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经济发展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30

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
全市生产总值跨过了两个百亿元台阶,由2002年的93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29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16.6%,总量在全省前移2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5000美元。财政总收入跨过五个十亿元台阶,由9.4亿元增加到50亿元,年均增长39.4%,总量在全省前移9位。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年均分别增长21.9%、41.8%和58.1%,总量在全省的位次分别前移了5位、2位和6位。“861”行动计划顺利实施,有色金隆电解铜扩建、铜化60万吨磷复合肥、海螺三期、国电一期等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或开工建设,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5亿元,相当于2003年前47年投资额的总和。
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
铜工业、化工等主导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电子元器件及基础材料产业呈集群化发展态势。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进滨江等循环经济园区建设,兴建了一批循环经济项目,资源综合利用率不断提高。实施了金昌冶炼厂主工艺改造、金隆余热利用、海螺余热发电、电厂烟气脱硫等工程,关闭了一冶鼓风炉,累计淘汰小水泥产能195万吨,关停小采石产能240万吨,节能减排见到实效。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累计开发各类新技术、新产品410余项,组织实施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12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五年前的16.5%提高到35%。商业服务设施不断优化,现代服务业逐步壮大。实施品牌和质量战略,新增中国名牌4个,中国驰名商标1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92家增加到213家,有色控股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突破400亿元。县区与园区经济快速发展,县区3个开发区成为省级开发区,铜陵经济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两番,铜陵县经济发展进入全省动态十佳县行列。
农业农村工作成效显著
认真贯彻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工作方针,全面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落实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补贴等政策,在全省率先免征了农业税、免除了洲圩区防洪排涝水电费、实行了公益林生态补偿机制。农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主要农产品连年丰收。累计投资6亿多元,完成了江堤加固、45座水库除险加固、骨干排涝泵站建设等水利工程,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组织开展了“乡村规划整治、建设美好家园”行动,在全省率先完成乡镇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开展了村容村貌整治活动并取得成效。五年完成了1.8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解决了8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建成村级组织活动场所57个。农村自来水普及率70.6%,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51.7%,实现了村村通油(水泥)路,村村通广播,村村通宽带。
改革开放实现新的突破
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累计有248户企业实施了以“两个置换、两个退出”为主要内容的改革,中小工业企业改制任务基本完成。有色控股公司、铜化集团等37户企业实施主辅分离和辅业改制。企业上市工作取得新进展,新增上市公司2家,上市公司总数6家,形成“铜陵板块”;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全面完成,有色控股公司铜主业上市经国家核准实施;累计在证券市场融资66.7亿元。资源枯竭矿山关破工作扎实开展,企业办社会职能分离工作稳步推进,企业债务重组工作取得实效。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改革进展顺利。公共财政体系框架初步建立。经营性事业单位改革开始启动。私营企业新增1862户,注册资本增加到41亿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1.1和2.3倍,民营经济占全市经济比重由12.2%提高到52.5%。五年累计利用外资3.7亿美元、内资160多亿元;2007年进出口总额达27.5亿美元,是五年前的6.5倍。加强了境外资源开发工作,新设立境外企业7家;对外交流合作渠道进一步拓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