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新形势下如何构建和谐的党群关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11-05
达州市公安局 刘继敏 构建和谐的党群关系是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路线的继承和发展。党群关系直接体现着党和国家政权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直接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党群关系如果不和谐,党群间的矛盾冲突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化解,那么构建和谐社会就不可能实现。近几年来在全国各地发生的一些群体性事件,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正确认识和努力构建和谐的党群关系,是当前党政工作具有全局性意义的一个重大课题,对于强化党政职能作用、提升党政工作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构建和谐党群关系是新时期做好党政工作的必然要求 党政工作从根本上说就是群众工作,人民群众是党政工作的重要依托和力量源泉。长期以来,我们坚持走群众路线,使党的工作不断发展和壮大。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和谐的党群关系,既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继承,又是党政机关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客观需要和必然选择。 (一)构建和谐党群关系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为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而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其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具体到党政机关、落实到党政工作,就是要牢固树立以民为本的理念,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政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执政、去工作,坚决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坚决保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就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建设和谐的党群关系,进一步强化群众意识和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做到人民政府为人民。同时,只有建立和谐党群关系,党政机关才能进一步打牢坚实的群众基础,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撑,从根本上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构建和谐党群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党政机关作为人民群众的领导机关和服务机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尤其是在领导人民群众进行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一方面,建设和谐党群关系,是实现党群和谐相处、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重要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只有建设和谐党群关系,才能更好地推动党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构建和谐党群关系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维护重要战略机遇期社会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党政机关作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最高领导机关,担负着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的稳定与发展、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大政治和社会责任。因此,必须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充分履行职责,不断创新党政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建设和谐党群关系,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更好地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激发人民群众的创业热情和发展干劲,把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十一五”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目标上来;有利于进一步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不断开创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有利于加强对敌斗争,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维护国家利益的积极性,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四)构建和谐党群关系是加强党政机关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党政机关肩负着领导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团结群众、保护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使命。在当前人民内部矛盾纷繁复杂、国际形势曲折尖锐、对敌斗争错综复杂的形势下,大力发展国内经济,积极维护国家稳定,面临着严峻挑战。同时,与新形势、新任务的客观要求相比,党政机关工作和党的干部队伍建设还存在着许多不适应的方面。因此,积极适应新形势的挑战,不断提高领导、组织、团结、带领、保护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能力、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是各级党政机关的重大任务和迫切要求。建设和谐党群关系,可以进一步打牢党政工作的群众基础,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理解和支持,可以更有效地发动、组织、依靠群众共同搞好经济和社会管理,更广泛地利用群众的力量和社会资源维护社会稳定。这是新时期党政工作坚持群众路线的新发展和具体体现,是坚持党群结合、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举措,是夯实党政工作根基、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的有效载体,是加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树立干部良好形象的重要途径,无论是对加强党政机关“四个能力”建设、提高党政机关的战斗力,还是对促进干部队伍的正规化建设、提升干部队伍建设水平乃至推动整个党政工作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二、目前党群关系不和谐的具体表现 在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都必须走群众路线,都必须依靠人民群众,这是党的宗旨和基本路线的要求。