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要创业?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5
分享这篇干货之前,推荐一下我刚建的淘宝创业运营群:950468016,如果你也是淘宝卖家,我欢迎你加入,大家都是卖家,不定期分享干货,欢迎淘宝小白和大神交流。

废话,我创业不是为了赚大钱,难道是为了世界和平吗?

为了人生理想,为了有尊严地活着,为了让身边的人过上好生活......

都可以总结为三个字:赚大钱。

俗是俗气了点,但这话没毛病。

当然了,你说我创业就是为了让生活给我点教训,或者是为了上交财产贡献GDP,我也没话说。毕竟人一生下来层次就不一样,对于本身就腰缠万贯的人来说,或许他们创业真的是为了世界和平也说不准。

但生活中绝大多数都是普通人,都是屌丝。

普通人、屌丝创业的原因归根结底就是一个,那就是赚钱。

对于我来说,尽管创业虐我千百倍,但我仍然感谢它。它让我赚钱又赔钱,赔钱又赚钱,给了我起起伏伏的生活,也给了我不一样的眼界。

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我见过许许多多的创业者,越来越能感受到创业的魅力。

它是最能让屌丝逆袭、咸鱼翻身的一座康庄大道,也是最能让一个人赔钱赔得不像人的独木桥。

我仍然记得我第一次创业的情景,仅凭一腔孤勇去拼搏,尽管以失败告终,但仍然是我不可多得的财富。

以下是我的第一次创业历程:

因为父母都非常喜欢做生意,所以从小耳濡目染的接触一些,正好大四下学期看到身边有人做生意赚了钱,就觉得那是自己想做的,就没有去找工作。

Z是我大学的同学,在学生会认识的。我有想做生意想法的时候,他说他做点小生意赚到钱了,要不要一起合伙。他就是从南京珠江路进货到学校,摆摊卖,那时候U盘比较火,学生都需要,价格也不透明。但是他一个人忙不过来,我就觉得好玩,就跟着做了。

其实估计我一直是一个没有洞察力的人,从一开始到现在,我几乎所有参与的生意,都是跟着别人做的。我有的只有判断力,判断这事儿行不行的能力。

后来我们又把业务拓展到耳机。之所以选择耳机,没有保质期,基本上没有售后,成本极低,进货1.5元的耳机,让别人体验,卖15块,成了爆款!

我们大概用几百块投资,就开始赚钱了。几个月赚了几千块。小试牛刀,觉得做生意没那么难嘛!

Z又动了主意,他给了一个不靠谱的建议,但因为这个不靠谱的建议,我后面折腾了3年。他说我们逛超市下电梯的时候,我们是不是盯着前面看?那个地方可以放一个视频啊!

然后他给我讲分众传媒的故事,就是在电梯口放视频,然后大家等电梯的时候,盯着看。3年做上市的那家公司。

分众传媒,2005年7月纳斯达克上市,上市前后几乎把所有视频传媒公司高价并购了。

Z说,如果我们能够在超市、商场下电梯的地方放上视频,那么大家停留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用来卖广告!如果规模做大了,可以被收购!!!

好吧,两个未入社会的年轻人使劲了他们全部的YY的能力。

后来我们找了超市谈,未成功。

后来我们把方向进行了转移:如果超市商场太大的话,我们可以把定位转到大学啊!然后我们跟学校谈,学校也不管。后来我们锁定了大学的超市,因为都是小超市,所以,他们感兴趣了。

接下来就决定是不是确定做这个事儿了!

我把卖IT产品赚的钱还有零花钱,到阿里巴巴上面买了2台视频播放器,开始了我的事业!

