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董事会是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6
问题一:世界上所有的公司都有董事会吗? 不是。即便在中国,法律上也允许有的公司没有董事会。
《公司法》第五十一条 股东人数较少或者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可以设一名执行董事,不设董事会。
此外,中国还珐大量没有按照《公司法》改制的公司,其往往就没有设董事会。比如,很多中央企业才开始进行董事会试点,说明其原本没有设董事会。这些公司的名称中往往有“公司”,但没有“有限”或“有限责任”字样。

问题二:中投全球董事长是什么专业出身啊? 于金源,大学毕业于金融科学专业,现中投全球投资管理集团董事长。08年赴新加坡工作期间,学习企业管理及商业运作模式。2010年他毅然归国,在全国招兵买马,投入P2P理财模式的研究当中,经历近三年的探索,于2013年正式成立中投全球公司。

问题三:万科董事会如此提名 全世界都没有 呵呵,这就是中国的市场经济,权利大于一切

问题四:什么是投资公司联席董事 联席董事
指大的集团设有N个总部,每个总部都有独立的董事会,这样每个董事会的董事就是联席董事,每个董事长就是联席董事长,集团也由两个董事会掌管,比如一般的大的会议则选择轮流召开,这虽然每个集团每个股东都有选举权,但只能选择由他们推荐的人选。

问题五:美国ceo董事长目前是谁? 微软CEO史蒂夫鲍尔默
简介
史蒂夫鲍尔默先生是全球领先的个人及商务软件开发商--微软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鲍尔默先生于1980年加盟微软,他是比尔盖茨聘用的第一位商务经理。从此,他的热情及领导艺术成为他任职期间的特点。
出生年月: 1956年3月 学历: MBA
企业: 微软公司 籍贯: 西雅图
毕业院校: 哈佛大学理学士;斯坦福商学院工商行政管理硕士。
在过去二十年里,鲍尔默先生先后担任了微软公司多项重要职位,负责公司运营、操作系统的开发、销售和支持。1998年7月,他被提升为总裁,负责微软的日常管理与运营。2000年1月,他被任命为首席执行官,全面负责微软的管理,包括实现微软的梦想,即通过优秀的软件,赋予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和通过任何设备沟通和创造的能力。
鲍尔默先生和比尔盖茨以及公司的其他商业部门和技术部门负责人一起,主管微软七大事业部门,致力于不断创新并保持领先地位。微软的目标就是为计算设备与非PC设备及服务提供一个集成的平台,帮助实现无缝连接体验。
这些年里,人们普遍认为鲍尔默先生热情洋溢、精力集中、幽默有趣、真挚诚恳、尽职尽责、富有活力,他以特有的活力和信念鼓舞着微软。
鲍尔默于1956年3月出生,在底特律长大,他父亲曾任福特汽车公司的经理。他毕业于哈佛大学,获得了数学和经济学学士学位。大学期间,他曾担任校足球队队长,为《红色哈佛》报(Harvard Crimson)和哈佛的文学杂志工作过。他和他二年级同学比尔盖茨同住一栋宿舍楼。大学毕业后,他曾在宝洁公司工作过两年,担任了产品助理经理。加盟微软之前,他曾进入斯坦佛大学商学院深造。鲍尔默坚持每天慢跑,他还喜欢打篮球。

