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成功教育孩子事迹有哪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2
  身边总有很多家长抱怨自己家的孩子怎不听话,难以教育。其实家长只要找到正确的教育方法,教育孩子也会很轻松。在这之前一起 来看看别人教育孩子的事迹吧,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家长成功教育孩子事迹,希望可以帮到你!

  家长成功教育孩子事迹
  一、孩子把水、牛奶等撒了一桌子。

  错误做法:训孩子:“你怎么这么笨?连个杯子都拿不住。”更有甚者顺手给孩子一巴掌。

  结果:大人和孩子都很生气,事情一团糟,孩子学会通过发脾气、打人解决问题。

  正确做法:安慰孩子:“孩子,没事,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下次注意啊。你把桌子擦干净好吗?”

  结果:孩子得到的谅解,马上向大人道歉,并高兴的把桌子擦干净。孩子学会宽容。

  二、孩子考试不及格。

  错误做法:训孩子:“你看你,考这么点分,你也不嫌丢人?你看谁谁,人家怎么就能考一百?你笨死了!气死我了。”更有甚者使劲踢孩子几脚。

  结果:孩子心情坏到了极点,心里想:“我完了,我这么笨,学不好了,再怎么学也学不好。”

  正确做法:安慰孩子:“孩子,我知道你心里也不好受,一次没考好不代表什么,关键是我们要找出没考好的原因,然后解决它,好不好,我和你一起分析一下。我相信你,下次一定会有进步。”

  结果:孩子认真地找原因去了,心里想:“我要努力,不辜负爸爸妈妈的期望,我一定行。”

  三、孩子写作业磨,该睡觉了,作业没写完。(孩子作业多,孩子没磨,不在此列)

  错误做法:训孩子:“你气死我了,怎么又没写完,我一会儿不看着都不行,快点写!我看着你。”

  结果:孩子并不着急,依然慢慢悠悠,心里想:“写不完有我妈呢。”

  正确做法:严肃地、平静地对孩子说:“孩子,写作业是你的事,你要对自己的事负责,没写完不准写了,该睡觉了,明天自己去学校跟老师解释吧。”

  结果: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很后悔,心里想:“这下完了,怎么跟老师说呀,看来明天写作业得快点了,不然还得挨批。”

  四、孩子作业写得潦草。

  错误做法:发火:“怎么写的这么乱,你就不能写好点?”脾气大的会三把两把把孩子作业撕了。

  结果:孩子茫然,不知所措。

  正确做法:严肃地、平静地对孩子说:“孩子,我已经说过了,写不工整要重写,因为不工整,老师看不清楚,你看,这是规定不能破坏,所以你必须重写了。

  你看,你可以应该这样写字(讲述写字规范,横平竖直,大小一致。)孩子,你只要写得比你刚才的字有进步就行(和自己比),有信心吗?”

  结果:孩子懂得规定的重要性,心里想:“比刚才的字有进步,容易。”充信信心。

  五、孩子见人不打招呼,没礼貌。

  错误做法:当众训孩子:“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没礼貌?连问好都不会,我平时是咋教你的,没出息。”

  结果: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很大损伤,觉得无地自容,自卑感油然而生。

  正确做法:给孩子台阶下:“我孩子有点不好意思,慢慢就好了,他平时也挺有礼貌的。”举个有礼貌的例子。

  结果:孩子知道错了,心想:“这次没做好,下次一定做好,不能让父母失望啊。”

  六、孩子的袜子脏了。

  错误做法:家长:“把袜子脱下来,我给你洗。”

  结果:孩子心安理得地接受了,心里认为父母就是为自己服务的,正常,反正他们也不累。

  正确做法:和孩子商量:“孩子,你把自己的袜子洗了,好吗?妈妈今天很累啊,能不能把妈妈的袜子也洗了啊?谢谢孩子啊。”

  结果:孩子受到尊重,洗袜子去了,心里想:“我以后要多关心一下爸爸妈妈啊,我也是家里的一员啊,他们越来越老了。”
  家长成功教育孩子的方法
  一、树立榜样:榜样是以别人的好思想好行为来影响和教育子女的重要方式。如同学、邻居、教师、英雄模范人物、文艺作品中的正面人物、革命领袖的优秀品质,都是子女学习、模仿的对象。不管家长的言行是错误的还是正确的,对子女都有十分深刻的影响。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时时刻刻、处处检点自己的言行。

  二、环境熏陶:家长要有意识地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子女受到感染和熏陶。家庭是子女生活的主要场所,家长要组织好生活,处理好成员之间的关系,坚持正确的道德行为为准则,形成团结和睦的家庭气氛,建立井井有条的生活秩序,以陶冶子女的美好情操。

