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要想MRP跑起来,需要搭建哪些主数据?(以SAP为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03
01

在一个供应链群里,有些群友问MRP的逻辑是什么。MRP的逻辑我在之前的文章里已经讲过,主要是4个模块的11个关键参数。 要想MRP跑起来,企业要有一套MRP运行的逻辑、参数的标准和维护的标准 ,这三个标准化工作必不可少,三个标准化有了之后,那最关键的就是keyuser的定义,做好人员的培训,绩效的监控和改善了。

我的朋友也有跟我说起公司SAP上线很久了到现在还跑不出MRP,目前针对MRP的课程和工具非常缺乏,因此基于自己的经验来谈谈MRP要搭建哪些主数据及如何让MRP跑起来。

  02

很多公司上ERP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跑MRP,但对MRP的整体逻辑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的人并不多。

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

1.这和模块化的上线方式有关系。很多ERP系统上线的时候,都会根据模块来定义key user,每个模块的顾问带着key user一起来定义和设计里面自己负责模块的逻辑,而外部顾问往往也是按模块来分的,这就导致了每个顾问和每个模块的的key user只对自己的模块成功上线负责而不会对整体负责,就像盲人摸象,每个人摸到的部分是不一样的,因此对大象是什么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 即使每个模块都做成功了,系统也并不一定成功,因为系统并不等于部分之和 。 因此,一个成功的 ERP 系统要能够实现模块目标和系统总目标的一致性。

2. 实施ERP的时候,对负责上线模块的key user的选择很重要 ,因为每个key user都是该模块的设计师,如果key user选择错了,因为经验或者思路高度不够,导致整个模块在上线时没有考虑到一些东西,而上线时用户在实践操作中再发现问题,这时候如果更改,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成本,甚至有些东西要全部推倒重来。

3. 实施ERP的时候,顾问很重要。 有些公司没有懂ERP设计的人, 企业将ERP系统全权委托给外部顾问公司,由于顾问也是各自负责各自的模块,加上没有业务经验,对ERP系统的整体经验也是割裂的,这也导致了顾问可能给不了公司整体的解决方案。

4.缺乏有效集成。对于MRP模块来说,会接收其他模块的数据,这些数据经过处理之后,又会流向其他模块。 如果各模块之间缺乏有效集成,导致需要依靠手工来传输数据,那么就会破坏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5.有些公司虽然没有ERP的经验,但老板对ERP有自己的想法,但由于经验的缺失,他未必能预想到以后实操上的问题。如果老板比较独断,而顾问又不愿意与老板起冲突,很可能就是我什么都有,你想要啥我就给你啥, 顾问提供的不是解决方案,而只是按企业老板的想法卖产品而已 。这也导致了一些公司上ERP系统的失败。

6.   彼得.圣吉说:“如果组织是一艘船,领导者首先是这艘船的设计师。” 企业要有一个ERP系统的总设计师,这个总设计师最好能从内部产生,有些公司是由IT部门主导ERP系统的上线,但IT人员很少对业务特别熟悉的。我认为ERP系统的设计师,最好是对公司的业务模式、生产模式都很了解的人,可以让财务经理负责资金流的部分,供应链经理负责信息流和实物流的部分。

7.稳定的MRP需要一套相对稳定的MPS,而稳定的MPS需要企业有一套管理流程,能迅速、准确地应对变化,而不是疲于奔命每天救火,没有应对变化的能力,一旦有变化就是混乱。 管理混乱的公司,希望一套MRP流程帮忙解决所有的问题也是不现实的。

  03

从系统论来说,MRP的整个过程就是输入、运算和输出。MRP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来自各个部门的输入。一个新项目或一个新料号进了ERP系统后,要维护哪些输入呢?

以SAP为例:

1.BOM建立是第一步

工程部将BOM即物料清单建立到SAP,定义物料的层级,物料属性make or buy,用量等。

2.工程部建立物料主数据,MRP1和MRP2视图的主数据。工程部还需建立工作中心work center,工艺路线routing和生产版本production version.

3.销售部需要建立客户主数据、客户信息记录、合同价格、框架协议等主数据。

4.采购部需要建立供应商主数据、供应商信息记录、框架协议、原料列表等主数据。

5.财务部需要建立MRP的成本costing和记账accounting视图的主数据以及跑成本。

6.质量部需要建立检验类型。

7.物流/供应链部需要建立MRP1/2/3/4视图里与MRP相关的计划参数。

8.仓库需要建立仓库管理视图1和2的主数据。

9.包装工程师需要建立包装规范。

 以下为一个搭建的案例:

04

物流/供应链部门需要建立哪些关键参数呢?让我们来看一个咨询实例。

现状:某工厂生产电子产品,产线是为客户定制专线生产,离散制造,按库存生产模式,客户和供应商主要在国内,极少部分物料为进口。之前由外顾问加内部各部门key user上线的模式,但内部人员之前没有SAP或者ERP的经验。企业虽然把ERP买回来有两年了,由于缺乏培训,员工并不具备SAP的知识,对MRP的逻辑也不了解,公司的物料管理方法还是老一套手工叫料方式,只是把在excel手工操作变成了在SAP内操作。

如何解决?

首先参观产线,了解公司的产品和生产和物流模式,收集目前工厂的客户和成品变种。

挑几个成品和原材料的料号,进MD04看MRP的要素有哪些,并整理出来影响库存加和减的MRP要素。需要注意的是:MD04里的MRP elements是简写,需要理解它的全称及含义是什么。

搞清楚MRP的要素和对库存的影响之后,接下来进MM03看MRP1/2/3/4内目前的SAP参数设置了什么,并在测试系统改变相关的参数看MRP的结果的变化,反复操作之后,定义MRP的参数标准。

无法改变的部分 :由于产品是批量生产,重复制造,应该要用生产计划单planned order的模式,而不是生产工单work order的模式,由于该公司用工单号来做追溯,因此工单生产模式不能更改,这也造成了开工单、关工单的一些手工操作是无法消除的。工单一般适用于定制产品或者试样阶段,基于销售订单配置,将SO转为工单work order,而像这类批量重复生产的产品,最好是用计划单planned order,由MPS或者客户需求预测生成,并基于成品产出消减。而工单的问题,必须手工开工单,成品完工后,手工对该工单做技术关闭即Technical completion。

下一讲,我们来说说SAP的过期/垃圾数据如何清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