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随想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2
《赤壁赋》文本随想

      不是第一次执教《赤壁赋》,也不是第一次再谈起苏轼。可是接到同课异构《赤壁赋》的任务,内心还是有些小紧张,小迷糊。再讲《赤壁赋》讲什么呢?暂且随想一次。

      我想讲一点不一样的的《赤壁赋》又觉得自己没有多少斤两,不知道能讲出什么来,就先读文本吧!我觉得第一个字是“巧”全文恰好五个段落,每一个段落都有一个主题,还有一种学习方法。个人觉得是以下几句话。

      赏一段美景:骈体文写作的美景读来句式整齐,朗朗上口。怎样发掘此段的美景呢?采用和学生共探究的方式好不好?所谓共同探究就是小组讨论,所以我要设置几个问题带动同学们的学习。问题设置如下:通过朗读你能感受到长江赤壁的美景吗?愿意用最美的形式和大家分享吗?

      听一首悲歌:这首歌写得极为凄婉动人,有歌的内容,有歌的声音,有歌的效果,甚至我们都不觉得的夸张手法。这首悲歌写得这样悲凉,怎样才是合适和公开课的表达方式呢?会不会有人想起易水决别,可以读得悲凉而又恳切吗?又没有合适的人选?旁外话—这首悲歌谁写的?屈原!有苏轼自己的影子吗?当然,美人香草,不变的标志。

      叹一段历史:在赤壁,在凄美的风景中,在苍凉的悲歌中,苏轼不由自主的想到一个人,感叹他的英雄事迹,感怀英雄不再的悲哀。那一句“而今安在哉?”一直就让我心动,莫名的伤感。虽然清风和明月暂时消愁了,看似“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怎么就还觉得有解不开的愁绪呢?这样的仙气让苏轼甘心吗?

      悟一个道理:有时候自然的力量是伟大的,客人知道“水”和“月”吗?主人知道。不仅知道还有一番巧妙的辩理。你看那月亮有“盈”和“虚”的变化,其实都不曾变化,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你看“江上之清风”和“山间之明月”在世人眼里的亏损是真正的亏损吗?从历史的长河中变化的不是自然万物,是自己的心。把心交给自然,学会和自然学习,那么人生的困顿、低落、窘迫又算是什么呢?巧妙地呼应了开头的美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来一次欢宴:所有的问题想清楚了。人生的境界也就开阔进入了另一番天地。这一次的宴饮真是痛快!“洗盏更酌,相与枕籍乎舟中”最终到了“不知东方之既白”的境界!畅快!

    那么所有联系点是什么?美?苏轼的人生?情感的线索?赋体的特征?

      解题很重要,虽然很老套,但是实用。以赋为形式,以赤壁为触发点,以苏轼的情感感悟贯穿全文。

                                            11月23日

            《赤壁赋》朗读随想

      很是喜欢《赤壁赋》的朗读,可是怎么也读不出那个韵味来,要大气一些,要深沉一些,要有情感的起伏变化,要拿得起,放得下,真是波澜起伏,但是有时样样具备的大气慷慨啊!

      朗读是有技巧的,是有声音的技巧的,是有用力的要求的。是有习惯的要求的,学了一段时间朗读,可是还是没有太大的突破。所以这节课可以是自己的突破吗?背诵下来没有问题,可是有感情的背诵我自己就觉得需要练习。其实以前是有朗读基础的,为什么渐渐的淡了下来。

      反思一下,没有坚持练习,一周一练慢慢的变成了练得少,最终不练了,一切就成了往昔。任何一件事物都要不停地练习着,修炼着,不求进步,但是也不能让自己后退。

    反思再次,即使有朗诵的机会,也没有抓住过,总觉得差不多就行了。人生多少次就在这个差不多上完成了,表面上看起来的差不多其实差得太多。是不是有一点善于安慰自己的口吻,真的忽忽觉悟人不能善于安慰自己,应该善于安慰他人!

      反思延伸,既然觉得有问题了,是去感慨一番,是去牢骚一番,还是踏踏实实的训练一番。坚定地选择后者,老老实实的练习一下。

      轻快的语调朗读第一段。平静的语气交代时间、人物、地点、事件。开始对景物的描写慢一下,轻柔一些。有点想象力的美一些,就是那“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其实后一句就是感受了,“诵”和“歌”字不仅适合开口朗读,而且情充沛。不妨高亢一些,自豪一些。有些过渡的语气是必然的,“少焉”是一个停顿,是另一个开始,是风到月的变化。月就从东山上起来,在斗星和牛星之间徘徊。江山的美景就出来了“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如果有点空间感有一些由近到远,由上到下的感觉,那么下面的飘逸之感就很好背诵了,“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深沉的第二段。“于是,饮酒乐甚,扣弦而歌之”。是叙述,是交代事件,但是这是重要的事件。诗歌的内容“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诗经的朗诵方式自然与众不同,所以读得有韵味,有感觉比读得方式更让人喜欢。因为这中间有一个“渺渺”一词,所以和上句有明显的喜忧对比。再讲一个悲伤的故事,有一个会吹箫的客,他似乎懂得了苏轼的感受用箫声表达的委婉凄恻。有正面描写,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同时让我们感受到了效果是那样的好-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悲伤的客会问,主人是客,客是主主人。其实是怀想赤壁的古人,当然是那声明显赫的曹操。曹操的丰功伟绩是那样的慷慨,是那样的让人热血沸腾。所以读来不免一气呵成之感。不免对英雄的仰望——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liáo),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zhú)舻(lú)千里,旌(jīng)旗蔽空,酾(shi)酒临江,横槊(shuò)赋诗,固一世之雄!这里做个小小的修改,标点的修改,从那个“方”字开始,一气呵成的流淌下去重读了“破”“下”和“东”也,再加上赤壁战场的大气描写,真正是一位当世豪杰!可惜也是不在人世,一般情况下我们会将“而今安在哉?”用反问语气连续多读两遍,来强化自己要表达的惋惜之情。

