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观课?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4-01-10
  观课”又称“课堂观察”,类似于我们常说的“听课”。不过,观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的范畴,包括以作为教师教育方式的观课、作为理论研究方法的观课和作为考评手段的观课。而作为教师教育方式的观课,是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又称同事互助观课,这是一种横向的同事互助指导活动,不含自上而下的考核成分和权威指导成分,而是教师同事之间的互助指导式的听课。其目的主要是通过观课过程中观课双方(即观课者、授课者)在某些事先预设的都关心的课题方面的研讨、分析和相互交流,用以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这样的观课,应注重把握两个方面的问题。
  树立观课的五种意识
  1.对话意识
  对话关系是一种主体间的关系,对话者首先必须充分意识到自身的独特性,“我以唯一而不可重复的方式参与存在,我在唯一的存在中占据着唯一的、不可重复的、不可替代的、他人无法进入的位置。”其次,对话强调对他者的尊重,在对话中要看到他人,在交往中使他人成为对话者。将独立而平等的对话关系运用于观课,既可克服消极接受评判和批判的唯唯诺诺“小媳妇心态”,又可防止高傲的、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非合作态度,实现真实的倾听和切磋。
  2.欣赏意识
  观课是以对授课者这个主体的尊重为基础的。授课是一种劳动,是一种有创造性的劳动,是艺术性的劳动。在这过程中,授课主体最大程度地发挥了他的聪明才智。带着尊重、欣赏的意识,能充分地感受到授课主体的优点,体会到授课者的成功的喜悦,同时能以积极的态度感觉到其中存在的价值,即使是暴露出的问题。如果观课者怀有不以为然的态度,观课的结果往往是负面的。
  3.交流意识
  观课前可了解与授课相关的情况,如观课活动主题、教师情况、教学预设、学情程度等,也可以了解授课时可能存在的问题、带着对某一问题的思考、探索进行观课。有了这些交流的基础,观课时可以有较好的切入角度、层面。观课前后都应该有交流,并且观课前交流的作用往往是超过观课后交流的,但目前其作用却被我们忽视。
  4.分享意识
  观课者要把授课者的工作成效视同己出,积极地参与到授课者的工作之中,才能分享到授课者的成功。这样的意识有利于发挥观课者的主观能动作用,避免观课者处于被动听课的境地。
  5.援助意识
  任何教师对个人的教育教学水平都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即自己已具备某些优势,还存在着某些不足,需要向别人学习。带着“援助”的意识,带着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和思考,“观”别人的优势“照”自己的不足,思考如何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可以使观课的效益最大化。
  做好观课的三个环节
  观课要有较好的收获,要做好三个环节的工作,即观课前的准备、观课中的表现和观课后的交流探讨。
  1.观课前的准备
  要反对匆匆忙忙不作任何准备的观课,提倡观课者做有准备的观课。观课准备情况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一般性的准备。观课前了解了解情况,如熟悉教材、教案、练习册,设想一下如何上好这堂课。甚至可以了解一下授课班级学生的情况,包括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班风班貌等。
  第二个层次是自己先上上这堂课。备好课之后,找个班级自己试着上一下,对这堂课的总体把握会较清楚。这两个层次的工作综合起来,观课准备是较充分的。
  第三个层次要以前两个层次作为基础,在征求授课教师的意见后,形成探讨的问题或主题,带着问题或主题去观课。
  2.观课中的表现
  观课者在观课的过程中应具备三种角色:授课者角色、学习者角色和观课者角色,而且要根据情况随时实现这三种角色的转换。
