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初中文言文助读11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20

1. 新编初中文言文助读

37、老妇智斗辽敌

端拱中,有妪独止店上.会一虏至,系马于门,持弓矢坐定,呵妪汲水.妪持绠缶趋井,悬而复止,因胡语呼虏为王,且告虏曰:"绠短,不能及也.妪老力惫,王可自取之."虏因系绠弓抄,俯而汲焉.妪自后推虏堕井,跨马诣郡.马之介甲具焉,鞍之后复悬一彘首.常山民吏观而壮之.

译文:

端拱年间,有个老妇人独自留在(唐河)店里。不一会,有一个辽兵来了,把马系在门前,拿着弓箭坐着,大声叫老妇人帮他打水。老妇人拿着井绳和水桶去井边, 刚把井绳放下去却停住了,用辽语称呼辽兵为“大王”,就对辽兵说:“井绳短,不够打到水。我年纪老力气又不够,请大王自己打水吧。”辽兵就拿着井绳系住弓 的一头,俯下身子打水。老妇人从后面把辽兵推入井中,骑上辽兵的马跑到郡城。一路上老百姓观看并称赞她勇敢。

38、苏武牧羊北海上

苏武为汉使匈奴,为单于留,使卫律治之。百般胁诱,武终不屈。卫律白单于,单于益欲降之,乃幽武大窖中,无饮食。天雨雪,武啮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徒武北海上无处,使牧羝。曰:羝乳乃得归。武既止北海上,掘野鼠之藏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十九年乃归。

译文:

苏武替汉朝出使匈奴,被单于留下,让卫律处置他。卫律百般威胁诱惑,苏武始终不屈服。卫律告诉单于,单于更加想要让苏武投降,就把苏武幽禁在大窑之中,没有饮水和食物。天上下雪,苏武咬着雪,和毛毡一起咽下,几天都没有死,匈奴以为他是神人。于是把苏武迁徙到北海没有人的地方,让他牧养公羊。说:“公羊生下小羊羔才能回来。”苏武到了北海,挖掘野鼠收藏起来吃,拄着天子授予的符节牧羊,睡卧起身都带着。十九年才得以回到汉朝。

