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有深度,格局才会有高度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07

深度,是指触及事物本质的程度。而所谓 思想深度 ,就是对问题和现象认识深入的程度。

思想肤浅的人,对问题和现象的认识,常常只停留在表面,无法做到深刻。而思想有深度的人,能抛开表象,直指问题的核心。也就是说,思维主体在思考问题时,不局限于问题的表象,而是能着眼于问题的本质,逐渐由表及里,进而实现对问题的深入思考。

领导干部如何让自己的思想有深度?首要的一个答案,就是 深刻思考

有深刻思考方能有深刻见解,思想才能有深度。一个人不管是阅读书籍,还是看人生百态,假若他不带着思考去深究,那么,他得到的只能是很肤浅的认知,自然也谈不上思想的深度。为此,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加注意:

第一,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人们常用“独到见解”或“见解独到”来评价有深刻思想、有深刻内涵而不是“人云亦云”的讲话或文章。

这种“独到见解”是怎样来的呢?它不是说话者或作者头脑中固有的,而是来自于他的“独立思考”。

关于“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德国著名哲学家 亚瑟·叔本华 说得很清楚。他说:“一种纯粹靠读书学来的真理,与我们的关系,就像假肢、假牙、蜡鼻子甚或人工植皮。而由独立思考获得的真理就如我们天生的四肢:只有它们才属于我们。”

独立思考,才能克服教条主义和拿来主义,思想才能不僵化。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所以,毛泽东同志形象地要求:“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善于独立思考,要培养质疑意识。“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只有疑问,才能激发探究的欲望。西方哲学史曾经记载过这样一则故事:

缺乏质疑意识,是不能独立思考的一个重要原因。能独立思考的人,对任何问题、任何事物都能问一个“为什么”,并能很快地进入到思考的状态,即有强烈的质疑意识。他们爱提出疑问,并且努力地探求原因,寻求答案。相反,不善于独立思考的人,对任何问题、任何事物都视而不见,熟视无睹,充耳不闻,无动于衷,即缺乏问题意识。

古人认为:“ 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 ”不善于质疑,只是一味地相信,“凡是书本上写的便是正确的,凡是前人说的便是真理,迷信书本,崇拜前人,不敢越雷池一步”,这样的人,自然不会有什么独到的见解。

第二,养成思考的习惯。思考的习惯是需要培养的。但实际上许多人每天忙于具体工作,很少能够腾出点时间来进行思考。结果,遇到问题,就只能人云亦云了。

养成思考习惯,要清除怠惰因子。我们中华民族向以勤劳著称,但也毋庸讳言,我们的头脑中也有怠惰因子。这种怠惰因子虽然有先天的遗传,而更多是由话语霸权所造成。所谓话语霸权,就是由某些机构、某些人或某个人垄断着话语的权力,别人只能俯首听命,没有说话的资格。如封建 社会 皇帝的话就是金科玉律,任何人都要遵照执行,不允许有任何的异议。

正是这种话语霸权,造成了怠惰因子。因为在话语霸权下,一般人的思考、表达是无效的,不仅想也白想,甚至还会造成灭顶之灾。因此,就从不敢想,到不敢说;从不愿想,到不愿说;从懒得想,到懒得说。结果,最终形成了怠惰因子,而这怠惰因子便导致了思维的僵化。于是,人们习惯于接受圣人现成的教诲,懒得自己独立思考;习惯于接受别人现成的经验,懒得自己多作分析。

第三,把知识转化为见识。有知识不一定有见识。没有见识谈何思想有深度?

君不见有些文章,有些讲话虽然能体现出一种材料的丰富性,体现出一种知识积累的“厚度”,但往往没有深度,没有“透”度,道理没有讲透彻,理论与实际不相联系。读来、听来热闹非凡,但读后、听后常常会给人一种空洞的感觉。其原因就在于作者、讲话者的知识没有转化为见识,尚未把从他人书本上读来的东西,消化、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对于知识和见识,日本的 稻盛和夫 说过一段很精辟的话:

要知道,一个人仅有知识,而没有见识,那就是 纸上谈兵 。战国时期的赵国人赵括就是纸上谈兵的典型人物。

据史书记载,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谈论兵家大事,认为天下没有能比得上他的。他曾经和父亲赵奢谈论兵事,父亲都难不倒他。但他父亲并不认为他有能力。赵括的母亲问赵奢其中的原因,赵奢曰:“打仗,是生死攸关的地方,而赵括太轻率的讨论它了。如果赵王不让他当将军就罢了,如果一定要让他当将军,打败赵军的人一定是赵括自己。”

赵括代替了廉颇以后,全部变更了军法,轻率的任用军官。秦国的将军白起听说以后,指挥奇兵,假装打败撤退,而断绝赵军的粮道,把赵军一分为二,赵军士气不能统一。被困四十多天,赵军非常饥饿,赵括亲自指挥精兵搏战,秦军用箭射死了赵括。赵括的军队大败,数十万赵军投降了秦国,秦国将他们全部活埋了。

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告诉后人,空谈理论而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所以,有了知识,还要把它转化为见识,以此来解决实际问题。

一个人能走多远,取决于他的见识。因此,领导干部不仅要积累丰富的知识,还要把知识转化为见识。

如何把知识转化为见识?

读书学习,要“六经注我”,不要“我注六经”。“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是宋代理学家陆九渊的名言。

所谓“六经注我”,是阅读者利用六经的话,来解释自己的思想;所谓“我注六经”,是阅读者去尽量理解六经的本义。

要把知识转化为见识,读书学习就不能“我注六经”,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而应该是“六经注我”,即带着目的去读书学习,将别人的知识为己所用,变成自己的见识,来指导自身的生活和工作。

读书学习,要把握知识点本质上所讲的道理。事情的背后总有道理,读书学习要善于把握这种道理,把握了这种道理,就要用它来解释工作生活中的现象,并思考自己的行为通过这个理论可以进行哪些方面的改进。

第四,建立自己的哲理思维框架。

列宁在读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一书时,曾摘录了这样一段文字:“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就是探求一种可以据以理解和评价一切事物的观点,并坚持这一观点。因为只有根据一个观点,我们才能从许许多多现象中掌握其统一性,只有具有一个统一的观点,我们才不至于陷于矛盾。”

这种能统御一切事物、一切现象的观点,就是哲学上所说的本原。人类历代有智慧的人,都试图直接抓住万事万物的本原。庄子说:“吾生有涯而学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现象世界是无限纷繁的,追逐现象莫如探求本原。古希腊米利都学派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水;毕泰戈拉派认为“一”是万物的本原;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是一团不断转化的活火”;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万物的本原;宋明理学家认为“理”是万物的本原,如陆九渊说:“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万世之后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东南西北海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是物质,即物质是万物的本原。

如果我们能从本原论出发,建立起自己的哲理思维框架,那么对纷繁复杂的现象世界,就能在一个高层次上把握其本质,在各个学科之间,各种学说之间看到它们的内在联系,这样我们关于事物的见识、见解,也就不是零碎的、割裂的,我们能从世界万象中掌握其统一性,而不致于陷于矛盾之中。

而要抓住事物的本原,建立自己的哲理思维框架,不可能通过接受某种现存理论模式而达到。这需要我们有一种不断地追求真理、探求真知的精神,需要不懈的努力,我们才可能逐步增长我们的见识,扩大我们的见解,使我们的精神境界、智慧不断地跃上更高的层次。

(本文节选自《领导干部要有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