结果,Z这时候告诉我,他还是想找份工作,这个事业还是我完成吧。

我欲哭无泪。现在放弃吗?钱已经投下去了。

现在我做任何一个项目都不会那么冲动了,基本上都是谋定而后动。而刚开始的时候,也是一鼓子的冲动。

但是什么事情都很巧,当我在犹豫下一步该怎么做的时候。来了一个“机会”,继续让我拖进了深渊。

因为我把我创业的想法告诉了身边每一个人,结果电视台到我们学校做一个节目,了解大学生的就业想法,因为我在学生会做干部,所以就把我推荐了一下,我分享了我的创业想法。

3天后,电视台联系我,说有一家公司对我的创意感兴趣,约我聊聊。

这是一家广告公司,原来的业务发展不好。想开拓新业务。公司老板和电视台关系不错,从电视台听到我的创意,觉得不错。

最终我们谈定我投资3万,他投资7万。做这个项目。

回忆这段的时候,我在想,为啥每次逼到绝路的时候都会有机会出来?我也想不通这个道理,类似的情况在未来的创业过程中屡屡呈现,我都不知道我是幸运还是不幸。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在找到机会前,自己总会绝望很多次。

接下来这个项目是怎么发展的呢?

接着说业务进展,我们把南京几乎全部大学的超市都跑了,安装上视频,每个月给超市租金,竟然这个过程中竟然发现一家跟我们做同样的业务的,这增加了我的信心。

接下来我们去跑广告业务了。

细节不用说了,几乎没有客户感兴趣。

但是即便我们的校园视频广告卖不掉,我还是不认为是模式的问题,而归纠于:我们的规模不够大!如果我们可以覆盖全国的大学,那么我们就牛逼了。

好吧,天真!

任何行业都有专业的东西,切不要以为你想得很明白。

我的亏还没有吃完呢,虽然我把父母的钱亏完了。但是还是觉得有希望。

又来了一次机会,玩大了。

有企业开始投资300万支持我继续玩!

第二笔大投资就是因为一家集团想在南京投资传媒项目,结果就遇到了我。我很夸张地说了视频广告行业的前景。

搞定投资后,我开始要组建我的团队了。我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在各个大学论坛上面去发贴,征集创业团队。然后在我的朋友圈里看谁愿意一起干。

因为我已经搞定了投资,所以很多人感兴趣。结果组成了后来跟我一起干了3年的团队。Q是我大学同学,D是南大法律专业硕士(同时持有律师证书),Y是东南大学硕士。4个人。

那时候我们没有什么股份的认识,就是一腔热血的年轻人,为了梦想走到了一起。

并不知道等着我们的是怎样的腥风血雨。

其实写这段的时候,我想到了孙正义的一句话: 事业的起点,往往来源于毫无根据的梦想。

我用一个不愿放弃的梦想,一个创意,到处呐喊。最后赢得了投资,赢得了团队。

新的团队走在一起后,我们完善了想法,不走大学这条路了,走商圈:与各大商场开始谈,把视频挂进商场。因为商场里面人流量大,而且人群消费力更加高。

南京当时最大的几个商场,新百、万达、莱迪等陆续跟我们签约合作。因为我们谈了非常高昂的租金!

在我们眼里,如果我们可以卖出5支广告,我们就挡掉视频费、租金费赚钱了。而分众传媒上面竟然同时有40支不同的广告!所以我们认为我们的创意会让我们日进斗金!而且我们每个视频覆盖的人群,比分众传媒电梯口的视频要多多了!

当铺完后,我们开始招商了。

我们的第一个客户是百事可乐!给了我们一单1万元的广告费尝试了一下!但是要求我们的视频里面100%全是它家的节目!投放时间一个星期,他忽悠我们说:你看你们第一个客户就是百事,后面客户会很好谈。

想着很轻松1万元就拿到了,后面肯定会很容易啊!于是我们签约了。

可惜后面业绩几乎挂零。因为百事公司有个特点:喜欢尝试新媒体,因为新媒体便宜,所以尝试了我们。而99%的大品牌他们的投放策略是非常循规蹈矩的。百事的这个主管后来也成为了我长期的朋友。

后来我们还了解了广告业的规矩:一个大公司投放广告是需要有投放计划的,不是说你好就投你,广告经理是需要把这些计划拿给老板看,然后老板批的。所以,我们认为:我们还是可以成功的,这段时间我们要跟客户处理好关系,等到这些客户以后再考虑我们。

总这么等着可不是办法!租金那是一天一天烧呢!!!