2. 《新编初中文言文助读》31篇:陈化成抗英原文及翻译

原文:陈忠愍公化成,籍隶闽垣,由行伍起家,缉捕洋盗,屡建奇勋,洊擢提督。

道光二十年,调任江南,不逾月,沪上有西兵之乱,亲帅部兵,防堵吴淞。与士卒同甘苦,攘臂一呼,应者如云集。

以其得将士心深也。先是,吴淞南北两岸,南系公自将,北系牛制军。

檄令太湖水师镇守,公以其师多怯弱(后续,能力有限,实在找不全)翻译:陈化成,籍贯福建,带兵打仗出身,负责缉拿海盗,建立了很多大功。被破格提拔为提督。

道光在位第二十年,他被调任到江南,到任后不到一个月,英国战舰入侵上海。他亲自率领兵马防守吴淞口。

同士兵同甘共苦,振臂一呼,响应他的人非常多,很得部下的拥护。在英国入侵之前,吴淞口有南北两岸,南面由他亲自防守,北面由两江总督牛鉴防守。

发公文让太湖水师正面防守,但他认为太湖水师力量很弱。竭力反对,但是两江总督牛鉴一意孤行。

当年5月8日,谍报人员报告说,英国舰队逼近吴淞口。陈化成立即登上炮台用望远镜瞭望,果然发现英国战舰渐渐逼近。

他命令武官将弹药装入炮膛,等待出击。不多时,远处黑烟弥漫,英国战舰由远而近。

“开炮”陈化成一声令下,吴淞口南岸的炮弹雨点便落下敌舰。陈化成担心炮弹不够用,便直奔演武厅牛鉴那里提取弹药,但是牛鉴非但没有给弹药,反而下令撤退。

陈化成担心军心动摇,没有将弹药不够和下令撤退的命令张扬出去,下令将士继续炮击敌舰。敌人在强大的火力反击下准备退出吴淞口。

这时有人建议将长刀一类的武器装入炮膛,射向演武厅,以表示对牛鉴的不满。牛鉴正关注战情,突然看到头顶一条条火龙似地飞来,吓得惊慌失措。

马上乘坐轿子逃跑了。牛鉴逃跑,导致了吴淞口北岸的太湖水军也作鸟兽散,英国舰队向北岸驶去,不久就登陆了北岸并占领了炮台。

陈化成觉得大势已去,变穿戴整齐,朝着北方,面向朝廷,泣不成声地说:“皇上,我的力量已经用尽了。”说完就服毒自杀了。

其余32~40篇,内容太多,你可以参考:/zgfjudy/blog/static/86153656200968102959300/。

3. 新编初中文言文助读120以后的原文发一下

一、学 习1.邴原泣学2.王冕僧寺夜读3.匡衡凿壁借光4.葛洪卖薪买纸5.任末削荆为笔6.欧阳修发愤苦学7.贾逵旁听8.“囊萤”与“映雪'9.王欢安贫乐道10.牛弘笃学11.高凤专心致志12.程门立雪13.宋濂苦学14.司马光著书15纪昌学射16刘羽冲死读书二、人 品17.裴度拾金不昧18.李勉埋金19.何岳两次还金20.孙泰克己为人21.狄仁杰急人之危22.甄彬还金23.韩琦大度24.彭雪琴崇尚俭朴25.鲁宗道正直26.钱大昕观弈27.程氏爱鸟28.钟弱翁好为人师29.萧颖士傲物自侮30 势利鬼吴生三、抗 敌31.陈化成抗英32.钱金玉以身殉国33.王义士夫妇见义勇为34.王长年智斗倭寇35.关天培力战英舰36.赵广誓死不屈37 老妇智斗辽敌38.苏武牧羊北海上39.岳飞抗金40 寇准解国难四、教 育41.孟母三迁42.曾子杀猪43.陈谏议教子44.陶母责子45.车夫妻子的规劝46.于令仪诲人47.子路受教48.仲永的不幸49.芒山盗临刑50.艾子杖责孙儿51愚蠢的父子五、情 义52.陆绩怀桔53.缇萦救父54.李绩煮粥侍姊55.宋弘不弃糟糠妻56.荀巨伯探病友57.黄仙裳助人58.季札赠剑59 刘君良兄弟情深60.苏琼晓喻普明兄弟61.缪彤自责感亲人62.江上处女63.义猴64.义犬65 背诺之人六、智 慧66.牧童智取狼子67.曹冲称象68.黄怀信巧修龙船69.刘颇当机立断70。

