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五蕴”、“六根”、“六尘”、“十八界”分别是什么意思,有何出处,谢谢!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09-06-21
  五蕴——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723802.html

  六根——http://baike.baidu.com/view/632.htm

  六尘——http://www.cnbuddhism.com/cidian/ShowArticle.asp?ArticleID=85359

  十八界——http://www.cnbuddhism.com/cidian/ShowArticle.asp?ArticleID=107382

  【五蕴】
  梵语pan~ca-skandha,巴利语pan~ca khandha^。又作五阴、五众、五聚。三科之一。蕴,音译作塞健陀,乃积聚、类别之意。即类聚一切有为法之五种类别。(一)色蕴(梵ru^pa -skandha ),即一切色法之类聚。(二)受蕴(梵vedana^ -skandha ),苦、乐、舍、眼触等所生之诸受。(三)想蕴(梵sam!jn~a^ -skandha ),眼触等所生之诸想。(四)行蕴(梵sam!ska^ra -skandha ),除色、受、想、识外之一切有为法,亦即意志与心之作用。(五)识蕴(梵vijn~a^na -skandha ),即眼识等诸识之各类聚。

  五蕴系总一切有为法之大别,在俱舍等所立七十五法中,总类聚有为之七十二法为五蕴,唯识家则立百法,合有为之九十四法摄为五蕴,皆不包括无为法。

  五蕴通有漏、无漏及善、不善、无记三性,故诸论中亦以各种名称说明其种别,如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五等,在五蕴之中,特以属于有漏者名为五取蕴。大乘义章卷八本更就有漏、无漏及三性,总立九种,即:(一)生得善阴,(二)方便善阴,(三)无漏善阴,(四) 不善五阴,(五)秽污五阴,(六)报生五阴,(七)威仪五阴,(八)工巧五阴,(九)变化五阴。其中前三者为善,第四为不善,后五者为无记;又第三属无漏,其余均属有漏。又摩诃止观卷五上及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五本等,亦各出其说。

  小乘多数派别由对五蕴之分析,得出‘人无我’之结论,主张‘人我’为五蕴之暂时和合,唯有假名,而无实体。大乘学说不仅否认五蕴和合体(人我)之真实性,亦否认五蕴本身之真实性,进而发展‘法无我’之理论。

  【六根】
  梵语s!ad! indriya^n!i。又作六情。指六种感觉器官,或认识能力。为十二处之内六处,十八界之六根界。根,为认识器官之意。即眼根(视觉器官与视觉能力)、耳根(听觉器官及其能力)、鼻根(嗅觉器官及其能力)、舌根(味觉器官及其能力)、身根(触觉器官及其能力)、意根(思惟器官及其能力)。前五种又称五根。五根乃物质上存在之色法,即色根。有二种之别,生理器官称为扶尘根,以四大为体,对取境生识仅起扶助作用;实际起取境生识作用者称为胜义根,以四大所生净色为性。对此,意根则为心之所依生起心理作用之心法,即无色根。据有部之说,前刹那之六识落谢于过去,意根即是引起次刹那六识之等无间缘。故六识之作用,须常以意根为所依(通依)。然前五识除依意根之外,另有特定之根为其所依(别依);意识则仅依意根,并无其他特定之根。瑜伽行派等则由唯识义上说六根,主张六根、六境均为内识所变。又六根可视为我人之身心全体,如法华经说读诵、书写经典,六根即可清净。

  【六尘】
  指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等六境。又作外尘、六贼。众生以六识缘六境而遍污六根,能昏昧真性,故称为尘。此六尘在心之外,故称外尘。此六尘犹如盗贼,能劫夺一切之善法,故称六贼。

