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说次序,你不知道的秘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6
我们都有演讲或者发言的经历,如果只有两个机会,你会选择先上台还是后上台呢?你觉得在哪个时间段,你会对听众造成更大的影响呢?

心理学上,有个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

前者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首先提出的,也称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者第一印象效应。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也即是“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后者是当人们识记一系列事物时末尾部分项目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或者前面部分项目的现象。

其实先后上台都会对听众造成不同的影响。如果只有两个选择的话,效果看起来似乎差不多。一个可以先声夺人,一个可以余音绕梁。是不是这个先后顺序的影响就可以忽略不计呢。要不是很正式很严肃的演说,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如果是竞聘演讲,这里面就可以再细细地琢磨一下,其实学问还是很大的。

二者关键的影响因素是什么?是他们之间的间隔时间!

即第一个和第二个演讲人的时间间隔;

从第二个人的演讲结束到听众必须做出最终决定之间的时间间隔。

展开来说:

1、如果两个人的演讲之间时间间隔非常短,那么第一个人的演讲就会对第二个人的演讲产生最大的抑制作用,这时候首因效应会占优势。

2、当听众在听完第二个人的演讲之后必须马上做出决定,这是记忆效果最好,近因效应便会占领优势。

让我们把这个理论再情景化一点。

如果我们要竞选一个重要的职位。

当我们和竞争对手需要依次发表各自的观点,而且选举将在几天后举行。我们应该选择第一个发言。因为首先演讲将会抑制听众接受竞争对手的观点,而且要时隔几天再投票,也会减弱竞争对手对听众的影响。

但是如果竞选会在对手演讲完以后马上进行,而且两个人的演讲中间安排了较长的休息时间,那么第一个人的演讲内容对第二个人的演讲内容的抑制作用会降低很多,同时由于听众必须在听完第二个演讲后马上做出决定,人们对第二个演讲内容的记忆作用就显得更加显著,当然我们就选择后面演讲。

所以,上台演讲的次序还是对我们的演讲效果有影响的。虽然,致力于影响说服别人的演说过程中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例如单方面论证和两方面论证带来的效果差异,听众个体的特征差异,但如果我们能够把控和选择出场的顺序,我们的影响力一定会潜移默化地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