我们的视频上面都是一些猫和老鼠的节目!一个广告也没有!

这时候,我又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机会”!

当然你懂的,还是一个大陷阱。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喜欢在网上看各新商业新闻。

这样让我抓到了一个机会,一家公司得到了“软银”和“鼎辉”两家顶级风投的投资,就是要做“商圈视频传媒”……一个疯狂的想法,在我的心里燃起来:正如当年分众传媒几亿美金收购聚众传媒,从而垄断电梯视频传媒一样。我开始幻想,我们要成为商圈视频传媒的聚众,等着他们来几个亿收购我们!

这家公司叫“共合网”。

这家公司拿上千万美金级的顶级风投,开始在全国跑马圈地……

很显然,其实我们当时自己都不相信我们的广告效果,但是毕竟顶级风投都看好这样的项目,我们还有什么好怕的……

商业就是这么奇怪,如果你自己没有判断能力,光知道依赖别人,也会遭遇滑铁卢……

这场仗从2007年中打到2008年底,金融危机来了。

最终证明了这和当时的股市一样,是一股泡沫。最终共合网和我们一样都遭遇到了泡沫的退潮。

2009年初,我创业以来最大的低潮与恐惧来了。

之前,虽然还是遇到很多困难,我们也没有赚到钱,但是因为有希望,所以不觉得什么……而现在,2年的努力化为灰烬,希望更是破灭。

这是让人最恐惧的。

我们的投资方已经不愿意继续投资了(其实也都已经意识到了这个商业模式的不可行性)。

最终,投资方撤资,把股份转给了我们。

而我们的团队也濒临解散,4个合伙人,D和Y正好研究生毕业,我们劝他们还是找份工作吧,不要跟着我们继续趟这个浑水了。

结果D去了政府机关,Y去了华为。

今天的D已经在南京某政府单位位高权重,而Y在华为也担任了重要的岗位,年薪估计大几十万了。

证明了当时我选合伙人的眼光还是不错的。

剩下了我和Q,我们接下来,得解决温饱的问题。我们辞退了所有的员工,甚至有一位员工说不要工资跟着我们,但是我们还是把她劝走了(我们的人格魅力还是有的)。

2009年初我对自己感觉到信心缺失,也没有方向。

这个时候,幸而合伙人Q顶住了压力,从以前的客户中,到年中我们找到了2个客户,我们赚了10多万的收入,也就是说:这一年我们不会死了。

可是我们需要在一年内找到全新的长期机会,在哪里呢?

在这个时期,我一直在分析:为什么我这3年都比任何人努力,开局也比别人要好,但是自己却失败了?我希望从我的这些教训中分析出来未来我应该怎么走。

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应该是“我太想做一个大生意了!” ,因为我们常常听到的宣传的成功故事,都是某某某上市了,融资了……所以说,总觉得这样才是牛逼的生意模式。现在才知道,几乎100%的创业者,都是从小生意开始。

其次,因为在广告业也做了两三年时间了。大概知道了这个行业的情况,这个行业是一个关系至上的行业。而我从小到大最不喜欢的生意模式就是关系式的(不排除有人就适合这样的。)

但是虽然在商场已经两三年,我对于如何做生意,今天看来,还是超级外行!所以,当时的我,并不知道怎么样入手。从今天的角度分析起来,应该是努力了两三年,都没有做出一个“有价值的产品”,我想这个应该是失败的根源。不过以当时的视野,是理解不了的。

第一次创业就这样以失败告终了,至于后面转战互联网,又是一次全新的创业历程。

分享这个经历也就是想告诉大家,不管你的初始目的如何,只要你努力尝试过,也不失为一种人生经历。不过还是要说那句话:创业有风险,入坑需谨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