问题六:什么是CEO CEO是Chief Executive Office 的首字母的缩写,内地的媒体大多译作“首席执行官”。
相关内容:
争鸣:为何不叫“首席执行官”,要称CEO?
拜读厉兵先生发表在2002年8月16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第五版上的大作《大众出版物夹用英文词现象应适可而止》,厉先生说“放着‘首席执行官’不叫,非要称‘CEO’”。我想探讨一下,为什么语言的用户放着“首席执行官”不叫,非要称CEO呢?
CEO是Chief Executive Office 的首字母的缩写,内地的媒体大多译作“首席执行官”。《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5月增补本在“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中增收了CEO ,中文译名也是“首席执行官”。同时被收的还有另外五位大官:CFO(首席财务官)、CGO(首席沟通官)、CIO(首席信息官)、COO(首席运营官)、CTO(首席技术官)(第1734页)。
为什么《现代汉语词典》增补本用CEO出词条,而不是用“首席执行官”出词条呢?这个问题值得大家思考。
再看语用实际。诚然,在内地的媒体上使用“首席执行官”、“首席执行官”(CEO)、CEO(首席执行官)或CEO的情形都有,但是,就我所见,径用字母词(lettered-word)CEO的频率最高。例如:
在近两年,自从网络公司开始大片倒下时,美国公司CEO的离职率就一直居高不下。但2002年却略有不同,因为一些名声甚隆的CEO也难逃下台厄运,如凯马特(Kmart)和World的CEO。这些CEO执掌的并不是业绩不稳的新经济公司,而是在全球范围内有着响当当品牌的大公司。(2002年7月3日《北京现代商报》)
这段文字全用字母词――CEO,而且不括注中文。上海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接连出版两本字母词词典。一本是刘涌泉先生编著的《字母词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7月),一本是沈孟璎女士主编的《实用字母词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年2月)。前者收字母词2000余条,后者收字母词1300余条。
《实用字母词词典》对CEO有比较详细的解释。它说CEO“是国际上惯用的企业高层人员的称谓。设立CEO,是目前世界500强企业大部分采用的一种企业管理方式。CEO负责监督、落实董事会统管的各项经营决策,这样既防止了决策层和执行层脱节,便于明确职责,合理分工,提高效率,有利于公司在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中保持核心竞争力,又有利于股东、员工、用户三方面的利益得到充分保证。”(第41页)可见,内地引进CEO这个职称,也是为了跟国际接轨。问题出在中文翻译上。
CEO怎么翻译呢?内地似乎已经统一为“首席执行员”了,但是,著名的社会语言学家陈原先生曾说“执行官”官气太重,应该用陆谷孙先生主编的《英汉大词典》CEO条的释义“总经理”。但是,陆谷孙先生主编的《英汉大词典补编》又把CFO、CIO、COO译作“首席财务官”、“首席信息官”、“首席运营官”。陆先生是怎么考虑的呢?
“总经理”在先,“××官”在后,不知道有什么不同。
香港称CEO为“行政总裁”。台湾称CEO为“执行长”,《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络版也把CEO叫做“首席执行长”。例如:
除了职位更有保障以外,亚洲首席执行长们往往年纪更大。亚洲首席执行长上任时的平均年龄超过60岁,而欧洲及美国的首席执行长上任时的平均年龄却是49岁。此外,与欧洲及北美的首席执行长相比,亚洲的首席执行长们更加关注的是净利润的增长,而不是股东回报。(《亚洲CEO们宝座尚稳》,2002年7月8日)
这个例子值得......>>

问题七:冯唐怎么成为 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 有点乐了。一个 *** 冯唐 居然自称是麦肯锡的合伙人?你在辱没我的智力吧?说白点,老子这两年一直在做麦肯锡的图书枪手。他那样的智力也配玩麦肯锡?如果这样麦肯锡可以去死了!

问题八:CEO、COO、CFO、CTO、CIO是什么意思?他们有什么区别? CEO:首席执行官,首席执行官为一种高级职务名称。在经济组织机构中,首席执行官(Chief Executive Officer,缩写CEO)是在一个企业中负责日常事务的最高行政官员,又称作行政总裁、总经理或最高执行长。
COO即首席运营官(英语:Chief Operating Officer,英文缩写:COO,又常称为运营官、营运总监)是公司团体里负责监督管理每日活动的高阶官员。COO是企业组织中最高层的成员之一,监测每日的公司运作,并直接报告给首席执行官。在某些公司中COO会同时兼任总裁,但通常COO还是以兼任常务或资深副总裁的情况居多。
CFO:首席财务官――CFO(Chief Financial Officer)是企业治理结构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必然产物。没有首席财务官的治理结构不是现代意义上完善的治理结构。从这一层面上看,中国构造治理结构也应设立CFO之类的职位。当然,从本质上讲,CFO在现代治理结构中的真正含义,不是其名称的改变、官位的授予,而是其职责权限的取得,在管理中作用的真正发挥。
CTO:(首席技术官(ChiefTechnologyOfficer)): CTO(首席技术官)英文Chief Technology Officer,即企业内负责技术的最高负责人。这个名称在1980年代从美国开始时兴。起于做很多研究的大公司,如General Electric,AT&T,ALCOA,主要责任是将科学研究成果成为盈利产品。
CIO:首席信息官(又称CIO,是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的缩写)中文意思是首席信息官或信息主管,是负责一个公司信息技术和系统所有领域的高级官员。他们通过指导对信息技术的利用来支持公司的目标。他们具备技术和业务过程两方面的知识,具有多功能的概念,常常是将组织的技术调配战略与业务战略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最佳人选。CIO原指 *** 管理部门中的首席信息官,随着信息系统由后方 办公室的辅助工具发展到直接参与企业的有力手段,CIO在企业中应运而生,成为举足轻重的人物。美国企业的首席信息经理相当于副总经理直接对最高决策者负责。
首席信息官是一个比较新的职位,目前只有在一些全球500强的大企业才设立职位,如Coca Cola, DSM 等。但是随着商业领域多极化的竞争与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Innovation这一概念作为企业的持续发展的动力和竞争优势,CIO将成为未来企业最为重要的职位领导人之一。

