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电影《夏洛特烦恼》的结尾?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1
《夏洛特烦恼》实际上是一部关于中年心理危机的悲剧。中年是一个尴尬的阶段,青春期的理想渐渐在现实中消磨殆尽,又不得不背上上有老下有小的包袱负重前行;既缺乏年轻时的豪言壮志,又达不到老年人的平淡随性;既对前方的道路缺乏信心,又有对青春理想逝去的不甘心;既有无力使家人过上更好生活的负罪感,又有与周边同学朋友攀比的自卑感。所以,面子有时显得就尤为重要。影片所表达的是,中年时期心理出现危机以后,再继续不切合实际地强求,得到的只不过是一场梦而已,无论是不是知道自己梦中是客,无论梦中世界再瑰丽、再辉煌,他还是现实中的那个他,他的一举一动,一切选择还是服从于他的内心。梦醒了就结束了,既改变不了现状,也改变不了内心。内心的强大还是要在现实中实现,这不是一个梦就能轻易解决的。
影片中有几处特写也应是对此的暗示:一是袁华两次当场赋诗,第一次是“只身赴宴鸡毛装、都是同学装鸡毛”,第二次是“越过枝头盖凤凰”,两次虽然评价天壤之别,但说明夏洛实际上还不是凤凰,装的还是鸡毛,本质没有变。二是夏洛最后盗取的一首歌是给刘天王的《咱屯里的人》,却非常讨厌这首歌,甚至砸了汽车里的收音机,也可能是以歌词中“土生土长的人”来暗示夏洛一直没有改变,他讨厌自己的弱小。
人的爱情失去了不会重来,生命丧失了也不会重生,所以要珍惜当下,且行且珍惜。《夏洛特烦恼》这部电影让人们又哭又笑,它是如此的精湛,以至于在笑点中隐藏了太多的细节和真相,把一个活生生的人生百态变成了一部喜剧。通过这些细节,我们能看到导演和编剧对生命的理解已经达到了一种回归自然的状态,能够以这样一种轻松简单的方式做到这一点。许多电影的失败不在于题材不够新颖或不够深刻,也不在于题材不够深刻,而在于导演试图向观众传达太多,徒劳地试图用一部两小时长的电影来描述他所有的感受。《夏洛特烦恼》的导演和编剧深知其中三味,特意避开了反锁复杂的主题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