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社区矫正工作?

帮忙答一下谢谢,回答的完整可以追加积分

第1个回答  2009-07-23
社区矫正工作不好做,但是首先一点事要对矫正对象凶一点、严厉一点、对他有一种威慑力,让他感觉到自己是放过错的人在接受国家机关的监督改正。这样什么事都好办了。
第2个回答  2012-04-26
社区矫正对象的管理,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归纳起来说,主要的元素重点是思想管理和行为管理。思想管理,首要的必须通过谈心活动,加强思想互动,透析内在想法,获取思想教育的“原始”信息。谈心活动,是一项技巧性、艺术性很强的工作。下面,笔者就如何开展社区矫正对象的谈心活动,谈点肤浅的认识。
一、谈心活动的基本原则
谈心是人们交流思想、相互沟通的一种基本形式,是教育管理基本方法之一。是与社区矫正对象面对面进行思想交流,也是心与心的沟通、交流和碰撞,是掌握社区矫正对象思想情况有效方法之一。在谈心活动中要把握好三个原则:
一是平等原则。指社区矫正谈心中,不论性别、年龄、民族、职业、文化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人格和身份上一律平等,表现为与矫正对象谈心中的各个方面都要平等交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帮助、互相爱护。反对以大欺小、以强欺弱、自恃清高、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在谈心活动中不要摆起执法者“高大形象”,敬而可畏的样子,恰恰相反,达不到谈心说服教育的效果。
二是互动原则。指社区矫正工作者与社区矫正对象之间,在谈心交流中必须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不断地彼此间调整位置,换位思考,时刻融入双方的进程,随时保持互动性。克服“说教式”的谈心,自己在那里“唱高调”,没有让矫正对象融入谈心活动中,掏出心里话。谈心有时也是给矫正对象以申辩或解释的机会,“说教式”不但不能解开矫正对象的心头之结,相反让矫正对象感到“以势压人,强词夺理”,口服心不服,直至产生逆反心理。
三是理解原则。指社区矫正对象谈心中,谈心双方要互相了解、互相换位思考、替对方着想、相互体谅的原则。谈心中,理解原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沟通原则。互相理解中有三个步骤:首先要初步了解矫正对象的基本情况;其次要换位思考,试着站到矫正对象的角度思考问题,替矫正对象着想,再次要互相取得谅解,双方都真正地理解对方,消除隔阂。这是做好社区矫正工作第一步。
二、如何开展好谈心活动
谈心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间的心理沟通的主要方式,它有利于社区矫正工作日常管理教育,事实上,思想问题解决,其它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从社区矫正成功的矫正个案来看都是从谈心入手,让谈心活动在社区矫正管理教育中起到推动作用。
谈心活动不仅有利于矫正工作者了解矫正对象的内心世界,把握矫正对象的思想动态,而且有利于增进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情感的沟通和融洽,创造出良好的矫正氛围,从而有利于社区矫正工作管理教育的有效开展。那么,如何开展社区矫正谈心活动?
