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山陕甘会馆的会馆戏楼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1

戏楼,又称歌楼、乐楼。它位于会馆照壁正北面的中轴线上,座南面北,正朝大殿内的关帝圣君。一般来讲,较大的会馆都有戏台。
早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了专门的“舞台”名称。唐代崔令钦《教坊记》说;“于是内妓与两院歌人,更代上舞台唱歌”,又唐代杜牧《寄远》诗曰“向无罗袖薄,谁念舞台风”。这种舞台的具体建筑形制不太清楚,但既然称为“舞台”,它的用途主要用于歌舞是明显的。
我国古代戏台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三面开口伸出式戏台,建筑规模宏伟,装饰比较华丽,为木结构建筑。屋顶根据台的规模大小有多种形式,观众可以从戏台三面观看表演;另一种是一面开口镜框式戏台,这种镜框式戏台与现代舞台相类似,只是今天镜框式舞台为长方形,古代的则是中间大,两边小。演戏时,两边用布挡着,中间敞开,为表演区,台下观众只能从正面观看演出。
会馆的戏楼在“文革”中毁掉改为小学体育场,现存戏楼是从开封火神庙的戏楼移迁于此的。该戏楼平面布局呈“凸”字形,分上下两层,下层有一南北通道,供人通行,有行走演出两不妨碍的功能。东西两侧有台阶可直达戏台。戏楼上部,分为前后两部分,二者之间有一龙纹木雕屏风相隔。前台是传统的三面开口伸出式,为表演区,卷棚顶;后台,硬山顶,供演员化妆休息之用。前台檐角高翘,平板枋,额枋上雕有“云鹤图”、“丹凤朝阳”等图案,雕刻工细。清代和民国有不少名角在此表演。清代每逢关帝圣君的忌日,即每年的正月十三(接武财神)、五月十三(关帝生辰)、九月十三(祭关帝日)都在这里大演关公戏。古人观戏有感,写楹联云:“幻即是真,世态人情,描写的淋漓尽致;今世犹古,新闻旧事,扮演来毫发不差。”又云:“台上笑、台下笑、台上台下笑惹笑;看古人、看今人、看古看今人看人。”很有哲理趣味性。
该戏楼雕花贴金、辉煌夺目、典雅精致,是开封保存下来的唯一的一座古代戏楼,甚为珍贵。
开封山陕甘会馆钟鼓二楼
钟鼓二楼,在戏楼北边的东西两侧。东为钟楼,西为鼓楼。我国古代重镇和规模较大的寺庙都设有钟鼓楼。会馆的钟鼓楼是开封经过战乱水患后唯一保存完好的建筑,弥足珍贵。
鼓楼的建筑形式与钟楼相同,关于鼓楼的名称来历和含义,据《重修滑县志》记载“北魏时,衮州多盗。李崇为刺史,乃村置一鼓楼,盗发之处,双槌乱击。四面诸村始闻者,挝鼓一通,次复闻者,以二为节次,后闻者以三为节次,各击鼓千槌,诸村闻鼓,皆守要路。是以俄顷之间,声布万里之内……故后世效之。州县多置鼓楼”。可见鼓楼始于北魏,为李崇所创,以此传递消息,便于擒贼捉盗。这种传递信息的方法,是继烽火狼烟之后的又一创举。但后来鼓楼逐渐失去原有的作用,而以建造之美供人观赏。
凡登钟鼓楼的游客,都会联想到“晨钟暮鼓”的成语。“晨钟暮鼓” 本谓时日推移、循环不已,多指寺院早晚击钟敲鼓时用的,后常形容寺庙的寂寞生活,亦比喻令人及时警悟。
“晨钟暮鼓”一语,最早见于唐李成用《山中》诗“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古人有许多诗句来描绘“晨钟暮鼓”。北周庚信《庚子山集》中有“戌鸣夕鼓,山寺响晨钟”;唐杜甫《杜工部草堂》有“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宋欧阳修《庐山高》诗“但见丹霞翠壁远近映楼阁,晨钟暮鼓杳霭罗幡幢”;宋陆游《剑南诗稿》有“百年鼎鼎世共悲,晨钟暮鼓无休时”等等诗句。
俗话说登楼撞钟,百事亨通;空中击鼓,消灾降福。愿钟鼓的悠扬之音为游观者带来好运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