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无到有打造一个新品牌?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6
一个新品牌的诞生不仅仅是单独的一个名称、标志的出现,重要的是这个冰上一角沉在水下的部分。消费者经常看到的是品牌的显性元素,其背后是一个强大的脑力系统的持续不断的转化支持,一个真正影响市场,深入消费者心智的品牌靠的是科学严谨的市场侦察,全面的战略规划和详尽的战术执行。品牌,自然有有它的诞生之道。

面对泛滥的品牌林立市场,企业开始拍脑袋,起个名字就以为品牌事业成功了,至多再想个广告口号或编点自嗨的文字,想着自己的新品牌就诞生了,从此市场上的消费者就会抢购我的品牌了。殊不知,这样的企业决策,从一开始的第一步首先想到起名字就注定了失败的结果。在品牌这个词语被市场玩坏了的时代,企业不科学错误的新品牌草率决策不在少数。到头来,空有幻想却不知道执行什么。品牌前面加定语(这是全宇宙最好的品牌;一个充满乐趣的品牌),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你根本察觉不到企业资源的品牌整合,更感受不到一个新品牌的生命迹象。

新品牌的诞生的第一步绝不是去先想品牌名。

先来明晰新品牌的打造者主体概念。一种是独立的新品牌诞生,即成立一家新公司,开发一款新产品,具有品牌打造者法律主体独立性;另一种是原有公司或组织自身内部的新品牌诞生,即实行多品牌战略,具有品牌打造者法律主体一致性或是关联性。两种品牌诞生模式不同,也意味着一系列品牌打造事务和品牌市场事务的决策差异。

第一种品牌诞生模式又分为两种:公司和产品的合二为一,如联想公司和产品都使用“联想”品牌,另一种是公司和产品相分离,如桔子科技和滴滴(互联网服务产品)培育的是“滴滴”品牌。两种情况的品牌打造过程基本是一样的,都是一个法律主体下的单一新品牌打造,只是在后期可能会涉及品牌文化和公司文化等细分方面的不同。

一个新品牌的诞生少不了最开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包括要进入的市场概括,行业发展现状,竞争对手,潜在竞争对手,市场替代者。很多公司是不重视或者说根本是没有市场前期调研的,或者说总以为百度是万能的,里面是无尽的免费宝藏,要知道,能百度出来的永远不能叫做真正的知识,更何况是利益生死相关的商业世界,很多市场数据是价格昂贵的,甚至是花重金买不来的,这也是尼尔森这样的国际调研巨头长久存在的原因。当然了,进入大数据的时候,传统调研数据虽然依然存在,但当下的大数据驱动更受众多企业喜欢,在新品诞生,市场竞争,品牌建设等方面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对于第一种品牌诞生模式,当了解了新品牌要进入的市场行业的基本概况后,你也基本上了解这个行业的产品特质,一旦你又从中发现新的产品空档,或者说市场稀缺资源,这便是新品牌诞生的本质,既一个明确的独一无二的卖点定位,而这一卖点定位必须是足够终生制的。找到了品牌的物理属性——市场稀缺资源,确定了品牌的市场理性——卖点定位,接下来才慢慢进入新品牌打造最核心的内容。

一座巍峨的品牌大厦的起步离不开几根重要的基柱,对品牌来说,就是所谓的品牌基点建设

,这也是确定品牌卖点定位之后第二层要重点建设的内容。

品牌延展性评估。 横向包括你的新品牌是个人品牌,还是组织品牌,是产品品牌还是服务品牌等;纵向是品牌后期发展多元化的可行性。

品牌利益者评估。 品牌是人为打造的,那么最终收益的不仅仅是拥有者本人,员工,股东,客户,消费者,供货商,经销商,政府,社会,环境等都是品牌的利益相关者,他们的先后次序,组合,交叉都会影响品牌走向市场的表现;

品牌内涵评估。 人有直观的胖瘦高矮,品牌也有自身的直接属性,而这只是品牌内涵的一部分,品牌个性,品牌价值以及品牌文化都是品牌内涵评估的重要部分

品牌市场进入划分评估。 在市场中的品牌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有着不同的市场分类,例如按发展等级划分:地区品牌,国家品牌,国际品牌,全球品牌等;按生命周期划分;导入期品牌,上升期品牌,成熟期品牌,衰退期品牌;按品牌来源划分:本土品牌,外资品牌,合资品牌,收购品牌等,品牌市场划分不同意味着目标受众人群不同,开展的营销传播等市场活动的方式也会千差万别。

