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跑步的13周》|跑步6周后的总结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7
《爱上跑步的13周》这本书,是我们“践行群106班”的胡景山战友推荐的,他还在班级里做了一次这本书的分享,也就是在那次分享之后,我开始按照这本书里的方法,跑了起来,这一转眼,已经到了第6周。

这本书里方法超级简单,比如第一周的时候,它会建议你:

就这样一个简单的起步训练,对于第一次跑的我来说,也是有难度。可见,我的是身体有多么的不景气。

我原本是一名跆拳道教练,两年前那会儿,身体素质这块绝对是没问题的。啥都不好,就体力好,稍微一训练,身上的肌肉就会显现出来,平时不练的时候,肌肉会隐藏起来,这也是我引以为傲的地方。

在训练上,几乎每天都会连上个把小时,第一,是为了精进技术;第二,是为了保持身体健康状态。

可是随着一次训练的受伤(受伤结束训练生涯,是大部分教练的宿命),之后的所有训练就都搁浅了。这一停就是一年,在这一年里,身体开始发福,肌肉开始消失,曾经引以为傲的“隐藏起来的肌肉”,这下变成了真的隐藏了(好尴尬呀!)

体能,也一下子滑了下来,别说跑步了,走路都感觉累,当时我还感慨: 普通人常年不训练也没啥,但是对于一个常年持续训练的人来说,突然隔住一段时间不锻炼,体能怎么会呈现出断崖式下滑呢 ?

心肺功能的下滑更是严重,一公里跑下来就会气喘吁吁。年前,我持续跑了三个月,勉强提到6公里,注意是“勉强”,通过意志是跑了下来。但是心肺功能,感觉并没有恢复太多,还有就是,那个时候会感觉脚腕疼和肌肉酸痛乏力。

给我感觉就是,即便心肺功能恢复了,我的脚腕和肌肉,也不能支撑我跑更远。

在刚践行《爱上跑步的13周》的时候,也就是第1周,第一次的时候,也是有气喘吁吁的感觉的。

当时胡景山战友,看我是教练,怕刚开始难度低,没有挑战性,建议我从第5周开始。其实,我想说的是, 这个难度对我来说一点都不低 。

按照《爱上跑步的13周》这本书里的方法跑步, 是我从小到大第一次把“跑”和“走”结合在一起跑步 。

这才半睡半醒地意识到,原来跑步也不全跑、跑、跑,也可以跑走、跑走。更重要的是,我发现这个“跑走、跑走”的跑步方式,可能更适合我。

1.打开keep APP,找到『跑步』

2.点击『开始』,然后,边训练边盯着keep上的计时器( 这个时候,为了保证时间不出错,我没有像以前那样在跑步时候听书、听课,就是专心的跑,专心的算着时间,盯着时间 )

3.结束后生成一张图,选一张当天拍的图片做背景,留作纪念,此为做事的凭证

这个看着简单的“跑走、跑走”的跑步方法,竟然让我感觉到了明显的进步,这周突破了6公里,总时长42分钟。最重要的是,这个跑步方法,使我的脚腕得到了休息和缓解,没有明显地感觉到不适感,这是让我觉得很欣慰的地方。

另外一点就是,开始有跑步的感觉了。在史泰龙演的电影《洛奇》里,史泰龙那种跑步带着力量,越跑越有劲,快到终点还能冲刺一段的感觉。在跑步6周后,也开始在我身上有那么一点影子了。

除了以上切身的感受之外,我还收获了精神上喜悦 。

在我们“践行群106班”,有好几位战友在我影响下( 姑且认为是我的影响,哈哈……因为在这之前他们并没有这样做,或者说没有把跑步行为发出来 ),也开始仿照《爱上跑步的13周》的方法训练了,也有私下默默跑步的战友,加入了“打卡”队伍。

这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吸引力法则”吧: 当你持续做一件事的时候,比如写作、跑步、练习双节棍、定投(投资)等等的时候,就是能吸引很多同频的伙伴,然后一起走的更远 ……

跑步前 :

体质不好,没有科学的跑步观,独自一人践行《爱上跑步的13周》

跑步6周后 :

1.破了近两年来,最长时长跑步记录

2.体质增强了,有了跑步的感觉

3.改变了对跑步的认知,“ 跑走、跑走 ”的方式,让我的脚腕压力得以缓解

4.影响了身边人和我一起“ 践书 ”,我们不仅仅读书,还要用自己的身体做实验,去践行书里的道理和方法

如果你也喜欢以上提到的,写作、跑步、练好双节棍、定投(投资)等等中的任何一个,或者是一名长期主义者,欢迎加我好友,让我们一起走的践行,成为彼此的见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