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中有榆其上有蝉文言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8

1. 园中有榆 其上有蝉的其是什么意思

“园中有榆 ,其上有蝉”的“其”的意思:它的,指榆树。

详析:“园中有榆 ,其上有蝉”的意思:园子里有一棵榆树,它的上面有一只蝉。“这里的”其“作代词,意为”它的“,指榆树。

“园中有树,其上有蝉”出自文言文《吴王欲伐荆》,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翻译】

吴王想要攻打楚国,告诉他的近臣们说:“敢进谏的人处死!”吴王的门客中的一个年轻人想进谏可是又不敢,于是每天他都在怀里揣着弹弓、泥丸到王宫的后花园,露水湿透了他的衣服,像这样(连着)几天。吴王对他说:“你过来,苦于什么事要把衣服沾湿成这样啊”(年轻人)回答说:“园子里有一棵榆树,树上有一只蝉,它在高处鸣叫,吸饮露水,却不知一只螳螂在它身后;螳螂弯曲着身子紧紧贴附在树枝上想捕捉这只蝉,但不知黄雀在它旁边;而当黄雀伸着脖子想要啄螳螂时,却不知道我的弹丸在它下面呢。这三个都只考虑到眼前利益,却不考虑身后的祸患。”吴王说:“说得好啊!”于是就取消了这次出兵。

2. 院中有榆树,其上有蝉, 其全文是

韩婴 - 韩诗外传,卷十。

螳螂捕蝉 全文如下:

楚庄王将兴师伐晋,告士大夫曰:“敢谏者死无赦。”孙叔敖曰:“臣闻:畏鞭棰之严,而不敢谏其父,非孝子也;惧斧钺之诛,而不敢谏其君,非忠臣也。”于是遂进谏曰:“臣园中有榆,其上有蝉,蝉方奋翼悲鸣,欲饮清露,不知螳螂之在后,曲其颈,欲攫而食之也;螳螂方欲食蝉,而不知黄雀在后,举其颈,欲啄而食之也;黄雀方欲食螳螂,不知童挟弹丸在下,迎而欲弹之;童子方欲弹黄雀,不知前有深坑,后有窟也。此皆言前之利,而不顾后害者也,非独昆虫众庶若此也,人主亦然。君今知贪彼之土,而乐其士卒。”国不怠,而晋国以宁,孙叔敖之力也。

3. 园中有树 其上有蝉阅读答案

1.补充成语:螳螂捕蝉,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则寓言给你的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选段中的“其”分别指什么?其: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

4.解释句中画线词。①欲取蝉( ) ②黄雀延颈欲啄螳螂( )1.黄雀在后2.人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忽略了身后的祸患。

(方法点拨:联系生活实际)3.①树 ②蝉 ③螳螂 ④黄雀 ⑤他们自己 ⑥他们自己4.①取——捕食 ②延——伸长。

4. 院中有榆树,其上有蝉;蝉方奋翼悲鸣,欲饮清露;不知螳螂之在后,

1、根据问题提供的文字,这段话出自电视剧《三国》。

结尾时,司马炎给司马懿背诵所言,其典故出自韩婴的《韩诗外传》卷十。此举注释为:我家园子中有榆树,树上有蝉,蝉正在振动翅膀鸣叫,想喝早晨的露水,却不知道有螳螂在它的后面,歪着脖子,打算捉住并吃掉它;螳螂正想着吃蝉,而不知道黄雀在它的后边后,抬着脖子。

2、原文:楚庄王将兴师伐晋,告士大夫曰:“敢谏者死无赦。”孙叔敖曰:“臣闻:畏鞭箠之严,而不敢谏其父,非孝子也;惧斧钺之诛,而不敢谏其君,非忠臣也。”

于是遂进谏曰:“ 臣园中有榆,其上有蝉,蝉方奋翼悲鸣,欲饮清露,不知螳螂之在后,曲其颈,欲攫而食之也;螳螂方欲食蝉,而不知黄雀在后,举其颈,欲啄而食之也;黄雀方欲食螳螂,不知童挟弹丸在下,迎而欲弹之;童子方欲弹黄雀,不知前有深坑,后有窟也。此皆言前之利,而不顾后害者也,非独昆虫众庶若此也,人主亦然。

君今知贪彼之土,而乐其士卒。”国不怠,而晋国以宁,孙叔敖之力也。

扩展资料:《韩诗外传》内容概述:是一部由360条轶事、道德说教、伦理规范以及实际忠告等不同内容的杂编而成,一般每条都以一句恰当的《诗经》引文作结论,以支持政事或论辩中的观点,就其书与《诗经》联系的程度而论,它对《诗经》既不是注释,也不是阐发。《汉书·艺文志》第1708页还著录了其它几部韩派《诗经》方面的著作,现已失传,估计其性质与《韩诗外传》类似。

《韩诗外传》是实际运用《诗经》的示范性著作。《韩诗外传》尽管名义上依附于《诗经》,但它使用的材料却来自几个哲学学派的著述并加以折衷。

《荀子》是最常用的来源,不过《庄子》、《列子》、《韩非子》、《吕氏春秋》以及《晏子春秋》、《老子》、《孟子》也都被使用过。道德说教为其主要基调,但也有一些趣闻轶事,缺乏明显的道德意义。

由于有24段缺乏引自《诗经》的起结论作用的诗句,这说明文本有缺损。考虑到尚存的先秦典籍提供的资料占全书的三分之一还多,而且其中有些材料自身已经用《诗经》引文作结束,据此可知,《韩诗外传》与其说是一部创作,还不如说是一部编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