(一)谈心方案要确定。通过自己的观察或找其他社区干部,周围的群众调查了解,切实掌握社区矫正对象的全面情况,分析其心理状态和思想情绪;预测对谈心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利因素,社区矫正对象容易提出的某些不合情理的要求或可能出现的尴尬场面,要有应付措施。并根据不同的矫正对象,拟定不同的方案,做到“知彼知己”,才能予以实施,同时,还要预订好谈心的具体方案和目标。预订方案包括:1、谈心的矫正对象,是全部矫正对象,还是部分矫正对象或个别矫正对象;2、谈心场所的选定和形式,是在办公室,还是家里或其它地点;是用座谈式,还是用访问或约定式;3、谈心方法和技巧的采用,是以情感疏导,还是理性阐释或其它方法为主。4、谈心主题要明确,明确谈什么,不谈什么;明确什么该谈,什么不该谈,主题思想一定要鲜明。预订目标是指此次谈心所要解决的问题,应当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在矫正对象中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等,都应事先作出预测和估计。在未作好充分准备之前,社区矫正工作者千万别凭借自身情绪,想说就说,想训就训,操之过急、因小失大,适得其反,给今后的社区矫正管理教育工作带来抵触情绪和心理障碍,从而埋下隐患。
(二)谈心方式要恰当。谈心方式有三种:集体谈心、个别谈心和随机谈心。集体谈心是指社区矫正工作者针对全体矫正对象或部分矫正对象进行心理沟通形式。它的特点是人数较多,谈心时只能顾及主流倾向,而不能点面俱倒,但它对本地区社区矫正对象出现某些重大问题,如集中教育、公益劳动、遵章守纪等方面出现倾向性或共性的问题,通过谈心活动分析利弊关系,集中进行批评教育、相互讨论,如何发扬优点,避免缺点或改正其缺点,是行之有效的。但集体谈心之后,要进行必要的个别谈心,解决集体谈心中遗留的问题,进一步深化集体谈心的成果。个别谈心是指矫正工作者就某个矫正对象所存在的问题单独进行的心理沟通形式。其特点是,目标明确,具有唯一性和针对性,有利于矫正工作者与矫正对象之间深入交流思想。随机谈心是指没有特定的时间、地点、对象开展谈心活动。它的特点是灵活性比较强,没有受时间、地点、对象的约束,如矫正对象来报到找其谈心交流;家访时进行谈心交流;形式上比较随和,矫正对象没有戒备心理,容易接近。一般而言,以上三种谈心方式中,个别谈心较为灵活,效果相对较好,针对性比较强,因而被广泛采用。
(三)谈心方法要灵活。谈心要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异。要考虑矫正对象的个性特征,谈心的方法没有固定不变的格式,“一把钥匙一把锁”。对于性格孤僻、不善言谈的矫正对象,以他感兴趣的话题开头,采取聊天、拉家常的方法,慢慢切入主题;对固执偏激、性格暴躁的矫正对象,采用友好、和善语言,宽松气氛,以便主题的切入。对于喜欢猜疑和不愿吐露真情的矫正对象,可采取先交友、后交心的方法;对于性格开朗的矫正对象,则应采用直接明了的方法。譬如有两个矫正对象,遵章守纪都做的不好,法律意识比较淡化,但两人的个性不同,其中一个争强好胜,凡事不服输,和这类矫正谈心要用“激将法”;另一个矫正对象对自己缺乏信心,和这类矫正对象谈心要用“激励法”。
(四)谈心契机要选好。并非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合,任何情况下与矫正对象谈心都能取得满意的效果。一般说来,矫正对象往往认为社区矫正工作者找他谈心就是挑刺儿、说教和训戒,因此,对矫正工作者找矫正对象谈心常常存在一种戒备或逆反心理。为了使矫正对象接受矫正工作者的谈心教育心悦诚服,谈心必须选择恰当的时机,切忌随心所欲,想谈就谈。要掌握谈心的时机,抓住和矫正对象谈心的时机,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谈心的时机很多,例如,矫正对象家庭和个人有实际困难,暂时又无法解决时;家庭出现重大变故时;外出打工前后;奖惩考核等没有达到目的时;与当地群众发生矛盾冲突前后等,都是社区矫正工作管理者应主动靠上去谈心的时机。具体来说可以归纳为四点:
(1)根据矫正对象的情绪确定。对情绪比较平和,并能听得进意见的人,可以立即与其交谈;对情绪比较激动,一时听不进不同意见的人,应待其冷静下来后再谈。
(2)根据矫正对象思想波动的情况确定。在矫正对象的思想受到客观事物的影响,行动反常的时候,为了防止发生意外,应立即抓住时机谈心,把思想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3)当矫正对象突然找上门来要求谈话时,应以听为主,不宜轻易表态,待情况弄清后再深入交谈。
