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和除以区别在小学几年级讲解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4-09
除和除以的区别在小学数学中是二年级下册的学习内容。在这一阶段,学生开始学习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例如,当我们说“4除8”,我们指的是4作为除数,8作为被除数,算式是8÷4=2。而“4除以8”则表示4作为被除数,8作为除数,算式是4÷8=1/2。
在除法的运算性质中,有几个重要的规则:
1. 被除数扩大或缩小n倍,除数不变,商也会相应地扩大或缩小n倍。
2. 除数扩大或缩小n倍,被除数不变,商则会相应地缩小或扩大n倍。
3. 被除数连续除以两个除数,等于除以这两个除数的乘积。
除法的一些基本公式包括:
1. 被除数÷除数=商
2. 被除数÷商=除数
3. 除数×商=被除数
4.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5. 商=(被除数-余数)÷除数
当除法的目的是求商时,如果从被除数中直接看不出包含多少个除数,可以使用试商、估商的方法。通过观察被除数的最高位数能包含几个除数(即商的几倍),可以由本位加补数相应的次数得到商。
在小数除法中,如果被除数包含除数的1、2、3倍,可以使用以下方法:
- 被除数含商1倍:由本位加补数一次。
- 被除数含商2倍:由本位加补数二次。
- 被除数含商3倍:由本位加补数三次。
在现代小学数学教材中,对于“除”和“除以”的区分已经不那么严格。古代文言文中,“除”指的是除数在前,被除数在后,如“2除6”表示用2来分6。而“除以”则表示被除数在前,除数在后,如“6除以2”表示6被2分。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这种语言上的区分逐渐被简化,现在的小学生数学学习更注重直接明确地指出哪个是被除数,哪个是除数。新版的小学数学教材已经不再强调“除和除以”的区分,而是采用国际通用的“被除数÷除数=商……余数”的规则,使得数学运算更简单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