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顶尖大师的设计法则 NO.25 “曲线偏见”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6
人们对曲线之美仿佛有一种说不上来的喜爱,比如人们喜欢女性身材那凹凸有致的曲线。

除了曲线本身,看不见的曲线人们也能感受到,比如,符合黄金螺旋曲线比例的物体、画面,人们看着就是觉得好看,舒服,和谐,虽然知道有黄金比例这一定律,但是所谓定律,是从已存在事物中去发现总结的,而非创造的。

有太多这样的例子,甚至还有“最美数学曲线”“神奇数学曲线”一说,讨厌数学并不能抵挡人们对曲线的爱。

所以人们对曲线之美的偏爱是天然的。曲线的美,美得和谐,美得温柔,美得大方,美得宏伟……这些都是自然存在于人们脑海中的,不曾训练。

建筑学中的曲线美

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是由英国建筑大师扎哈·哈迪德担纲设计,整个建筑以流线型线条为主,从高空中看上去宛若一朵芙蓉花盛开在梅溪湖畔,其室外的景观墙秉承扎哈的流线型设计,以曲线面为主,主要有1800座的大剧院,500座的多功能小剧场以及展厅面积1万平方米的艺术馆。

人为什么会有这种生来就有的偏见呢?

“曲线偏见”(英文原词为“ContourBias),法则表示,它是指 与带有尖锐边角的物品相比,人们更喜欢曲线造型的物品。

当人们面对长有锐角或尖角的物品时,就会激活大脑中处理恐惧的杏仁核区域。这种恐惧反应跟侦测潜在威胁的潜意识机制是一样的,这就意味着棱角特征会影响人们对物品的情绪和美学感知。

在实验中,当测试者面对带有锐角的物品和呈曲线型的物品时(例如方表盘和圆表盘),测试者会更青睐后者。在某些相关实验中,研究人员利用功能性的核磁共振造影仪(fMRI)来观察测试者的大脑活动,并测试出他们的偏好。杏仁核的活跃程度和物品的棱角尖锐程度成正比,和测试者的偏好程度成反比。实验结果证明, 人类天生就具有曲线偏见,男女都一样。

不过实际情况比较复杂,不能草率地认为,为了增加吸引力,所有的设计方案都应该做成圆形或者弧形。因为实验室使用的物品,情绪上是中性的。实验品不会选用洋娃娃作为曲线物品,因为它会带来正面的情绪联想和偏见;也不会选用刀具作为锐角物品,因为它会带来负面的情绪联想和偏见。

显然,少了这些偏见和联想之后,曲线偏见就成为影响整体感知的最主要因素。至于在竞比偏见(例如娃娃脸偏见)或语义关联感知(例如挥刀的罪犯)发挥作用的情况下,曲线偏见对感知的影响有多大,我们尚不清楚。

此外,尖角物品会在大脑内部对处理联想有关的区域产生强烈的刺激反应,意味着角状物品虽然不太受欢迎,但更能令人深思——它们更有趣,也更能激发人的好奇心。

这似乎符合人们期待潜在威胁的反应,也透露出棱角和曲线特质之间有一种互补作用。棱角物品有助于吸引注意力,激发创新精神;曲线物品则有助于制造正面情绪,符合人们的美学品位。

曲线偏见适用于所有设计领域,特别是情感中立的物品和环境。设计者可以利用棱角和尖锐的特质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思考;利用曲线特质,创造积极正面的第一印象。总体而言,棱角化的程度和大脑杏仁核的活跃程度成正比,因此,必须根据设计目标来决定设计元素的棱角度。

不管是什么法则,都只是提供一种可利用的方法而已,法则的妙处不在于法则本身,而是给思维提供了一个方向,让我们知道如何去利用好、避免不好,因而它不是死的,是活的,有灵魂的。任何法则,在真正智慧的人面前都不值一提,它们只是一种工具而已。你学会用这种工具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