  【十八界】
  梵语as!t!a^das/a dha^tavah!。乃指在我人一身中,能依之识、所依之根与所缘之境等十八种类之法。界为种类、种族之义。谓十八种类自性各别不同,故称十八界,又作十八持。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能发生认识之功能),及其所对之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为认识之对象),以及感官(六根)缘对境(六境)所生之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合为十八种,称为十八界。十八界中,除去六识,则为十二处,而六识实际亦由十二处之意处所展开,依此,十八界或十二处摄尽一切法。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10-22
【 六根 】 《 佛学大词典 》
梵语s!ad! indriya^n!i。又作六情。指六种感觉器官,或认识能力。为十二处之内六处,十八界之六根界。根,为认识器官之意。即眼根(视觉器官与视觉能力)、耳根(听觉器官及其能力)、鼻根(嗅觉器官及其能力)、舌根(味觉器官及其能力)、身根(触觉器官及其能力)、意根(思惟器官及其能力)。前五种又称五根。五根乃物质上存在之色法,即色根。有二种之别,生理器官称为扶尘根,以四大为体,对取境生识仅起扶助作用;实际起取境生识作用者称为胜义根,以四大所生净色为性。对此,意根则为心之所依生起心理作用之心法,即无色根。据有部之说,前刹那之六识落谢于过去,意根即是引起次刹那六识之等无间缘。故六识之作用,须常以意根为所依(通依)。然前五识除依意根之外,另有特定之根为其所依(别依);意识则仅依意根,并无其他特定之根。瑜伽行派等则由唯识义上说六根,主张六根、六境均为内识所变。又六根可视为我人之身心全体,如法华经说读诵、书写经典,六根即可清净。〔俱舍论卷一至卷三、成唯识论卷一、顺正理论卷六、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参阅‘五根’1137、‘六境’1298、‘六识’1312、‘根’4131)

【 六根 】 《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
(名数)眼耳鼻舌身意之六官也,根为能生之义,眼根对于色境而生眼识,乃至意根对于法境而生意识,故名为根。大乘义章四曰:‘六根者对色名眼,乃至第六对法名意,此之六能生六识,故名为根。’六根中前五根为四大所成之色法,意根之一为心法。但小乘以前念之意识为意根,大乘以八识中之第七末那识为意根。

【 六根 】 《 三藏法数 》
[出首楞严经] 根即能生之义。谓六根能生六识。故名六根。一眼根谓眼能于色境尽见诸色。瑜伽论云。能观众色。是也。二耳根谓耳能听闻众声。瑜伽论云。数由此故。声至能闻。是也。二鼻根谓鼻能齅闻香气。瑜伽论云。数由此故。能尝于香。是也。四舌根谓舌能尝于食味。瑜伽论云。能尝众味。数发言论。是也。五身根谓身为诸根之所依止。瑜伽论云。诸根积聚。是也。六意根谓意于五尘境界。若好若恶。悉能分别也。(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 六根 】 《 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 》
眼、耳、鼻、舌、身、意。眼是视根,耳是听根,鼻是嗅根,舌是味根,身是触根,意是念虑之根。根者能生之义,如草木有根,能生枝干,识依根而生,有六根则能生六识,亦复如是。其中何根生何识,各有其界限,不相混,例如眼根只能生眼识,并不能生耳鼻等识,余可类推。

六尘
一、色尘

《俱舍论》卷一记载,色境有二种:

显色:指显现的颜色,有青、黄、赤、白、云、烟、尘、雾、影、光、明、暗等十二种。

形色:指物体的形状,有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等八种。

《瑜伽师地论》卷一,在显色、形色之外,增加表色,使得色尘的分类更加完备。即凡是行、住、坐、卧、取、舍、屈、伸等种种动作形态,明显的表现于外,可以令人看见的,称为表色。

二、声尘

声尘,指耳根所能接收到的声波,是耳识所分别的对象。《俱舍论》卷一记载,声音大致可分为八种。依发声的物体有感觉与否,先大别为有执受大种因之声与无执受大种因之声。执受,是心、心所的异名。大种,指地、水、火、风四大种。凡是声音发自有情的四大种者,称为有执受大种因之声,如人的语言、拍手的声音等;凡是声音发自非有情的四大种者,称为无执受大种因之声,如佛陀以神通力变作化人的言语、录音带所发出的音声,或木、石、流水、落叶等所发的声音等。然后,再根据声音是有意义或无意义,而分为有情名之声、非有情名之声。更由不同物类发出的响声,给予人产生爱恶的情绪反应,又分为可意声、不可意声。