(4)当矫正对象在管理教育改造中有进步时。可找矫正对象谈心,在表扬进步的同时,客观地策略地指出其不足。
这样做,容易消除矫正对象对矫正工作者的戒备心理,达到管理与被管理之间的心理相融,使矫正对象感到矫正工作者是真正关心他,爱护他,而不是找他的毛病。
(五)谈心场景要宽松。宽松的环境是取得良好的谈心效果的基本前提。谈心时必须回避正式场合,因为是一种非权威性的交谈,对双方都不具有约束力,一般情况下不要在办公室找矫正对象谈心,这样会有一种压迫感,场地的选择最好是清静场所或矫正对象自己家里,人少环境优雅的地方。如在办公室谈心,要为矫正对象沏茶或准备一些水果,这样会使矫正对象从主观上减少戒备心理,缩短距离,使谈心很快切入主要旨意;
(六)谈心过程要耐心。谈心是心与心的交流,没有耐心细致的精神,就难以使对方说出心里话,也难以取得良好的谈心效果。谈心过程中,矫正工作者要耐心倾听矫正对象的每句话,让矫正对象畅所欲言,把话讲完。这样做至少有下列三点好处:一是可以边听边分析矫正对象的话是否有道理,了解产生问题的根源;二是可以了解矫正对象的真实思想,以便“对症下药”;三是可以使矫正对象感到矫正工作者对自己的信任、理解和尊重。谈心过程中允许出现反复。与矫正对象谈心不能急于求成,一蹴而就。谈一两次未能解决问题也千万不要气馁,更不要怒气冲天。要耐心等待,给矫正对象有思想转变的时间。每次谈心后,都要做再谈的准备,直至矫正对象的思想真正得到了提高。总之,谈心过程中要力戒“一言堂”,要给矫正对象表露自己心迹的机会。
(七)谈心语言要规范。语言文雅规范。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谈心要讲究语言文采,杜绝粗话、脏话。不可故作姿态,打官腔哼官调。不可吞吞吐吐,说半截子话,运用浅显生动的语言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谈心时要力求做到语言实在而不空洞;简洁而不拖沓;生动而不刻板;有条理、有力量而不咄咄逼人。要反应机智,善于应变,不让对方牵着鼻子走。谈心中经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问题,如果反应不快,矫正很容易导致被动,下不了台;有些问题答“是”不好,答“不是”也不妥,但又得表态,这就需要巧妙应付,含蓄作答。说话要留有余地,要前呼后应,防止前言不搭后语,甚至自相矛盾。
(八)谈心结束要巧妙。把握好结束谈话的时机和方法。谈话达到预期目的时,应及时刹住话题。结束谈话的方法要灵活。如果谈话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但谈心对象又不愿再谈,要以友好的语言留下引子。谈话正进行,但又突然有要事要办时,就要坦诚相告,并约好再谈的时间。
三、通常采用谈心的基本方式
(一)询问式:即采取提问的形式进行交谈,可分为直接询问和含蓄询问。
(二)讲评式:即在个别谈话中,对矫正对象进行一分为二的讲评,肯定通过社区矫正所取得的成绩,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步的希望。
(三)讨论式:即就某个问题共同进行探讨、研究,它有助于消除矫正对象的思想顾虑。
(四)说理式:即联系矫正对象本人发生的事情,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阐明道理,使其认识上有所提高。
(五)征求式:即有意识地征求对方对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它有利于启发对方进行自我剖析。
(六)引导式:即掌握主动权,根据不同情况和矫正对象特点,找准谈话的切入口,诱导启发,按自己预定设想深入细致的交流思想。
(七)直言不讳式:即面对性格直爽的矫正对象,处理紧急事情的情况下采取这种形式,直截了当,就事论事,开诚布公地提出自己的观点,防止不必要的“外围裁判”。
(八)因势利导式:即让矫正对象与自己缩短情感距离,产生“自己人”的效应。
(九)耐心等待式:即矫正对象对自己的观点颇为自信,固执己见,矫正工作者一般不宜急于辨明是非,而是耐心等待,一旦发现其有反思的情绪时,方可介入。
(十)寒暄入话式:即先说几句与主题无关的笑话或拉几句家常使气氛缓和,情感融洽时再进一步深谈,这一般是矫正工作者与矫正对象首次谈心时常用的一种方式,希望矫正对象自觉接受管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