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一女子疑患抑郁症,从37楼跳下,这事你怎么看?

如题所述

一场自杀有许多缘由。
最明显的不见得是最致命的原因。很少有人三思而后自杀。

—— 加缪 《西西弗的神话》

说实话,把任何自杀行为,单单和某一件出事前的刺激事件直接挂钩,都几乎是荒唐而可笑的。尤其,出事的女孩是抑郁患者。抑郁症患者的自杀,不是一场凭空出现的雪崩,而是一次次一点点被凝固冰封的缓慢过程,到最终她自深渊而破碎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我们且不论女孩升入中学前究竟是不是一个“性格开朗、和同学都真情友好”的孩子,就看悲剧事件前一切急转直下的几个拐点:10月30日,该父亲发现女儿情绪消极,去医院就诊,诊断为【轻度或中度抑郁】,医嘱明确要求【有消极念头,要做好三防】。11月4日,确诊三天过后,该父亲就把“有轻生念头”,需要做好三防、需要监督服药的女儿又送回了学校,而且继续全日制寄宿.11月19日,不到一个月,女孩再次赴医院就诊,而且因为这次女孩住院治疗了一星期,我觉得有理由相信女孩的情绪状态很不稳定。1月24日女孩出院,25日,该父亲描述“佳丽要求回学校读书”。这天,上午送女儿去学校后,老师打电话称学校不允许女孩继续寄宿。晚上该父亲接孩子回家,明知孩子对“停止寄宿”有情绪,但还允许孩子独自一人出门去小区走走。这次散步,女孩选择了永远的离开。

从该父亲导向性极其明显的文稿中,我们也能轻易发现太多可疑之处:

    谁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谁该听医生“做好三防”的要求,严密做好女孩的情绪疏导和照顾工作?

医生都明确说了,女孩有轻生念头,必须严密看护做好三防,而作为父亲居然转手就把一切责任推给了学校老师?父亲给出了一份“焦虑量表”,就让老师尽量一视同仁用平常心对待孩子,就把女儿送回了全日制寄宿了?真的和老师说清病情的严重性了吗?说清医嘱和注意事项了吗?说好每天谁来监督服药了吗?

还是说在这位父亲眼中,抑郁症就跟感冒一样,看看病就会自己来康复,所以他根本没当回事?

    女孩的第二次住院的起因是什么?当时有没有找到触发消极厌世情绪的环境因素?究竟是学校的某种压力还是家庭?女孩时隔半个月就再次被带去医院,而且住院治疗,这个严重的拐点被父亲就一笔带过了,他作为家长究竟有没有意识的孩子情绪正在进一步恶化?他有没有认真了解女孩内心的恐惧和压力?她对人生的绝望从何而来??都没有!父亲就让女孩继续回学校上学。

试问当一名学生有严重情绪问题、轻生倾向和抑郁,哪个老师或学校敢担负这个责任再让女孩继续全日制寄宿?所以学校决定女孩必须早晚接送回家,真的可以理解,这也有利于女孩在家得到更直接、也更严密的照顾:包括三防和服药问题。而且,值得继续深思的是,女孩为什么对于【取消寄宿、不得不回家】有这么大、这么绝望的情绪?

抑郁症是从肉体蔓延到心灵的疾病。你的思维方式是病态的,你不再有积极自我开解的转圜,一切压力都是你彻底否认自己的绝佳理由,每一次失败都让你对自身的价值看轻几分。你感到永无止境的疲惫,你藏在被子里无力起身,躲在角落害怕被任何人敲门,甚至缺乏接一个电话的气力;你哭的莫名其妙,又学会了面对所有人时的假笑;你害怕一切变化,一成不变的生活又让你更想彻底解脱自己、那个一蹴而就再不会痛苦的选择……

TED Talk, 抑郁症之苦

然而原因呢?没有直接原因。你从来未曾在你的环境中获得能治愈你内心的爱和宽恕,只有“我不够好,我做不到”那个永恒魔咒。

一个13岁的女孩消逝在生日第二天,让我想到十三岁的自己,也想到今年第一天深夜,我写给十年后孩子的那封信。

我想要配得上母亲的幸福,却永远做不到那个虚无的标准。我听着责骂长大,当我在厕所里哭着拥抱自己时,当我在日记去写,“也许我不是亲生的吧” ,当我看到餐桌的刀,幻想自己死后,母亲在葬礼中的表情和声音时,我都不曾知道,母亲面对的不只是我,还有生活中夫妻的争吵,经济压力下容不得半点试错的决绝,还有她自视甚高、又被时代击碎的梦想。

是的,十三岁的时候,我就在特别具体的幻想过死亡了。

诱发抑郁中绝望情绪的,也许是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压力,也许是初中考试里一再落后的成绩,也许是从全A的小学落入初中时无法面对失败的焦虑。但是,抑郁的状态绝不是这些触发点。而是更加长久以来,你没学会怎样宽恕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怎样爱上并不完美的生活,

你没能学会,怎样从父母家庭朋友甚至整个世界这些层层扩大的关系网中——找到一定要活下去的理由!