但是,近几年由于多种原因,党群关系出现了一些不太和谐的因素。主要表现在: (一)少数领导的特权思想与部分群众的仇贪思想相互碰撞,产生矛盾。少数党员干部的特权思想、官僚主义严重,经常摆架子、抖威风,下基层检查工作和调查研究是警车开道,前呼后拥,脱离群众;尤其是少数干部的贪污腐败行为,引起了部分人民群众的不满,激起了群众的仇贪心态,两种思想相互碰撞,互相扩散,引起了党政干部与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使两个群体在思想意识中拉开了距离。 (二)党委政府行使公权与部分群众维护私权出现冲突,引起矛盾。政府在行使公权中追求的是社会效应与法律效应的统一,不可避免的就要触及部分群众的私权利益,这是不可调和的结果,在公众利益与个体利益发生冲突时,政府扮演着强势的角色,比如政府征地拆迁,旧城改造、城市管理、公路建设、铁路建设等等,政府采取的一些强行措施和行动损伤了群众的个体利益和感情,这种冲突使矛盾不断扩大和升级,使部分群众对党的感情渐渐疏远。 (三)部分干部的服务理理念、工作方法与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出现反差,引起群众的不满。在工作中,部分干部服务意识不牢,没有站在群众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处理问题,特别是在处置一些民间问题和民事纠纷时,工作方法不当,经常看“关系”、看“靠山”,不能秉公处置,引起群众不满,导致怨气积聚,最终引发冲突。还有少数干部自身素质较低,对党政工作的政策法规不熟悉,业务能力不强,理论水平不高,学习处于表面,工作不够扎实,衙门作风严重,少数党政机关“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极大地损害了党委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四)党政机关的履职能力,干部队伍的素质与群众的期望和要求存在着差距,产生了矛盾。近几年,党政机关和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个别执政执纪不严不公现象,蔑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个别党政干部参与社会上的非法利益格局等大大降低了群众对党委政府的信任,影响到整个干部队伍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加之社会转型时期,群众对党委政府的期望过高,认为党委政府可以包打天下,“包治百病”。但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又达不到群众的期望与要求,也就使双方存在了差距,产生了矛盾。 (五)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对立,影响到群众与党政机关的关系。在社会管理中,尤其是工商管理、市政管理、城建管理、环保管理、医药卫生管理、食品安全管理、社会治安管理等,很容易与被管理者之间产生矛盾冲突。被管理的对象及其亲属朋友与管理者之间的矛盾冲突,被管理的行业场所的老板和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的矛盾冲突,是永远不可调和的,这种矛盾冲突逐渐发展,进而影响到群众与党政机关的关系。 三、如何努力构建和谐的党群关系 在深刻认识当前影响党群关系诸多不利因素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新形势下构建和谐党群关系存在的许多有利条件。第一,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这既是党和政府的奋斗目标,也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愿望,这二者的统一是构建和谐党群关系的最大有利条件;第二,国家目前政局稳定、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深入人心、进展顺利;第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民主与法治意识日益增强,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第四,在党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广大干部的努力下,党委和政府机关履行职责的能力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形象不断改善,正越来越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同与支持等等。因此,在构建和谐的党群关系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积极采取措施,从党政机关自身抓起,进一步强化为民服务意识,听民声、顺民意、解民忧、暖民心,了解群众的疾苦,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增强同群众的感情,努力建立起适应党政工作需要的、符合时代特征的“党爱民、民拥党、政为民、民助政”的新型党群关系。
(一)转变观念,着力打牢执政为民的思想基础。 《明儒学案》黄宗羲曾经说过,学则智,不学则愚。因此,我们一定要组织开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学习教育活动,组织开展做好群众工作方式方法的培训活动,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爱民实践活动,组织开展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的排查整治活动,转变传统的管人观念,着力打牢执政为民的思想基础,解决好为谁掌权、为谁执政、为谁服务的问题,在思想上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忧为民所解。 (二)改进作风,着力深入群众了解社情民意。 《明通鉴》说过,国以民为本,民安则国安。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要在于察其疾苦。我们要转变作风,深入群众,躬行实践,真正沉到基层一线,沉到群众中去,充分听取广大人民群众和基层干部的意见和呼声,广泛了解各方面的真实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实事求是地反映基层状况,努力把握好群众关注的重点、难点、焦点问题,真正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三)创新机制,着力改进政务运行方式。 《说苑.政理》刘向说过,水浊则鱼困,令苛则民乱。要创新政务运行机制,就要大力开展基础工程建设,深入实施社区和农村政务战略,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从根本上提高行政决策能力和组织战斗能力,推进和谐社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探索建设“政务跟着民情走”的动态化政务运行机制,发展推广“联勤制”、“弹性制”、“错时制”等实用政务方式,把干部下沉到农村和街头,主动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变“被动政务”为“主动政务”,变“全时政务”为“实效政务”,真正做到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就是干部出现的时候、群众最需要支持的地方就是干部经常出现的地方。 (四)优化职能,着力打造服务型政府机关。 要进一步转变管理理念,改进管理思路,整合管理资源,创新管理体制,真正做到在服务中强化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统一。要消除一些基层单位“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建立方便群众的办事平台,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提高办事效率,推行“一站式”、“一条龙”服务模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要大力发展社会治安防控新模式,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组建群防群治队伍,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化。