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做好父母 “懒家长”教子之道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09

怎么样做好父母 “懒家长”教子之道

好家长是这样做的:
最好的方法是鼓励。批评是孩子自信心最大的敌人。尽量强调孩子的优点,忽略他的缺点,孩子的自信心才会提高。这点中国父母要好好向美国父母学习。中国父母以批评为主,美国父母以表扬为主。因此美国孩子自信心比中国孩子强。
对于小孩子必须鼓励他们才会进步才会做得更好。在鼓励声中成长的孩子充满自信不断进歩我们要学会做给孩子鼓掌的父母。
无论成绩好坏不要督促。鼓励和信任孩子会做好,孩子就会做好的。要让孩子知道读好书是他的责任不是家长的责任。前途和生活是属于孩子自己的。父母如何爱孩子也不能代替孩子走他的人生路。告诉他读书好和不好的人将来到社会上的等级差别。告诉他你对他百分百有信心只要他努力一点一定有 优异成绩。不要具体督促让 他自己安排如果你具体督促就喧宾夺主了。孩子会认为学习是你的事。即使是在你督促下做了但是是认为为你学习而不是为他自己学习.那么一旦失去你的督促他就不学习了.你能督促他一辈子吗?
相信孩子,不断表扬,常对孩子说:“
孩子我非常欣慰地看到你已经在努力学习了。希望再接再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你有很大的潜力,要充分发挥。你是好样的。”
社交方面:让孩子参加群体活动如球类运动。先让他看球类比

傅雷的教子之道

傅雷的教子之道
傅雷是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其实,他一生最成功的作品就是培养了优秀的儿子。他的家信汇集成的《傅雷家书》,爱意涌动,无不展示出这位严父浓浓爱子情

【教子之道】怎样穷养儿富养女?