小孩子阶段,思维更狭小而直接,如果他内心没有这个坚定的理由,走向极端,很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影响我当时不敢结束生命的最大原因,竟然没有爱,只是怕疼。可惜这点徒劳但有用的理由也不能留住题目中女孩的最后迈出那一步的身影。题目中的父亲和学校,究竟谁能为一个生命负责,谁要承担多少责任,只能等待后续调查和报道,但对生命而言,已经无关紧要了。我在2021年,答过了两次初中女孩轻生离世的题了。每一次都写的心如刀绞。

亲爱的孩子,死亡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世间一直有爱你的人和值得你爱的人事,请你再等等,多坚持一下。

我曾经多么想让自己消失,现在就多么坚定地要存活下去。可这过程中,有多少因为抑郁而错失的良机和情谊啊。当你的朋友,家人,孩子有抑郁症的情况,我想你可以试着:

    陪伴,坚持不懈地陪伴。陪他运动,尽可能有规律地足量运动。关注一切哪怕是玩笑口气的“死亡信号”,他表面的玩笑可能是灵魂深处最后的求救。一杯暖茶,陪他多说点话,和他此刻焦虑的完全无关的话。督促、鼓励他听医嘱,按时服药。在抑郁症患者情绪极端变化的关键点,也许多一分陪伴,多一点点哪怕看起来微小的支持,也许最终的结果会截然不同。
    度过那个阶段,从积极的小事去积累正向反馈,也许他就能坚持下来,而且慢慢找到面对日常生活的节奏和活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24

抑郁症一直以来都是存在于我们人群中的“无形杀手”,因为人生活当中总会因为自己的情绪而做出不同的事情,而抑郁症也正是影响到了人类的情绪,让患者集中注意和注意的能力降低;自我评价降低;自罪观念和无价值感;认为前途暗淡悲观;自伤或自杀的观念或行为;睡眠障碍;食欲下降等症状。

严重的甚至会产生自残、轻生的想法,而产生这样想法的时候,亲属就一定要严加看管,知道病情好转。

2019年11月15日,位于广州荔城街某商业广场大楼发生一起坠楼事件。在事情发生后,警方立即对事故现场展开了调查,经过实地勘察后发现,在商业广场顶楼找到了坠楼女子潘某的背包,背包类含有相关抗抑郁药品,并在平台边缘发现相关攀爬痕迹(疑似坠落前的“反抗”)。

警方调出商场大楼的内部视频后发现,潘某生前的多处活动轨迹均在大楼安装的摄像头中出现,而其走上楼顶翻越围栏并跳下的视频也被监控摄像记录,警方给出通知称潘某生前未与任何人接触,初步排除他杀。

经过与潘某家属沟通后了解到,坠楼女子潘某是增城人,49岁,而其生前患有抑郁症,因潘某在从37楼坠下的时候,不幸磕碰到了四楼的边缘,导致颈部被直接“切割”,最终导致身首异处,经过法医检验后证实,潘某颈部损伤非锐器造成身首异处,是因为跌落过程中身体磕碰在4楼平台边缘,导致身首异处,符合高坠死亡特征。

事故的发生突然,网上也有不少谣言诞生,一切也应当按照警方给出的通报来证实,而事故发生真正原因还在进一步的调查当中,关于抑郁症患者自杀的消息,我们听闻到的不止一起,对于抑郁症患者,请各位朋友在遇到的时候,千万不要冷淡对之,有时候一个简单的微笑,或许就是他最值得回忆的一件事。


第2个回答  2021-02-24
我觉得这位女子的家人真的是太不关心这位女子了,不懂得好好照顾女子,太可惜了。
第3个回答  2021-02-24
我觉得我们应该多关爱一下身边的朋友。多跟他们聊天。发现他们心情不好,要开导他们。
第4个回答  2021-02-24
对此我觉得现在人们的生活压力非常的大,而且很多人在生活中有压力也得不到排解和发泄,所以会患上抑郁症,因此人们一定要有问题及时解决,千万不要把问题埋在心里,任何事情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最宝贵的是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