  (1)授课者角色。观课者观课时,对授课者课堂的出色表现或是不足之处要客观分析,不能不顾现实情况无限设想授课者的能力而做出不恰当的判断。要设想自己就是授课者,面临课堂的某种情况时可能的处理办法,或能达到的程度,才能使判断准确,充分肯定授课者的优点,使观课有收获。
  (2)学习者角色。观课者有时也可设想自己为学生,课堂上要怎样学习才能有较高的课堂效率。如今,学生的个别差异越来越受到重视,更多地为学生设身处地,重视学生的实际接受情况,能提高学习效率,做到真正地关怀每一个学生。因此学习者的角色也是观课者时时要扮演的角色。
  (3)观课者角色。既然是观课,观课者角度还要贯穿于观课过程。“旁观者清”,“观课者”角度有利于冷静地对待课堂上的一切。观课者在课堂上所要做的工作,一是认真观察,注意搜集课堂上所能捕捉到的信息,特别是可视线索,如面部表情、手势、身体语言,因为这些现实没有“重来”的机会;二是记录,最简单的记录方式是笔录,有条件可以利用录像机技术做记录,还可以采用录音技术进行声音记录,但各种方法都有利弊,要综合使用;三是要注重深入的分析思考,以比较高的视角俯视课堂,能够见人之所未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
  3.观课后的交流反思
  观课后交流的焦点是课题内容、教学处理过程和学生的行为表现,但观课者、被观课者不要急于找结论,应对原先计划的内容展开探讨。观课之后的交流反思应该有以下追求:
  通过交流反思,要使一堂课有新的建构。一堂课上下来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要树立“问题是我们的朋友”的理念,在交流讨论过程中敞开问题,直面问题,但切忌把讨论会变成批评会。因此交流反思要有个明确的方向,与其问“你觉得这一堂课怎么样”,不如问“针对事前我们感兴趣的问题,你(我)想先谈哪(这)一个环节(部分)”,罗列观课的有关资料,再仔细讨论,集思广益。比如,观课和授课教师都有兴趣探讨学生能否掌握某一个课题,那么,交流反思重心就要放在:授课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从“课题”的哪一方面入手,向学生提了什么问题,学生是怎样回答的,是谁回答了什么问题,教师分别做出什么样的反应。观课者拿出当时的这些情况,提出自己当初的设想,突出现在的思考,与授课者一同探究、研讨,直至“重构”和“重建”出更好的教学设计。在观课的互动中追求课堂教学的“重构”和“重建”,这是观课实践活动最基本的目的。
  通过交流反思,要使某个问题有质的突破。交流反思要处在“观课”的具体情境下,观授双方都“审视”自己的经验,“解决”自己的问题,获得一种突破问题的贯通感,才能提升自己的理念,实现双赢。
  一位教师初登教坛时,为了教好语文课,常选一些有趣的成语故事讲给学生听。“讲成语故事是学习语文的好方法,但很费力气,而且未必每次都能保持好状态。”有观课者如是说。后来他把“讲成语故事”形式做了一些改变:一是安排一些喜欢说话的学生,在课堂上讲成语故事;二是指导学生做成语故事广播剧录音,把录音带在课堂上播放;三是让学生自己进行成语故事演讲。三种设计都取得了很好的反响。再后来,这位教师不论作为授课者还是观课者,都努力使自己的教学实践智慧永远处于发展、生成的过程之中。
  “老师唱独角戏时,学生只需要聆听;老师是设计者时,学生是表演者。”“由学生做主角、做表演者,负责的学生受到训练,学生是主体;其他观看和聆听的学生也受到感染、教育,学生也是主体。”这样的心声,是教师们在教育教学方式的观课及其交流中,不断地审视和反思已有的经验,整合自身教学中那些带有不确定性的思维或技能,把新的理论和方法内化和应用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行为中的生动写照。这样追求教学的交流反思,是以教师的成长为宗旨的。
  教师专业水平发展程度可分为五个阶段:新手教师、熟练新手教师、胜任型教师、业务精干型教师、专家型教师。某种教师要对自己的过去进行突破,上升到高一层次并不容易,平时要勤学苦练,还要有某个机遇,才有可能实现。而作为教师教育方式的观课是个很好的平台,教师要用好这个机会,带着自己的问题到这个平台,在观课的过程中与各个层次的教师打交道,积极寻找和掌握新思想与新策略,拓宽自己的研究实践领域,最终获得专业成长。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