当品牌创造者明确了品牌重要的基点之后,紧接着便是品牌诞生前一项耗时耗力的品牌战略规划系统,而在品牌战略规划系统执行之前还需要完成一项更重要的内容:品牌目的和品牌愿景。当你开始创建品牌的时候,为什么要创建品牌?你是仅仅为了创建品牌而创建,还是为了目的而创建品牌? 品牌最终是被市场消费者所消费的,那么品牌最直接的目的便是带给消费者的价值,即品牌附加值: 功能诉求上能节约顾客成本,表现品质保证;情感诉求上能带来感官愉悦,传达心理感情;自我表现诉求上能表现个性,寄托心灵。而品牌的间接目的则是品牌带给拥有者的价值,即品牌权益:经济方面能影响市场份额,产生高额溢价,增值无形资产和保证未来收入,企业战略方面能提高行业壁垒,建立统一形象,提高忠诚和吸引人才,另外品牌也会存在着给社会带来的价值,这也是近年来很多企业在发展中不断提倡的,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传承优秀文化,完善社会真善美。

品牌愿景则是一个在品牌事务中的一个高频词,也是最难被执行的。你会发现,有些公司把广告口号当愿景,甚至把产品宣传当愿景,结果便是,有的企业只能徘徊在产品销售的生死边缘,而有的企业却改变了一个行业。仔细去研究欧洲老牌企业会发现他们的一个共同点就是拥有一个连时代都无法比拟的品牌愿景,这一愿景又被几辈继任者坚持下来,最终成就了品牌的基业长青。品牌愿景是一个品牌现状定位的和对未来方向的自信,而能否实现不在于品牌愿景口号的多么响亮,标语多么巨大,而在于能否在高层驱动下深化植入到企业的招聘,培训,考核,奖罚以及晋升等组织的日常细胞中。这同样对品牌的创造者和管理者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和市场驾驭能力。

明确了品牌的目的和愿景,接下里要做的工作便是严谨全局性的品牌战略规划,包括品牌战略体系和品牌规划体系。新品牌打造者心中要有一张明晰的品牌战略地图,我的品牌总体战略是什么?我的品牌识别战略、差异化战略如何制定?我的新品牌创立、扩张、维护的生命周期战略如何开展?以及品牌竞争防御战略如何导入?

而品牌规划体系主要是涉及品牌组合规划和品牌识别规划两大方面。品牌组合规划更多的是第二种新品牌诞生模式要考虑的一个重点,即组织实行多品牌战略,在细分市场创建一个新品牌,那么这个新品牌和公司原有品牌如何组合、规划和定位才能更好的发挥资源的市场效益最大化呢?宝洁公司是实行多品牌战略的典范,多年来也被众多市场人员学习模仿。宝洁以品牌经理制为管理模式进而细分需求市场打造了去屑卖点的海飞丝,柔顺卖点的飘柔和滋润卖点的潘婷等市场细分领域品牌,面对旗下众多的品牌,宝洁的品牌组合规划发挥到了极致,最终是扩大了市场份额,降低了单品牌风险,增值了母品牌资产。如果你实施的是组织内部的新品牌诞生,那么就需要好好考虑品牌组合规划和企业品牌管理模式的建立事务了。

品牌识别规划优势又是什么呢?品牌能够被市场识别,以显性的元素展示给市场。品牌名字的诞生,标志的诞生,主色调的诞生,很多企业是跨过前面的部分直接跳到这里,即使直接跳到了这里,也没有完成品牌识别规划的内容。有了品牌名称标志,这只是品牌识别的原始元素并没有涉及品牌识别规划的问题。既然品牌要被市场识别,品牌所有的相关者都要被市场统一识别,统一符号化。企业VI系统建设是品牌识别规划的重要步骤,强大的VI系统相当于品牌显性部分安装了全视角的照明灯。海洋中的品牌冰山,四分之三的海底部分需要借助四分之一的海面部分绽放吸引人群的光芒。如果企业实在没有人力物力实施全面的VI系统建设,那么要至少保证现有的对外输入统一品牌符号化,一张企业稿纸,一个顾客礼品袋,一份邮件题头,都必须保证品牌符号的统一有序化,做到能够传达展示品牌内涵,而不能因为信息的错综复杂造成市场消费者的识别困惑,一旦如此,海底的冰山便没有了存在的意义。

一个新品牌就此诞生了,但品牌事务并没有结束。品牌打造者亲手创造了新品牌,也有可能亲手埋葬这个新品牌。初生的品牌是要走向市场的,要从打造者的世界走向千万消费者的世界。新品牌的下一阶段征程仍然任重而道远。

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品牌传播管理成为了品牌市场化运作的重要内容,品牌运营能力的改善,品牌营销系统的搭建,品牌整合传播的拓展以及品牌接触点的网格化管理。利用广告,公关,营销、传播等市场活动开展新品牌的下一征程。

最后,品牌随时都有毁灭的时候,尤其是当下的互联网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压死品牌的最后一根稻草。因此品牌控制从品牌诞生时就应该伴随其成长。品牌打造者要时刻注意品牌危机市场预警系统是否完善,品牌应急预案能否快速反应。没有那个品牌是一直风平浪静的航行,当遇见危机,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成立特殊的品牌小组,整合传播资源,从容渡过危机。因此品牌危机事务不容每一个品牌管理者所忽视。

附后:品牌无道,人有道。以无道溯有道,徒劳也;以有道追无道,品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