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乔聊诗之六——《游子吟》:一针一线总关情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9
  1.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前几日收拾衣橱,看见了母亲前些年给我做的棉马夹。一个是紫花缎面的,一个是绿花绸面的,都是母亲用我的旧衣改造的。这两件马夹,我穿了好多年。这几年因我比前些年胖了些,马夹穿在身上有些紧,我才把它们收拾起来,但却舍不得扔,因为,那上面的一针一线,凝着母亲的心意。

  母亲是做针线的好手,即使一件旧衣,她也能裁裁剪剪,把它做成想要的样子。她用母亲给我做这两件马夹时,才七十多岁。那时,母亲发现我棉袄的肘部破了,我说准备把我破了肘部的棉袄扔掉,母亲说,那可舍不得,让我抽空捎回家,给我改马夹穿。母亲的缝制工作从夏末就开始了,抽个凉快天,她把我的旧衣拆了洗了,把腋窝下将要破的地方补了,然后裁剪成马夹,又从我带回家的旧衣里找了件棉布裙做里子,马夹在母亲手里慢慢成型。那件绿色的,是母亲用我的一件裙装做的,很浓郁的绿色。这一红一紫两件马夹,穿在身上,让我时时感受到母亲带给我的温暖。

  算起来,即使是我结婚后,母亲给我做的棉衣真不少。除了这两件马夹,印象最深的是母亲给我做的那条棉裤。蓝色运动裤改做的裤面,秋裤做的里子。捏一把,软软的。膝盖处和屁股处的棉花厚一些,其它地方薄一些。母亲曾说,棉裤数那两个地方最吃劲,所以得把棉花铺得稍微厚一点儿。那时已是深秋,遇到连日来几天连阴雨,天,着实是冷起来了。这棉裤不是我自己回家拿的,而是母亲让大哥给我送到学校里去的。这一缝一送,搞得我泪眼潸潸。我对大哥说,等我下次回家时捎回来就行了,还得单独过来送。大哥说:“母亲说这几日变天,正好我来城里办事,就让我顺路捎过来了。”其实哪里是顺路,我所在的学校,根本离大哥办事的地方挺远的。

  我说的这些,仅仅是母亲针线活中的九牛一毛。回想起我们小的时候,母亲那时还年轻,她白天要做活,晚上就在灯下忙活针线活。天好的时候忙活家里家外,阴天下雨的时候也快活针线活。一家大大小小七口人,衣服鞋袜还不足以让母亲忙活的吗?秋后,等地里的活忙完,母亲就开始给我们缝过年的衣服了。有一年,因母亲秋后病了一场,等她病好后,再为我们缝制过年衣服显然时间太紧了。我的那身套棉袄棉裤的衣服,是母亲大年夜里才给我赶制出来。我清晰地记得,当母亲把我的新衣叠好放在我枕头边上,刚躺下不多会儿,窗外就亮起来,有人开始来拜年了。

  2. 古诗里有母爱,针线里有母爱

  写母爱的诗文浩如烟海,我独爱《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

  孟郊写《游子吟》时是在溧阳。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住。诗人仕途失意,饱尝了世态炎凉,此时愈觉亲情之可贵,于是写出这首发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这首诗的意思很容易理:慈祥的母亲手里拿着针线,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是担心孩子此去不知何时才能回来。谁能说象小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诗的开头两句,着重于叙事,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心理活动,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

  另一首写到母亲与针线的诗是清朝蒋士铨写的《岁末到家》,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嘘寒问暖图”: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母亲爱子女的心是无穷无尽的,我在过年的时候到家,母亲多高兴啊!她正在为我缝棉衣,针针线线缝得密,我寄的家书刚收到,墨迹还新。一见面母亲便怜爱地说我瘦了,连声问我在外苦不苦?我惭愧地低下头,不敢对她说我在外漂泊的境况。

  3. 现在,表达母爱的方式有很多,只是已经没有多少人在飞针走线了

  时代在发展,手工缝制衣物忆渐渐淡出历史舞台,超市、专卖店里,你想要啥样的衣服都有。恐怕没有多少人愿意再飞针走线了。但我觉得,一针一线缝制了来的衣服,表达的爱更温暖。

  我的针线活也只是偶尔为之,绝对登不了大雅之堂。一年一次拆洗被子是这些年来一直坚持做的,但有时袜子破了却懒得动针线,非得等得破洞越来越大,再穿有失雅观才不得不缝一缝。但自从有了小外孙,我的针线活才做得多起来,我给他缝过六个小背心,缝过一身单衣裤,缝过一条小棉裤,但家里冬天放暖气,棉裤也穿不着,就一直在那儿闲置着。女儿笑我说做起来乐此不疲。确实如此。因为当我铺开布料,盘腿坐在那儿安静地缝着的时候,我的心是柔的,心里满是对那小小人儿的爱意。由此,我曾一次又一次地想到了母亲,想到了她为我们一针线线缝制的衣衫。辛苦一生的母亲,当她劳作之后坐下为我们缝衣衫的时候,她,在想些什么呢?我只知:针钱长长,母爱长长,会一直连接到我生命的尽头。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的母亲,也已去世8年了。母亲的恩情我永远也无法报答了。愿天下人,牢记母恩!虽然“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也来一点一滴的报答母亲伟大的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