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温寒补虚,喝好这碗美味汤!补阳养阳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5-25


羊肉性温热,最主要的功效就是温阳和补虚。 对于真正体“寒”的女性,这几天大暑我建议去吃点羊肉,可以抓住伏日的机会温补,驱赶潜藏体内的寒气,更好地调养气血。


我有一个朋友是新疆人,生完孩子之后整个人都萎黄了,回到新疆吃了一个月羊肉,回来整个人的状态是截然不同的,脸蛋红扑扑的,奶水特别充足,人也很阳光。当然这也跟她回娘家后休息、放松有关系,但是羊肉这种补虚补气血的功效,用得恰当是非常明显的。常年虚寒或者一些产后没有调补得很好的女性,要学会吃羊肉。




羊肉甘温,据《本草纲目》记载:“羊肉能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身,益肾气,养胆明目,治虚劳寒冷,五劳七伤”。


三伏天是全年最热的时候,但阳气只浮于体表,体内虚寒一片。女性胞宫最怕寒,羊肉温阳祛寒效果非常好,把握阳气最盛的时候,适当吃羊肉,能有效发散滞留在体内的寒气,相对彻底地排寒。同时,虚则补之,此时体内阳气最虚,温补阳气最应该也最有效。


夏季应节食物大多偏凉,才有清热解暑的功效,加上冷饮、雪糕,这个时候脾胃最容易虚寒。脾胃虚寒,怎么补阳气、养气血都没有用。羊肉性温热,暖胃效果极佳,同时能开胃健脾,顺应长夏健脾的时令特点。脾胃好,才能为温补阳气、养益气血打下好基础。


气血充盈是女性 健康 、美丽的根本。羊肉益气,气能生血,气血足,就能有效改善身体的亏虚。羊肉是为数不多益气、养血、补虚功效同时具备且效果极好的食材,非常适合女性,尤其是产后气血两亏的女性。《随息居饮食》就提到,产后虚羸,乳少,都可以适当吃点羊肉。


三伏天吃羊肉,有以热制热的功效。羊肉性温热,吃羊肉的同时会大量排汗,汗液能把体内的垃圾和湿气带出,但同时会消耗阳气。羊肉同时具有温阳的作用,刚好能弥补体内阳气不足。



羊肉大热,暑天也是大热。所以羊肉不是这个时节的“常规食物”,不是所有体质或经常可以吃点。要吃暑羊来调补,真正“寒”的人才最合适。


虚寒体质的人,还是要从舌像上判断,有时我们自己的感觉是不准的。很多燥热困里的人也会感觉手脚冰凉和怕冷,但在舌象上会有明显的区分。真正虚寒体质的人,舌体可能瘦小,也可能胖大有齿印;舌质的颜色是淡的或者是暗的,可表现为淡白、淡暗;舌苔不会厚腻,表现为少苔、薄白苔,不会有黄腻苔。


虚寒体质的舌象


虚寒自检清单


无论冬夏,都手脚冰凉,身体发凉,怕冷,一吹空调就难受

吃凉的食物容易胃痛、腹泻

腰、背容易发凉甚至疼痛,四肢疲软无力

没有精神,面色苍白,容易头晕

有痛经、血块,遇寒后更严重

喜欢泡脚、艾灸,特别是有头痛、腹痛时,一般得温则减

气血亏虚,尤其是产后大亏一直不得调补

体寒的人,伏天吃羊是雪中送炭,而体热的人,则会适得其反。只要是体内有“热”的人,无论是实热还是虚热,都不适合:


实热包括“燥热体质”和“湿热体质”


燥热:舌质红,少苔或黄苔。常感到口干舌燥,容易出汗,大便干结。精力旺盛,说话声音比较大,脾气也大,容易心情烦躁。


湿热:舌质红或淡、一般偏胖,舌苔厚腻。体内有湿,口中粘腻,经常口渴但不愿意喝水。皮肤出油多,易有眼屎。有口气,胃口不好,经常胀气,大便溏泄、易粘马桶。


虚热,即有虚火


舌红,少苔或无苔,或镜面舌。口干,手心和脚心发热,到了晚上更明显;容易紧张,失眠,经常口腔溃疡、咽喉痛等。

三伏吃羊要适量。三伏吃羊温补一定要适量,过犹不及。长夏时节,脾胃虚,运化能力不及冬季,吃得多,消化不了,积滞在体内,最容易导致上火。


三伏吃羊要“清”。

1、冬季吃羊讲究滋补,大家熟知的当归羊肉汤是补虚药膳之最,但非常滋补,不太适合暑热天气;

2、夏季吃羊讲究清补,可以配合性凉的食材,清凉下火,使羊肉不那么燥热。冬瓜、豆腐、白萝卜、甘蔗、马蹄、麦冬、玉竹及不去皮的姜等都是不错的伏日吃羊“好搭档”。

3、清炖羊肉汤最佳,不添加辛辣燥热的调味品,如花椒、辣椒,也不采取爆炒等烹饪方式。


三伏吃羊不宜在温度过低的地方吃。羊肉汤温阳散寒,在进食过程中容易出汗,如果空调房内温度过低,汗液无法排出,既不能有效散寒,还可能引起其他问题。


羊肉不能与西瓜、南瓜、半夏、菖蒲同食,吃完羊肉后也不能马上饮茶。



材料:羊肉250g(羊排或腿肉),马蹄7颗,胡萝卜1根,姜3片,枣1颗,石斛10g。


做法:马蹄洗净后不去皮,切块;胡萝卜去皮切块;羊肉斩块焯水后,与所有材料共同入锅,隔水炖1小时即可。


用法:体质虚寒者,三伏天期间,每伏吃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