原文地址:穷养儿富养女——原来是指这样养作者:化蝶 穷养儿,富养女一一原来是指这样养。 很多人都不知道穷养儿,富养女的真正含义。认为男孩要严格,少给钱花,女孩要给买好的东西多给钱花。有儿女的看看下面的文章。教你如何穷养儿子,富养女儿穷养儿子,是对男孩一生的投资;富养女儿,是一种文化修养的投资。两者之间的共同点就是培养宝宝自信、自立和智慧。 从来富贵多淑女,自古纨绔少伟男。所以“男孩穷养,女孩富养”成为传统养儿育女的“金科玉律”。“穷”养男孩的真正内涵作为父母一定要清楚,现在儿子受“苦”,长大后才会成为一个“富有”的人,成为真正的男子汉!对于每个男孩子来说,无论是成长还是成熟,都需要自立自强,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需要面对更大的困难,需要不懈的自我奋斗,可以说,成功男人的成长和成熟是一个不断挑战自我艰苦奋斗的过程。也许,好多人认为“穷”养男孩,就是控制孩子的花销,不要给他太多的享受,以免惯坏他,这样的理解较为片面,和我们所说的“穷”养有一定的区别,我们认为“穷”养男孩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通过对“穷困”和“艰苦”的切身感受,对孩子意志、品质、性格、心态的磨砺、锻炼和培养给孩子带来的价值。 如果没有这样一个过程,男孩极易养成挥霍的习惯,贪图享受,脆弱无能,不负责任,不知人间真情。就像有的城市小学生听说农村有孩子吃不饱饭,竟吃惊地问:“饿了为什么不吃巧克力?”这不禁让人想起历史上的痴呆皇帝晋惠帝,天下荒乱,百姓饥饿,他说的话就是:“何不食肉糜?”这样的男孩日后怎能面对生活的考验。他们迟早会被社会所淘汰。 古话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男孩要成才,不回避“艰难困苦”,方能“玉汝于成”。让男孩过早地亲近“富”,远避“穷”,看似爱之,实则害之。所以,一定要让男孩在必要的“穷”和“苦”中得到锤炼,懂得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穷”养男孩,并非是要男孩吃糠咽菜,忆苦思甜,让男孩承受不必要的非人折磨和痛苦,而是让父母减少对男孩的娇生惯养、包办代替,让男孩从小多一些经历、多一些锻炼,培养他们坚韧、顽强的性格。 概括起来,“穷”养男孩我们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和把握: “穷”养内涵一: 让男孩过点“苦日子”。优裕的物质生活和给孩子大量的金钱,是葬送孩子的第一杀手。有人戏称,孩子拥有大量的钱财,除了购回享乐、好逸恶劳、攀比之心外,还买回了囚车和监牢。经济腾飞了,腰包鼓起来的家长们将钱用在培养子女上,这本无可厚非,可以给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环境,但绝不能给他们太过奢侈的物质享受。要不然,就把钱存起来,等儿子长大,有了正常的金钱观后再给他也不迟。为了儿子的积极奋进,为了儿子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为了儿子不饱暖思坏,还是让他过点“穷日子”为好。 “穷”养内涵二: 让男孩体验挫折感。温室里的花朵承受不了狂风暴雨的侵袭。含在嘴里怕化,捧在手里怕疼的爱子观,会促使男孩意志不坚强,心理承受力差,稍遇不顺心或挫折就走极端。挫折会激发男孩勇敢无畏的精神,积极面对遇到的困难。作为父母,就必须让儿子遭遇“挫折”,鼓励其克服并战胜它。 “穷”养内涵三: 让男孩学会独立生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万事包办”,这是育人大忌。很多大学生不会做饭、不会洗衣、不会叠被,这简直不可思议。这样的男人能接受社会的各种挑战吗?能有创造力吗?所以,父母要尽快从儿童时起,就教会并让他们独立承担力所能及的事。生活自理、会做家务、做饭、独立办事是人之必然! “穷”养内涵四: 让男孩适当受点委屈。男孩子必须要学会坚强。适当地受点委屈,就会对生活有更深刻的认识。儿子做错了事,家长给予适当的批评和惩罚是必要的,哪怕他受点委屈,也不乏是育人的一种策略。这样的孩子,领略过多种情感体验后,逆反心理少、心理承受力强、心理健康,易成大事。 “穷”养内涵五: 让男孩学会承担责任。责任是男人肩头的“徽章”。因敢于担当,不推卸责任,才让男人更显魅力。所以,父母对男孩要从小进行责任心的教育。让他们未来能担起家庭和社会的双重责任,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穷”养内涵六: 让男孩多点乐观和爱心。乐观的心态和善良的爱心,是一个成熟优秀的男人必备的品质。所以,父母要通过不同的方式方法引导孩子,擦去孩子心灵的污垢,消除孩子心中的自私,让孩子成长为一个乐观开朗、善良真诚的人。 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儿子,但爱有“小爱”和“大爱”之分。那种一味地宠爱儿子的做法,就是“小爱”;而那种“穷”养儿子的做法,才是真正的“大爱”。大爱无疆,男孩只有在这种教育下,才能成长为健康快乐、优秀卓越的男人。 “富”养女孩的真正内涵 女孩富养,其主要真义是从小要培养她的气质,开阔她的视野,增加她的阅世能力,增强她的见识。“富养”的女孩,因见多识广、独立、有主见、有智慧,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什么是真正值得追求的东西。等她到花一样的年龄时,就不易被各种浮世的繁华和虚荣所诱惑。女孩最应该培养的品质首先是善解人意,她有一个好的性格,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对给予她帮助的人都心怀感激,是一名优雅的淑女。“富”养内涵一: 鼓励——鼓励着养,而不是谦虚着养。 曾有一位女孩的妈妈来信问我:教育女孩的方法太多了、太繁杂了,有没有什么“最完美”“最简单”“最容易掌握”的方法,可以让我这个“懒妈妈”也能顺利引导女儿成长为一名优秀女性? 我的答复是这样的:非“鼓励”莫属。 我的一位学生,一位13岁的女孩,就曾在日记里这样写道: 每当我碰到困难,犹豫不决的时候,爸爸总是会坚定地站在我的身边告诉我:“孩子,在爸爸心目中你是最棒的,爸爸相信你能做到!”多亏我的爸爸,我才能养成独立、坚强的?格…… 与男孩相比,女孩生活在一个关系的世界里,她们需要别人的肯定和认可,需要别人在后面推她一把。对她们来说,别人的肯定和认可、别人的助力,就是自己自信、独立、坚强、追求卓越的动力之源。 在女孩的成长过程中,多说一句鼓励的话、多做出一个鼓励的行为,往往就会创造出教育的奇迹。 当然,“鼓励着养”,而非“谦虚着养”也就要求我们—— 常说常做: “女儿,爸爸妈妈很爱你。” “爸爸妈妈相信你。” “在爸爸妈妈心目中,你是最棒的。” 女儿伤心的时候,把她拥在怀里;女儿胆怯的时候,拍拍她的肩膀;女儿忧郁的时候,时常给她一个明媚的微笑;没事的时候,常和女儿静静地说点悄悄话…… 不说不做: “你怎么总是做错事。” “和××比,你真是差远了。” “这样的表现,真不指望你有什么出息了。” “富”养内涵二: 疼爱——疼爱着养,而不是溺爱着养。 女孩健康成长的第二个“富养内涵”,就是爱,就是源自父母的疼爱。但是,家长朋友?,我想问问你们:疼爱的方式,你选对了吗? 让我们先用这样一个小故事来测试自己的“爱之度”。 溺爱的故事: 女儿和邻居家的小朋友闹矛盾,一位妈妈这样对女儿说:“可恨的××,都怪他,惹得我宝贝受伤,再也不和他玩了。” 疼爱的故事: 女儿和邻居家的小朋友闹矛盾,一位妈妈则这样对女儿说:“我们原谅××吧,前几天他还同你分享他的玩具了呢!” 什么才是真正的“疼爱”?什么又是过了头的“疼爱”——溺爱?同样的一件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又是如何处理的?我想此时每位家长心中,都己经有了自己的答案——如果不想培养出娇气、蛮横无理,甚至颐指气使的“小公主”,就应杜绝“溺爱”。 那么,“疼爱”究竟是怎样一种爱呢? 在我看来,疼爱就是用光明、温暖、坚信、乐观……这些幸福的字眼,去占据女孩最初、最柔弱而单纯的心灵,把它们变成女孩一生的信念,让她的世界充满爱与幸福。 “富”养内涵三: 负责——负责任地养,而不是顺其自然地养。 我的一位相交10几年的女性朋友,每每和我谈起自己的母亲,总是一肚子的委屈: 从小到大,我妈什么都不管。我姐姐嫁人,她就一句话:“这婚事我不同意,以后后悔了别来找我,也别怨我。”我考大学那年,她也是一句话:“你喜欢什么就报考什么,不用问我。”结果现在,姐姐婚姻生活很不幸福,她最恨的就是妈妈;我一想到她说的那些话,也是想爱爱不起来。 每次想起我这位朋友的话,我就会深深思索这样一个问题:本应是与妈妈更为贴心、更为亲密的女儿,何以对母亲毫无感情?想来想去,我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真的是父母做错了。 父母错就错在,对女孩的养育太过“顺其自然”,而缺少一种“负责任”的态度。 这种负责任的态度是什么?就是——你要为女儿的成长“帮点忙”。——女孩性格内向,甚至有些自卑。