.田不满怒斥骷髅152.枭与鸠对话120.韩琦大度24、情 义52.萧颖士傲物自侮30 势利鬼吴生三.叶廷珪抄书173.姜三莽吓退鬼魅150.程门立雪13.孙泰克己为人21.黄怀信巧修龙船69.义猴64.饿死狙公119.小人181.狄仁杰急人之危22.欧阳询观古碑171.白圭经商有道72.裴光德大公无私94.裴行俭粮车伏兵86.郑龙谏勿伤百姓93.鸽178.义犬65 背诺之人六.赵广誓死不屈37 老妇智斗辽敌38、教 育41.王长年智斗倭寇35.欧阳修发愤苦学7.铁杵磨成针157.杞人忧天142.司马光著书15纪昌学射16刘羽冲死读书二.荀巨伯探病友57.喻皓造塔175.田螺姑娘147.塞翁失马134自相矛盾135.专心致志143.鲁宗道正直26.苏武牧羊北海上39.固桑论人才92.画蛇添足131.佽非斩蛟148.干将莫邪十四、人 品17.裴度拾金不昧18.陈述古辨盗102.牧童智取狼子67.瞎子摸象118.迂公修屋159.蒲松龄博采108.两败俱伤132.晏子谏齐景公77.匡衡凿壁借光4.江上处女63.芒山盗临刑50.何岳两次还金20.唐太宗斥邪佞96.苏琼晓喻普明兄弟61.越人溺鼠161.鹬蚌相争138.红毛毡174.鲍君庙兴衰154.陈化成抗英32.甄彬还金23.宋弘不弃糟糠妻56.朝三暮四133.郑人买履172.画龙点睛168.王义士夫妇见义勇为34.千金买马骨128 拔苗助长的人十二.彭雪琴崇尚俭朴25.盲人窃钱案101.恶鼠的下场126.拷打羊皮定案180.田忌赛马73.赛跑定案104.越人养狗179.狐假虎威130.叶公好龙140、志 怪145.王粲记忆力惊人79 优旃反语谏秦皇七.“囊萤”与“映雪'9.孟母三迁42.程氏爱鸟28.缪彤自责感亲人62.陈谏议教子44.曹玮诱敌81贾诩论战82.八哥起哄125.钟弱翁好为人师29.任末削荆为笔6.曾子杀猪43、寓 言116.关天培力战英舰36.假人185.钱金玉以身殉国33、战 争80.曹冲称象68、文 艺107.愚人食盐162.岳飞抗金40 寇准解国难四.一箭双雕136.季札赠剑59 刘君良兄弟情深60.陆绩怀桔53.纸上谈兵141.黠狼165.商鞅立木重赏169.田单大摆火牛阵85.孙静疑兵袭王朗83.巫马其买酖123 鸩与蛇之争124.陶母责子45.外科医生164.季文子以德为荣91.李绩煮粥侍姊55.文章要多做176.咏絮才女谢道韫110.车夫妻子的规劝46.葛洪卖薪买纸5.刘颇当机立断70.钱大昕观弈27.宋定伯捉鬼149.鹦鹉扑火117.仲永的不幸49.金农出口成章113.宋王出逃九.割肉自食121.艾子杖责孙儿51愚蠢的父子五.戴胄执法95.掩耳盗钟156.子奇治县89.王冕僧寺夜读3.黠猱170.牛弘笃学11、断 案98.逼真的鼠画112.李勉埋金19.杨修颖悟71、治 国88.廉范便民90.高凤专心致志12.纪昀妙对乾隆75.狼施威184.曲突徙薪十三.王欢安贫乐道10.孙亮识破诡计78.岳柱八岁指瑕114.张齐贤易产息讼105.狂泉160.董永遇仙记146.廉范以少击众84.杀驼破瓮166.鲁人锯竿入城163.诸葛亮七擒孟获87 岳飞大败“拐子马”八.王安石改诗111.老农识画115李贺作诗下 编十一.苛政猛于虎97.钩刺狼腭177.县官智断撞车案99、成 语129.贾逵旁听8.于令仪诲人47、抗 敌31.曹植七步成诗109.鬼怕恶人153.猎人与猎狗122.钱若赓断鹅100.三令五申137.眉眼口鼻争能182.阿柴折箭喻理76.安阳亭书生斩妖151.空中楼阁144.邴原泣学2.齐人攫金158.缇萦救父54、智 慧66一、文言文自测题155.诸葛恪捷辩74.黄仙裳助人58、学 习1.宋濂苦学14.子路受教48.崔仁师平反得人心106 京师指挥察微决疑十.刻舟求剑139.不识菱角的人127.守株待兔167.猴子井中捞月183.张举焚猪识真情103。

4. 新编初中文言文助读,杨振中的

牛弘性宽厚,笃志于学,虽职务繁杂,书不释手。弟弼,好酒而酗,尝醉射杀弘驾车牛。弘还宅,其妻迎谓曰:“叔射杀牛。”弘闻,无所怪问,直曰:“作脯。”坐定,妻又曰:“叔忽射杀牛。大是异事。”弘曰:“已知。”颜色自若,读书不辍。

译文

牛弘性格宽厚,在学习中专心致志,虽然职务繁杂,(但)书不释手。牛弘的弟弟牛弼,喜好喝酒甚至酗酒,曾经酒醉中射杀牛弘驾的车前的牛。牛弘回家,他妻子迎接他说:“小叔子射杀了(你的)牛。”牛弘一点也不感到奇怪,也不追问,直接说:“做成牛肉干。”(牛弘)坐定了,他妻子又说:“小叔子突然射杀牛。(我认为)是件很大的异常的事。”牛弘说:“已经知道了。”(牛弘)脸上的神色自若,读书不停。

