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西斯·利克特的管理风格理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1

1947 年以后,利克特及其密歇根大学社会研究所的同事,曾进行了一系列的领导研究,其对象包括企业,医院及政府各种组织机构。1961 年,他们把领导者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即“以工作为中心”(Job - centered)的领导与“以员工为中心”(Employee - centered)的领导。前者的特点是:任务分配结构化,严密监督,工作激励,依照详尽的规定行事;而后者的特点是:重视人员行为反应及问题。利用群体实现目标,给予组织成员较大的自由选择的范围。经过比较研究,利克特得出以下几条结论:
高生产效率和低生产效率的部门,职工的士气可能无差别;
部门领导者凡是关心职工的,生产效率就高; 经常施加压力的,生产效率则低;
部门领导者与下级和职工接触多的,生产效率就高;反之生产效率则低;
部门领导人注意向下级授权,听取下级意见并让他们参与决策的,生产效率就高;相反,采取独裁领导方式的,生产效率则低。
利克特根据大量研究材料,证明单纯依靠奖惩来调动职工积极性的管理方式将被淘汰。只有依靠民主管理,从内部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才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而独裁管理方式不仅永远不能达到民主管理所能达到的生产水平,也不能使职工对工作产生满足感。据此,利克特倡议员工参与管理。他认为有效的领导者是注重于面向下属的,他们依靠信息沟通使所有各个部门像一个整体那样行事。群体的所有成员(包括主管人员在内)实行一种相互支持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他们感到在需求价值、愿望、目标与期望方面有真正共同的利益。由于这种领导方式要求对人采取激励方法。因此利克特认为,它是领导一个群体的最为有效的方法。利克特假设了四种管理风格,以此作为研究和阐明他的领导原则: (Participative):主管人员向下属提出挑战性目标,并对他们能够达到目标表示出信心;在诸如制定目标与评价目标所取得的进展方面,让群众参与其事并给予物质奖赏;即使上下级之间的信息畅通,又使同级人员之间的信息畅通;鼓励各级组织作出决定,或者将他们自己与其下属合起来作为一个群体从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