  三、批评惩罚:批评和惩罚都是对子女不良思想行为的否定,不过后者是对严重不良思想行为的一种教育手段。批评惩罚时,首先要全面了解情况,掌握不良思想行为的具体情节和严重程度,从错误的实际出发,批评是指出危害、思想根源,否定其思想行为,使之感到羞愧和痛楚,进而产生改正错误的动力。批评时不要讽刺,不要奚落,不要谩骂。惩罚主要是剥夺某种权利,而不是体罚,不是侮辱人格和摧残身心。

  四、指导安排生活秩序:良好的生活秩序是培养子女良好习惯的有效方法。指导子女安排生活起居,布置好生活环境,教给子女学习安排和利用时间,使之有条不紊。要让孩子自己安排,家长可以在旁指点。

  五、说服教育:说服教育的具体做法:一是谈话,家长根据子女的思想实际,摆事实,讲道理,使子女明白一定的道理,谈话要有针对性、灵活性,态度要和气,不要板着面孔,居高临下地训斥、挖苦。二是讨论,家长与子女共同讨论。讨论时要尊重孩子,耐心倾听其意见,有不正确的观点,也要耐心地讲道理,使子女明辨是非。家长观点不正确要勇于承认。

  六、实际锻炼:实际锻炼的内容相当广泛,如适应周围环境,锻炼身体,生活自理,家务劳动,独立作业,文明礼貌,社会交际等等。进行实际锻炼,首先要孩子明确目的意义(为什么),提出具体要求(怎样做),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坚持到底。锻炼内容要适合孩子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从他们的实际能力出发,交给的任务和提出的要求必须适当。要允许孩子在实践中有失误,不可过分苛求。家长不能因怕孩子吃苦而中途停止锻炼。
  家长成功教育孩子的建议
  教育不是管束,是唤醒,是发现

  教育要培养人,培养大写的人,舒展的人,很多的家长朋友,把自己放在了管理者的角色上,把师生关系纳入到了管理与被管理单一的关系中,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当好奇心占据着心灵,想要一心去探索周围的事物时,耳边总会响起这样的声音:“不许动这个,不许动那个……”一条条的禁令充斥在脑海里,英国教育家洛克说:“假如管教到了极度严酷的地步,也可以治好目前任性的毛病,但是接着而来的是更恶劣更危险的心情颓丧的毛病。那时,你便失去了一个放荡不羁的青年,换来了一个心神沮丧的家伙。”洛克说:“一些放荡不羁的青年,都是生龙活虎一般,精神十分饱满的,一旦走上轨道,通常可以变成一些能干的伟大人物。而心情沮丧的儿童就不然了,他们的态度是怯懦的,精神是抑郁的,不容易振作起来,极难做出什么事业。家长朋友们,您希望您的孩子生龙活虎一般,还是怯懦软弱呢?教育是唤醒,唤醒孩子的潜能,是发现,发现孩子的优点,不要用禁令去约束孩子,而是去引导孩子。

  教育不是训练,是生活,是创新

  在很多电视、电影的情节中,当镜头切换到学生时,就会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书桌干净整洁,所有同学直背坐在椅子的2/3处,双手整齐的叠加在书桌上,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回答问题时,统一举起左手,他们就像部队里的军人,整齐划一,步调一致,并且回答问题内容也是一样的。

  我不仅要问了,这是学生吗?还是孩子吗?这是教育吗?这不过是一种训练,这,不是教育。

  教育要让孩子懂得如何去生活,如何成为一个人,而不是别人的复印机,复印他人,走他人的路,生活需要创新,教育也要创新。生活化的教育可以让孩子独立,自主,开朗,活泼;创新化的教育可以让孩子自信,快乐,自我成长;面对困难,勇于挑战;面对挫折,勇往直前。在孩子老了以后才不会说,这辈子最后悔的事情就是踩着别人的脚印走完了一生。

  教育不是对比,是达成幸福

  经常能听到家长说,”你看别人家的孩子,再看看你;你看别人考了多少分,你才考了多少分”,长期的对比不仅没有让孩子进步,反而让孩子变得不自信,失去了快乐,找不到幸福的感觉。幸福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可是孩子从小就生活在相互对比的环境下,如何幸福起来呢?幸福不是得到的多,而是失去的少,家长对比孩子,孩子就学会了对比,幸福感永远追不上对比,仅有的一点幸福感,一对比就消失了。

  幸福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喜悦感,它会使人快乐,使人自信,会渗透生活,会渗透学习,会渗透到人生的方方面面。

  教育不是痛苦,是美

  很多家长在面对青春期的孩子时,感到很痛苦,失望,迷惘。曾经那个听话,可爱的孩子去哪儿了,为什么家长说的话不再听了,而是我说东,他做西呢?为什么家长的警告不再起作用,而是左耳进,右耳出呢?这似乎真的令人头痛,可是如果我们换个角度看它,也许你会有惊喜的发现,孩子之所以不听话是因为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主见,无视家长的警告是因为他们敢于尝试,开始创新了。

猜你喜欢:

1. 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

2. 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

3. 成功教育故事案例

4. 关于成功教育孩子的案例

5. 成功教育孩子的案例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