问题九:董事长的英文缩写 CEO(Chief Executive Officer )执行总裁,首席执行官
COO(Chief operating officer)首席运行官
CFO(Chief financial officer)首席财务官{金融事物}
CTO(Chief technology officer)首席技术官
CIO(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 )首席信息总管
CAO(Chief Administrative Officer)首席行政官
董事长的英文是Chairman of the Board

问题十:世界十大新闻社是什么 世界十一大通讯社
1、合众国际社(United Press International,UPI):美国第二大通讯社,国际性通讯社之一。外文简称UPI。1958年5月由合众社与国际新闻社合并而成。总社在华盛顿。合众社创办于1907年,国际新闻社成立于190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社均发展成为国际性通讯社。两社合并后,受斯克里普斯-霍华德报业集团控制。70年代以后,由于管理不善,经济上长期亏损,所有权几度易主。1982年6月,该社转归新闻传播公司。1985年5 月申请破产,11月出售给墨西哥报业主M.V.拉纳。1987年全社有记者、编辑1200人,其中在国外200人。用英文、西班牙文发稿。全世界有订户约5000家。1988年2月该社被世界新闻电信集团公司接管。1991年8月再度申请破产,并大量削减雇员和关闭部分分社。1992年6月被设在伦敦的中东广播中心公司买下。
2、路透社(Reuters):路透社是世界四大通讯社之一,也是英国创办最早的通讯社。1850年由保罗・朱利叶斯・路透 (paul julius reuter)在德国亚琛创办,1851年迁址到伦敦。创办人路透原为德国人,后加入英国籍。1865年,路透把他的私人通讯社扩展成为一家大公司。  路透社是路透集团的一部分,业务占路透集团的5%,(该集团资料详见企业库专条)。它素以快速的新闻报道被世界各地报刊广为采用而闻名于世。其股权属于代表伦敦出版的全国性报纸的报业主联合会 (the newspaper publishers association),代表郡级报纸的报联社(pressassociation)、澳大利亚报联社(australian associatedpress) 和新西兰报联社 (new zealand press association)。这四家股东都有代表参加路透社董事会,它们之间有一项确保路透社在新闻报道中所谓“独立性”和“正直性”的“托拉斯协议”。 路透社董事会由1名董事长、3名常务董事 (executive directors )和8名董事(non-executive directors) 组成。董事会每半年召开一次会议,由董事轮流主持会议,讨论财政和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日常行政工作由执委会(或称经理部,executive mittee)负责。执委会由总经理、两名副总经理、两名助理副总经理和总编辑6人组成。总经理由董事会任命,新闻业务工作由总编辑主持。  路透社名义上是私人企业主所有,实际上受 *** 控制,是英国的官方喉舌。路透社新闻报道的主要对象是国外,它的国际新闻紧密配合英国 *** 的外交活动,它对体育新闻也很重视。该社的经济新闻主要是商情报告,为英国和西方大企业服务。 至1980年,共有雇员2595人,其中国内有1000多人。在雇员中,有532名记者,551名技术人员。它在国外共有122个分社,分布在75个国家和地区,派出的常驻记者约370名。在未建分社的地方,路透社雇用了1000多名当地人作为它的 *** 记者或报道员。它自己的分社和 *** 记者发稿点加起来共有183处。它还同120多个国家或私人的通讯社建立了业务联系,以扩大它的消息来源。它同约1500家外国报纸有供稿联系。路透社每天发稿约70万字。除一般新闻外,经济新闻和体育消息占很大比重。每天24小时,通过电子计算机控制以电视、电传和油印稿形式,向世界名地的银行、经纪人和工商企业提供经济、金融情报。路透经济新闻 (reuters economic services)在世界上享有一定地位。在它的总收入中,85%来自出售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