卡森太太的教子之道读后感

手腕细选力洛克请慎重,力洛克的表盘大概要39呢,真的很大,你可以先去店里试带下再选择。
我本来也想买力洛克的,试了下,实在太大勒,(我的手腕也很细)最后还是选了天梭的卡森,机芯是一样的ETA2824-2
两款的机芯是一样的,李洛克是天梭的经典款式做工表面比卡森的精细,不过我还是喜欢卡森的卡森的比较耐看(粗看很像浪琴的名匠系列)呵呵
手表带着一定要配自己的手腕阿,不然会很不协调的

王竑琦老师的教子之道读后感

写读后感要有真情实感,所以还是自己写比较好,下面提供关于读后感的写作方法:
一、仔细阅读原文,认真领会文章精神是写好读后感的前提。
“感”是从读中产生的,不认真读,就不能深刻领会原文的精神实质,就不能把自己的感想激发出来。如果对原文都没读懂,那也就不可能写出有价值的感想来。
 二、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
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你的感受可能很多,如果面面俱到像开杂货铺一样,把自己所有的感受都一股脑地写上去,什么都有一点,什么也不深不透,重点部分也像蜻蜓点水一样一擦而过,必然使文章平淡,不深刻。所以写感受前要认真思考、分析,对自己的感想加以提炼,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去写。你可以抓住原作的中心思想写,也可以抓住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情节、一个人物、一句闪光的语言来写,最好是突出一点,深入挖掘,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总之,感受越深,表达才能越真切,文章才能越感人。
 三、要密切联系实际,这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
写读后感的重点应是联系实际发表感想。我们所说的联系实际范围很广泛,可以联系个人实际,也可以联系社会实际,可以是历史教训,也可以是当前形势,可以是童年生活,也可以是班级或家庭状况,但最主要的是无论怎样联系都要突出时代精神,要有较强的时代感。
 四、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论,叙述,抒情三结合。
读后感是议论性较强的读书笔记,要用切身体会,实践经验和生动的事例来阐明从“读”中悟出的道理。因此,读后感中既要写“读”,又要写“感”,既要叙述,又必须说理。叙述是议论的基础,议论又是叙述的深化,二者必须结合。