注释

牛宏:人名,乃隋朝吏部尚书,古代名臣。 笃学:专心好学。笃乃深厚的意思 牛宏笃学:像牛宏那样专心好学。 书不释手:书从来不放手

5. 【急求《李存审出镞教子》译文问题补充:文言文翻译.参考书目:《新

李存审出镞教子【原文】李存审出于寒微,尝戒诸子曰:“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四十年间,位极将相,其间出万死获一生者非一,破骨出镞者凡百余.”因授以所出镞,命藏之,曰:“尔曹生于膏粱,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译文】李存审出生于家境贫寒,地位低微的家庭,他常常告诫自己的孩子说:“你父亲年轻时提着一把剑到乡里去,四十年里面,地位达到将军宰相,这当中脱离危难,险境,得以生存(的情况)不只一次,拔出箭头的也有数百次.”因此将拔出的箭头交给儿子,命令他收藏起来,说:“你们出生在富贵人家,应当知道你父辈是像这样起家的.。

6. 新编初中文言文助读第三课 译文 原文和文中注释

原文:

匡衡①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②,衡乃穿壁③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④大姓⑤文不识⑥,家富多书,衡乃与⑦其佣作⑧而不求偿⑨。主人怪⑩,问衡,衡曰:“愿(14)得主人书遍(11)读之。”主人感叹,资(15)给以书,遂(12)成大学(13)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鼎。衡小名也。时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衡邑人有言诗者。衡从之与语。质疑。邑人挫服倒屣而去。衡追之。曰先生留听。更理前论。邑人曰穷矣。遂去不返。

注释

(1) 匡衡:西汉经学家

(2) 逮:到,及。不逮,指烛光照不到。

(3) 穿壁:在墙上打洞。穿:凿

(4) 邑人:谓同县的人。古时“县”通称为“邑”。

(5) 大姓:富户;大户人家。

(6) 文不识:姓名

(7) 与:给。

(8) 佣作:被雇佣劳作。

(9) 偿:值,指报酬(回报)。

(10)怪:感到奇怪。

(11)遍:尽

(12)遂:终于

(13)大学:大学问。

(14)愿:希望

(15)资:资助,供给

译文: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却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想借你家所有的书,把它们读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从此,匡衡努力学习,成了大学问家。 匡衡能够解说《诗经》,当时的人为此编了顺口溜说“谁也别说《诗经》了,匡鼎他来啦,老匡他说的《诗经》,能解除人们的疑问和忧愁。”鼎是匡衡的小名,(因为他对《诗经》的解说很精当,)当时的人都对他既敬畏又钦佩,听到的人没有不发出会心解悟的欢笑的。匡衡的老乡里也有一个解说《诗经》的人,匡衡去找他辩难,考证有疑问争议之处。结果把这个人说得(大败而归)没顾上穿好外衣和木屣就跑了。匡衡追上去,说“请先生留下来听我说,我们再从头说起。” 这个人说“我实在没的可说了!”于是这个人走了,再也没回来说《诗经》。

7. 在线阅读 新编初中文言文助读 杨振中 第63篇古文的原文及加点子字

原文:

某山隅有一老圃,早失偶,惟一女远适他乡。猎者怜其孤,赠以猴。老者爱如赤子,每出必从,不链不掣,而不离不逸。如是五年。一日,老者暴卒,猴掩门,奔其姐,泪如雨。曰:“父死乎?”颔之,乃俱归。老者家徒壁立,无以为葬,猴遍哭于乡,乡人乃资而掩。姐引之去,猴揖谢之,仍牢守故宅,撷果自食。每逢五必哭祭,似念老父养之五年,哀伤殊甚。未三月而偃卧坟间。乡人怜之,乃葬于老者之侧,勒石其上,曰:“义猴之墓”。---------选自《杏林集》

注释:

维:只有以:给偶:妻子隅:角落适:嫁赤子:儿子链:用链子锁暴:突然卒:死亡颔:点头俱:都,一同徒:只有故:原来掣:牵引,拉,牵勒:雕刻逸:逃如是:像这样引:带撷:采摘无以:没什么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