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做不了第一,就做唯一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4

传奇CEO杰克·韦尔奇的“数一数二战略”影响了整整一代企业家。韦尔奇说:

“当你是市场中的第四或第五的时候,老大打一个喷嚏,你就会染上肺炎。当你是老大的时候,你就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你后面的公司在困难时期将不得不兼并重组”。

第一或第二,否则不予考虑。

第一法则也成为品牌定位的“捷径”。但毕竟第一只有一个,不能成为第一,就做唯一,让你的特点成为你的标签。

三只松鼠的核桃和其他平台的并没有多大区别,但购买体验是其他平台没有的;价格便宜并不新鲜,但拼多多是三四线城市团购的唯一。唯一做好了,就慢慢变成了第一。

做第一靠实力,做唯一靠创新

成为第一的好处,显而易见。于是乎,很多产品企业都在挤破头皮抢第一,做不到全国第一,就做地区第一;做不到行业第一,就做品类第一……不过,成为第一,真的就那么容易吗?

无论哪个行业的第一,在通往成功的路上,都经历了一场又一场“腥风血雨”,遭遇过一次又一次的艰难阻击。之所以能取得今时今日的地位,既有时间的积淀,又有时机的眷顾。对于那些成长型的中小企业来说,你的历史没别人悠久,你的产品没别人优秀,你的耐力又没别人持久,凭什么和别人抢第一?

“做唯一”却可以通过创新短时间创造。于是就有了瑞幸咖啡成立三年就上市的传奇。

“做唯一”,更能构筑标准化壁垒**

那么,“做唯一”究竟有什么好处呢?关于这个问题,简而言之就是“构筑标准化壁垒”: 人无我却有,人有我更优,创新或重塑品类或行业标准,才能最大化呈现优势。 通过壁垒的建立在消费者心智中创建“品类标准”,把竞争品牌与跟进者成功排除在外,打造品类唯一。

完美的品牌战略,并不是要成为行业的第一,而是要让自己与众不同,不能复制或难以复制。出品六个核桃的河北养元是一家中小型饮料企业,在找到“唯一的补脑饮品”专业定位之前,品项杂乱、产品线宽泛,什么都做,什么都没做好。事实证明,寻求唯一、创新品类,是中小企业最佳的突围捷径。在植物蛋白饮料领域,无论是“七个核桃”还是“八个核桃”,都已经没有办法动摇六个核桃的地位,因为它构筑起了标准化壁垒,任何的模仿和跟随都毫无意义。在农业品牌里,张仲景香菇酱的成功也是如此。

唯一对于企业发展来说,往往比第一更重要。没有今天的唯一,就很难成为明天的第一。

中小企业“做唯一”,要聚焦细分市场

“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曾说过,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生存,要么具有成本优势,要么实行差异化战略——有差异才能有市场,才能在同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当前的农产品品牌定位,正在陷入误区,为了获取更多的消费者,拼命打造老少咸宜的形象。其结果往往是:老少咸宜,老少皆不宜;男女通吃,男女都不吃。随着80后、90后成为消费主力军,市场也随之进入个性化消费的时代,市场细分、个性差异大行其道,农业品牌必须在大众化消费的小众化市场中深度开掘。

此外,一方水土养一方名品,农产品的地域性优势不容忽视。若把独特的产地优势转变为品牌价值主张,无疑将大大提高品牌高度和产品溢价能力。一线营销认为,中小企业“做唯一”,尤其要注意挖掘农产品品牌的历史、地理、传统、风俗等文化特征,开发出更多类似于阳澄湖大闸蟹、西湖龙井、陕西苹果这样的地域品牌。

现实生活里,很多农业新产品上市的时候,喜欢跟风、模仿、追随一些主导品牌或领先品牌的做法。殊不知,这样既无法成为“第一”,更离“唯一”相去甚远。只有跳出品牌桎梏、找准自己的品类创新点,才能在激烈的品牌争夺中拥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