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制冷和制热状态下转换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2-13

空调制冷和制热状态下转换,主要区别有:

1、原理不同:制冷:从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通过四通阀(连通制冷状态),压缩机排出的高温制冷剂的流动的方向,通过高压管先从室外的冷凝器散热,然后通过毛细管节流降压,进入蒸发器内,排出冷气。

制热:从压缩机里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通过四通阀(连通制热模式),压缩机排出的高温制冷剂的流动的方向,通过室内的蒸发器(室内机)吹出暖风。

2、氟走向不同:制冷模式下,氟走向:压缩机到四通换向阀到冷凝器到节流装置到蒸发器,再到压缩机。 制热模式下,氟走向:压缩机到四通换向阀到蒸发器到节流装置到冷凝器,再到压缩机。

扩展资料:

空调组成结构:

空调的结构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四通阀,单向阀毛细管组件等。

1、压缩机

空调压缩机中所指定的一个齿间容积对的工作过程。阴螺杆、阳螺杆转向互相迎合一侧的气体受压缩,这一侧面称为高压区;相反,螺杆转向彼此背离的一侧面, 齿间容积在扩大并处在吸气阶段,称为低压区。

这两个区域被阴螺杆、阳螺杆齿面间的接触线分隔开。压缩制冷剂(例如氟利昂)变成液态。然后利用液态在常压下变气态时的吸热现象制冷。

2、冷凝器

压缩机吸入从蒸发器出来的较低压力的工质蒸汽,使之压力升高后送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冷凝成压力较高的液体,经节流阀节流后,成为压力较低的液体后,送入蒸发器,在蒸发器中吸热蒸发而成为压力较低的蒸汽,从而完成制冷循环。

对某些应用来说,气体必须通过一根长长的管子(通常盘成螺线管),以便让热量散失到四周的空气中,铜之类的导热金属常用于输送蒸气。为提高冷凝器的效率经常在管道上附加散热片以加速散热。散热片是用良导热金属制成的平板。

3、蒸发器

蒸发器就是室内机里面的,管子组成的,套有翅片。通过加热使溶液浓缩或从溶液中析出晶粒的设备。主要由加热室和蒸发室两部分组成。

加热室向液体提供蒸发所需要的热量,促使液体沸腾汽化;蒸发室使气液两相完全分离。加热室中产生的蒸气带有大量液沫,到了较大空间的蒸发室后,这些液体借自身凝聚或除沫器等的作用得以与蒸气分离。

4、四通阀

四通阀,液压阀术语,是具有四个油口的控制阀。四通阀是制冷设备中不可缺少的部件,其工作原理是,当电磁阀线圈处于断电状态,先导滑阀在右侧压缩弹簧驱动下左移,高压气体进入毛细管后进入右端活塞腔,

另一方面,左端活塞腔的气体排出,由于活塞两端存在压差,活塞及主滑阀左移,使排气管与室外机接管相通,另两根接管相通,形成制冷循环。

5、毛细管组件

毛细管组件包括毛细管和单向阀。其中单向阀普遍应用于空调室外机中,由辅助毛细管及单向阀组成,空调不同型号的机器的单向阀组件大同小异。

在单向阀上有一个箭头,表示气流只能是按照箭头的方向流动,反向则停止,只能从辅助毛细管通过。单向阀组件它安装在室外机的下后方,通常有一块黑颜色的减震块包着,包沥青是起消音的作用。

单向阀组件只用在空调制热过程中,制冷中单向阀组件是不起作用的。单向阀组件在制热时的作用是为了增大制冷剂的流动阻力,减小制冷剂的流动速度,使制冷剂在室外机充分蒸发,使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气体变为制冷剂液体,提高空调制热效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