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落实岗位目标责任制,实行定人员、定岗位、定职责、定目标、定任务,认真落实各项措施,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不断优化职能,努力打造高效廉洁、勤政务实、优质服务的政府机关。 (五)顺应民意,积极推出便民利民的服务措施。《史记·商君列传》和孟子说过,得人者兴,失人者崩。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因此,我们要顺应民意,积极推出便民利民的服务措施。要改革行政审批制度,从服务群众、方便群众出发,进一步放宽审批程序,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完善联合办公制度,优化一条龙办证服务,改革行政管理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大力推进政务公示制,督促各级政府机关办证办照上墙公示。继续做好党政网站管理维护工作,方便群众上网查询,为群众提供公开、透明、高效的公共服务。完善警情通报制度,通过及时、权威、准确的警情通报和警方提示,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树立党政机关亲民务实的良好形象。 (六)赢得民心,努力建设亲民务实的干部队伍。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当前决定民心向背的因素是干部队伍形象问题,只有树立党政干部的良好形象,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戴,才能推动党政工作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要切实抓好领导班子建设,切实抓好队伍正规化建设,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清污肃贪,反腐倡廉,用壮士断臂的精神整顿干部队伍,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业务素质,夯实党政工作的基础,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勤政务实、公正廉洁的干部队伍,为提高解决群众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提供可靠保证。 (七)以身作则,身先群众起好模范带头作用。《宋史·宋庠列传》说过,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改进党群关系,赢得群众的信任,首先就要从我做起。这就要求党政干部在行政过程中,必须带头执行法规政策,模范遵守规章制度,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要求群众不能做的,自己要带头不做,做到政策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能因为行政对象和自己有某种关系而徇私,更不能因为自己是党政干部就赋予自己某种特权。要切实提高“四个能力”和“两个水平”,坚持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摆在突出位置,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充分结合起来,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要努力践行人民政府为人民的宗旨,把党的干部定位在“公仆”和“勤务员”的角色上,不能等待群众觉悟的提高,等待经济环境的好转,等待群众主动上门来交流,要主动深入群众,思想上主动贴近群众,服务上主动关心群众,经常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倾听群众呼声,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要积极改善政务工作模式,做到人员下沉,沉到社区,沉入群众,移到窗口,实现与群众 “零距离”接触。要不断加强各种服务机制的建设。要进一步完善市政听证等各种制度化的沟通机制,利用听证、复议和诉讼等形式,平衡各种利益关系,倾听群众和当事人的意见,化解纠纷,解决矛盾。 (八)伸张正义,全力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说苑.政理》刘向说过:有功而不赏则善不劝,有过而不诛则恶不惧。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党和政府执着追求的理想和目标,是政府行政的灵魂。党员干部作为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维护者和化身,必须做到严格、公正、文明行政,这是当前构建和谐党群关系的根本保证。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依法办事,自觉维护政策和法律的权威,该处罚的要坚决处罚,杜绝人情风、关系风、金钱风的发生。要建立健全行政监督体系,加强对政府行政机关的内外监督,把行政过程置于社会的监督之下,促进和彰显社会的公正正义。要牢固树立人性化行政观念,做到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去行政,落实好宽严相济的各种政策,把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机统一起来。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明晰行政事权,淡化权力观念,逐步下放和放开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办证办事规制,把该管、该办的事情管好和办好,使人民群众高兴而来,满意而归。党政机关又要随时处于居中调节的位置,要经常协调各种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有效减少党政机关与人民群众的直接矛盾冲突。 (九)公正廉洁,切实做好“依法行政”工作。古人杨万里曾说:以法从人,不若以人从法。以人从法,则公道行而私欲止;以法从人,则公道止而私欲行。依法行政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是政府执政的灵魂。党的干部作为社会正统的维护者,必须做到严格、公正、文明行政,这是当前构建和谐党群关系的根本保证。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的观念,明确对法律负责与对党、对国家、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切实增强依法办事和严格、公正、文明执政的责任心。要积极适应执政环境的新变化,设身处地考虑到当事人的切身感受,善于用群众语言、用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来管理、来服务、来行政,认真负责地处理好每一件事情,办理好每一件业务,做到以理服人,以诚待人,最大限度地减少因行政而引起的群众投诉。要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客观、全面地掌握社会发展状况,最大程度的拓展广大群众的发言权、知情权、参与权,吸纳各方面意见,做出切合实际的判断和决策,避免脱离群众、脱离实际而形成的主观臆断,使党和政府的工作与群众路线真正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实现政治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党政机关要进一步完善行政内外监督制约机制,认真执行《行政监督法》等规定,加大内部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力度,防止滥用权力,以权谋私,以赢得群众的满意和称赞。 作者系达州市警察协会秘书长、助理研究员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