐述了三者之间的关系。

没有健康的身体,什么人的智慧、才能、知识均无法表露施展和利用。“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这是整个文章中最经典的一句话,也是对体育本质最核心的概括。唯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承载健康的精神和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