      愀然之悲情是什么时候用什么方式解决的?这就是苏轼的精神世界的折射。有现实生活的自在,况吾与子渔樵(qiáo)于江渚(zhǔ)之上,侣鱼虾而友麋(mí)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páo)樽以相属(zhǔ),有有宇宙意识羡长江之无穷,有生命命运意识,哀吾生之须臾。最终是自己的人类意识,抱明月而长终,挟飞仙以遨游。

      下一段“理”正是从“变”和“不变”的角度,借着“水”和“月”感受到生命的畅想。最终与山水融为一体。在清风和明月中共适人生了。说理不免于冷静些,可是赋体文的句式和气势都让我们更有激情一些。呼呼发现我这样一个弱女子可能还是真的不适合朗诵。在文章的结尾快要放弃自己了

    因为想通了,思想的通透是行为上的快意,高兴的用“喜”,甚至高兴到不知东方之白了。到这里,对于朗读的思维我已经放飞了。开始发愁,自己不是朗读的材料,怎么办?

                                            11月24日

《赤壁赋》主线设计之发现之旅

      在设计《赤壁赋》的过程中,文言字词要讲,句式要讲,基本知识要讲,可是又不能逐字逐句通译全篇。还要注意文字带来的图画之美,清风明月成了这篇文章的部分代言。还有注意情感变化,一乐一悲一清风。还有文字的主旨之美,亦儒亦道亦释家。这些都是以一段历史,一个历史人物实现了景、情、理的衔接。恰好又是赋这种文体的特征。有绘景,有抒情,有哲理。正所谓伟大的作品必须有伟大的三个意识:宇宙意识、命运意识、人类意识。这一点正好体现在第三段的结尾。

      所以,我设计学生活动,自主探究,以一场发现之旅来贯穿全课。发现文言文字和句型之难,发现所汇图画之仙,发现情感起伏之美,发现论辩之新,发现文文人之真,从而体现文章之高超。

                                        11月24日

  《赤壁赋》主题设计之“虫二”

    所谓“虫二”的谜语是风月无边的美妙情景的浓缩。“虫二”有了边框就是看得到风月,没有边框就是看不到的无边无际的美景了。

      自然有现实中的清风明月,在文章的第一段是那样的有魅力。也有虚写的清风明月,不过表达出来那就是曹操笔下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去除字体的烟雾弹,抓住相同的字,不就是“明月”吗?这不就是历史上的清风明月。客人那一问,“亦知水与月乎”?不就是哲学理论上清风明月吗?这一描景,一抒情,一哲理,不就是赋的要求,加上主课问答的形式,赤壁就是苏轼最好的选择了。所以他一口气写下了一词两赋,名流千古。

    看得到清风明月,更要看到它所承载的情感历程,简单地用一句诗来形容,一悲一喜一清风。情感历程的变化也是我们对这篇赋体文的执着追求。

      这样动人的清风明月是谁带给我们的?当然是苏轼,自认就有了他的乌台诗案,就有个活色生香的苏东坡了。完成人物介绍的任务。

      为什么只有苏轼能带给我们这样的清风明月,那是他的精神世界所决定的。

      苏轼一度下狱,三度贬官。命运多舛(chuǎn),生活坎坷。但他既没有像贾谊那样“抑郁而终”,也没有像陶潜那样“归隐田园”。他复杂思想:

儒:积极入世,忧国忧民,平生倾慕贾谊

佛:精通佛理,不计得失,常与僧人来往

道:好学老庄,齐万物,一死生,追求内心调和

      儒家的积极入世态度与佛道的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态度是矛盾的,但又奇妙地统一在苏轼身上。当儒家思想遭遇挫折时,苏轼却能峰回路转,在佛道二家思想中找到精神归宿。

      围绕着“风月”写了什么,感受到什么,谁写了“风月”,为什么他能写出风月之美景呢?我设计主题为“虫二”这个谜语。

            《赤壁赋》结语

永恒的赤壁,永远的苏轼

    赤壁的灵秀抚慰着苏轼那颗伤痕累累的心,也孕育了他伟大的思想和灵魂。在灵魂和自然融合的一刹那,我们理解了苏轼的幸福和不幸。

      赤壁因苏轼而留下千古华章,苏轼因赤壁而屹立千古。感谢苏轼给我们带来的精神食粮。苏轼若有知也应感谢我们对他的理解。

                                            1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