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国机长》中客舱释压后下降到3000米高空,人就可以自由呼吸了么?

如题所述

客舱释压后下降到3000米高空,人就可以自由呼吸,是因为3000米高空的气压和含氧量在人能承受的范围,再高的高空低气压和低含氧量导致人无法自由呼吸。

气压

海拔越高,空气就越稀薄,3000米高空气压大约0.7×10⁵帕,而川航3U8633当时在接近1万米海拔的高空,气压只有0.27×10⁵帕。

氧含量

海拔越高,空气中氧含量就越低。3000米海拔下,空气中氧含量为209g/m³,氧气浓度为14.4%,这个浓度是正常浓度的70%,虽然有点憋气的感觉,但是可以维持人自由呼吸。

如果当时3U8633班机不能迅速下降到海拔3000米的安全高度,那么不仅客舱里的氧气可能耗尽,乘客有缺氧昏迷甚至是死亡的风险,更别提刘传健本人全程都没有戴上氧气面罩的机会;但如果3U86337班机下降高度过早,则不具备防撞拉升功能的民航客机随时有可能"撞山"。

扩展资料:

类似事故

1、1990年英航5390航班

1990年英航5390航班同样遭遇过风挡脱落。但当时该机尚在爬升阶段,飞行高度不过5300米,只要下降到3000米即可化险为夷,摆在英国机长面前的困局远比中国机长刘传健小得多。

2、2019年澳航706航班

2019年澳航706航班也在飞行途中发生客舱释压事件,当时的飞行高度也为8000米左右,但澳航飞行员并不需要面对机舱失释的恶劣环境,飞机也可以在非高原地带直接"俯冲",回到3000米的安全高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5·14川航航班备降成都事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15

是的,电影《中国机长》中客舱释压后下降到3000米高空,人就可以自由呼吸了。

人体急速进入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暴露于低压低氧环境后产生的各种不适,是高原地区独有的常见病。常见的症状有头痛,失眠,食欲减退,疲倦,呼吸困难等。

飞机发生事故后如果能迅速下降到海拔3000米的安全高度,那么客舱里的氧气就不会那么快耗尽,乘客也就减少了缺氧昏迷甚至是死亡的风险。

3U8633航班的中国机长刘传健要面对的困局几乎没有任何天时地利可言,在海拔高度不过几十上百米的澳洲平原上,飞行员可以毫无顾忌地把飞机下降到海拔3000米高度,但当时3U8633班机所处的位置就是平均海拔超3000米的川西高原!

天时地利两不沾,机上119名乘客和9名机组人员的性命就全部要靠中国机长刘传健的“人和”来逆转了。

命运的四十分钟,将在银幕上再现还原

四川3U8633航班事件后,外媒评论给予了积极正面的报道,强调事发突然,赞扬刘机长技艺高超,临危不乱,处理得当,挽救了128条生命,强调刘机长是中国英雄。

电影《中国机长》真实还原了这次生死救援奇迹的全过程,大银幕将带着我们进入3U8633航班的机舱,身临其境感受这场震撼事件的每一个细节,让世界感受平凡又伟大的中国式英雄。

扩展资料:

川航事故还原:

这应该是中国民航史上乃至世界民航史上的一大奇迹,事故发生后,飞机右侧挡风碎裂脱落,FO飞出窗外,航空史上最接近的一次事故是1990年英航的5390航班由于维护人员安装风挡玻璃时使用不合规的螺栓造成挡风玻璃整块脱落,机长被吸出窗外贴在飞机上直到降落,全员生还,当时被称为奇迹。

另外一次类似事件,则是1988年Aloha航空243航班,整个前部机身顶部脱落,变成敞篷飞机安全落地,除了乘务长被吸出飞机丧生以外,其他乘客轻重伤。

而3U8633在2018年这次风挡碎裂,相比英航情况更加恶劣,除了同样是风挡碎裂,更重要的是,事故发生在四川小金县上空,属于青藏高原边缘高原高山地带,当地海拔平均都是3000米以上,更不要说还有无数高山。

按照客舱释压标准程序,机组应该紧急下降至3000米左右高度,以确保氧气供应和温度不至于过低,但受地形影响,又不能快速下降到3000米。考虑到飞机故障高度在9700米,温度应该在-40度左右,至于风力,你开个800km时速的敞篷跑车就能体会到。

并且自动驾驶全毁,飞机仪表显示除了PFD和ND以外全部短路失灵,这架A319是处于全手工目视飞行状态,并且巨大的风噪导致机组根本很难沟通。要从那一堆群山中寻找到正确的方向,要求对航线异常熟悉,并且高度冷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而且在最后落地环节,由于飞机航油消耗不大,飞机必然是超重落地,这对于机长的驾驶技能也是巨大考验,考虑到落地以后反推还失效,无法及时制动,所以这次8633没有人员损失安全落地,实在是奇迹中的奇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原反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5·14川航航班备降成都事件

第2个回答  2023-06-20
在电影《中国机长》中,客舱释压后下降到3000米高空,这个高度已经低于大多数商用客机的巡航高度,因此乘客和机组人员在这个高度下可以获得足够的氧气来维持正常的呼吸。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当高度降低时,大气压力也会降低,这会导致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减少。因此,如果乘客和机组人员要在这个高度下长时间停留,他们需要呼吸氧气补充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此外,当高度降低时,温度也会随之降低,这可能会导致机舱内的温度过低,需要机组人员采取措施来保持机舱内的温度适宜。
综上所述,当客舱释压后下降到3000米高空时,乘客和机组人员可以自由呼吸,但需要注意氧气含量和温度的变化。
第3个回答  2019-10-15
海平面上空气里的氧气含量为20.8,在海拔3000米高空的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14.4,这个浓度是正常浓度的70%,虽然有点憋气的感觉,但是可以维持人自由呼吸了。所以我给你的答案是:可以。高中物理老师祝你开心快乐!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