《傅雷家书》傅雷的教子之道600字左右!急用。

 在中国,有两本家书最为畅销。一是《曾国藩家书》,一是《傅雷家书》。前者被许多逐鹿商场、官场者奉为经典,成为案头必备书;后者却是很多人的床头必备书,这是一个中国传统父亲的拳拳爱子之心。
读《傅雷家书》是在读一个人,一个严肃的父亲,人格上的父亲,他就站在你的面前,苦心孤诣,时时提醒你,让你在做人和生活方面,不敢有半分懈怠。
《傅雷家书》自1981年问世以来,发行量累计已超过110万册,上世纪80年代更是风靡大学校园。一部家书,为什么能够吸引如此多的读者?不仅因为它教你怎样做人,也不仅因为书中有着浓浓的亲情,更因为它凝聚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
书摘
教育当以人格为主
◆一个又一个的筋斗栽过去,只要爬得起来,一定会逐渐攀上高峰。不经历尖锐的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
◆我认为一个人只要真诚,总能打动人的;即使人家一时不了解,日后仍会了解的。我一生做事,总是第一坦白,第二坦白,第三还是坦白。绕圈子,躲躲闪闪,反易叫人疑心。你耍手段,倒不如光明正大。和一个爱弄手段的人打交道,永远以自己的本来面目对付,他也不会用手段对付你,倒反看重你。
◆一个年轻人,对人类命运的不公与悲苦感到愤慨是理所当然的,但为此而郁郁不乐却愚不可及,无此必要。
◆多思考人生问题、宇宙问题。把个人看得渺小一些。那么自然会减少患得患失之心。结果身心反而会舒坦,工作反而会顺利。
◆一个人没有灵性,光谈理论,其不成为现代学究、当世腐儒、八股专家也鲜矣!为学最重要的是“通”,“通”才能不拘泥、不迂腐、不酸、不八股;“通”才能培养气节、胸襟、光。“通”才能成为“大”,不大不博,便有坐井观天的危险。
◆一个人要做一件事,事前必须考虑周详。尤其是改弦易辙,丢开老路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的理智做一个天平。把老路和新路放在两盘里精密地称过。

我的教子之道作文 600字,我在线等,要快

很多家长都有教育孩子的苦恼,甚至有人说教育孩子简直就是在哭声和骂声中种土豆。但我却觉得在培养夏杨的过程中,我得到的快乐要比苦恼多得多。
夏杨的成长和学习过程,基本是在快乐中进行的。当年我看到一个理论,说是孩子在快乐的时候,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但在情绪低落、精神紧张的状态下,他的信心就会减弱,这时即使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面对他们,也不会有任何办法。惟一的好办法就是要把他们的情绪调节到快乐、自信、专注,然后再开始学习。
从夏杨小时候开始,我们就努力为他创造一个快乐的家庭氛围,让他在笑声和愉快中,实现我们的教育目的。夏杨的爸爸是一个乐观幽默的人,受他的影响,我们家里总是有快乐的气氛。我们三个人在一起时,喜欢开玩笑,看小品,听相声,说幽默故事,玩脑筋急转弯,有时候因为某件事情不愉快,三个人中有一个人开个玩笑,或者自我解嘲一下,或者克制一下,不愉快会很快过去。
任何生命都会对某些对象表现出特别的兴趣,一旦他们发生兴趣时,也就是教育的好时机,夏杨的学习都是在这样的实际中完成的。比如他三岁时,可能对一只蚂蚁感兴趣,那我就围绕这只蚂蚁,给他讲有关蚂蚁的许多知识;在他十三岁时,可能他会对流行音乐、动漫感兴趣,同样可以把和这些有关的知识和他沟通。兴趣和满足总会带来快乐,因此,夏杨的很多知识都是我们在这样的引导中获得的,在教给他某一方面的知识时,先让他感兴趣,接下的工作便会事半功倍。
一个幸运的孩子,遇到的应该是一个克制、有耐心、不断寻求教育方法并不懈努力的父母。在这一点上,我和夏杨的爸爸努力让自己做一个快乐的教育者,并从以下几个方面,避免可能对孩子施加的不愉快影响。
1.不在自己的情绪很糟时教育孩子,这时很容易把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
2.不要在孩子情绪低落或刚刚哭闹之后开始教育或强迫他学东西。
3.努力营造快乐、鼓励、赏识的家庭气氛,让孩子在家庭中有成就感和实现感。
4.努力做一个乐观、快乐的人。一个快乐的人,看孩子时更多看到的是他的优点,而一个不快乐的人,看孩子更多的是看到缺点。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大纲、教科书规定了给予学生的各种知识,但是没有规定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幸福。他的教育信念是“要培养真正的人!”而一个真正的人必须有健全的人格、健康快乐的心态。
在对夏杨的教育中,不管是我们和孩子发生矛盾的时候,还是对孩子实施道德管教的时候(关于孩子的道德我将专门来谈),我都遵循“快乐教育”的原则。我相信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将来不管干什么工作,一定是上进心十足,创造性十足,合作精神十足,他会不怕成长中的任何困难,他的人生一定是健康幸福的。

孔子之道与老子之道的异同

有形传道和无形传道的区别~所谓有形,是指带有一定主观色彩和某一时代的普遍道德观及价值观,以正面的、理想化的说服、引导等方式传达,传道解惑。
而老子的道学主张从现实的的角度出发,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循序渐进,润物细无声的去影响引导周围的人,在我为人人中积累人脉资源,达到雁过无痕却左右逢源的境界。

老子之道与孟子之道的异同?

老子的道贵自然。孟子的道贵自发。
何谓自然?自我本然也。
何谓自发?应而自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