┌-可 意 声:好 语 声

┌-有 情 名-┤

│ └-不可意声:恶 语 声

有执受大种为因-┤

│ ┌-可 意 声:好拍手声

└-非有情名-┤

└-不可意声:恶拍手声

┌-可 意 声:化人好语

┌-有 情 名-┤

│ └-不可意声:化人恶语

无执受大种为因-┤

│ ┌-可 意 声:木石好声

└-非有情名-┤

└-不可意声:木石恶声

三、香尘

香尘又称香境,是鼻根所嗅的东西,鼻识所分别的对象。《俱舍论》卷一记载,香可分为四种:

好香:指嗅了使人感到舒适喜悦,有益身心,并且能够增长福业者。

恶香:指嗅了使人感到局促紧张,无益身心,并且不能增长福业者。

等香:等,是均等的意思。不太强,不太弱,恰到好处者,称为等香。

不等香:指太强、太弱,出于均等以外者。

四、味尘

味尘,指舌根所尝的味道,是舌识分别的境界。《俱舍论》说味有六种:甘、醋(酸)、咸、辛、苦、淡。《品类足论‧辩五事品》则将味分为可意、不可意、顺舍三种。

五、触尘

触尘,指身根感觉的境界,是身识所分别的对象。《俱舍论》说触有十一种:坚、湿、暖、动、滑、涩、重、轻、冷、饥、渴。前四项属能造触,是依四大种(地、水、火、风)所产生的触,是一切触的所依;后七项属所造触,是因所依的四大种增盛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

六、法尘

法尘指第六识(意识)所缘的对境,又名法处、法界。广义而言,指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一切诸法,也就是意根、意识对六尘全体的作用。

由于六尘的关系,使我们在心里涌现好、坏、美、丑、高、下、贵、贱等分别妄想,所以六尘又名“六妄”;能衍生种种执着烦恼,令善心衰减,所以也称为“六衰”;能劫持一切功德法财,因此叫做“六贼”。

烦恼如何产生?“色不迷人人自迷”,色是因缘和合而有的假色,它的自身并没有善恶的分别,是我们的眼根攀缘外境所造成的结果。因此“情人眼里出西施”,情人不一定美如西施,只不过是眼识妄起造作分别而已。其它如声、香、味、触、法等尘所以会令我们起惑造业,莫不由于其它五根、五识向外驰求执取,而产生种种贪染爱着的结果。

佛教特别举出六尘的过患,目的在于提醒修行者,要时时注意密护六根门头,不要被虚幻的外境所眩惑左右。

十八界
"十八界", 即"六根"、"六识"、"六境"三者。十八界是以人的认识为中心, 对世界一切现象和事物所作的分类。 一人一身即具此十八界。 其中的六根有认识功能; 六尘作为认识对象; 六识则为随生的感受与观念。 总说起来, 此十八界依次为: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 色界、声界、香界、味界、触界、法界;眼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

十八界是一切不善法的根本,是一切苦厄烦恼的原因。世间一切事物无不因为这根境识三种作用变化,而互成因果,展转无穷。只有修得甚深般若妙法,慧眼时刻观照,才能证到真空妙境,由是摆脱一切根尘识界,了然本来是空。
第3个回答  2015-09-16
阿弥陀佛!
五蕴就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通俗点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物质的,感受的,了知的,造作的(业),能了知的,心的本体(识蕴)。
《杂阿含经二十选》比丘!如实知色,色集,色灭,色灭道迹,色味,色患,色离如实知。如是,受……。想……。行……。识,识集,识灭,识灭道迹,识味,识患,识离如实知。  云何色如实知?诸所有色,一切四大及四大造色,是名为色。如是,色如实知。
蕴就是聚集的意思,积聚或者和合。五蕴前面的色蕴是物质的,后面的都属于精神方面的。五蕴就可以概况身心的全部,皆是因缘和合的,皆是如来藏所生法,皆没有自性。
五蕴是通一切有为法的,哪怕是说阿罗汉,菩萨只要出现在三界中,必然是有五蕴的整体或者局部,所以在玄奘大师的翻译中,对于还在六道中的众生的五蕴,翻译为五阴,阴就是遮盖的意思,因为六道中的众生,在五蕴这些因缘和合的法中有取,就是执着真实,常住,不坏,执着有我,我所产生烦恼,取就是烦恼的意思,因为执着所以有烦恼那么遮障他们使他们不能亲证诸法的真实,所以在经典中有些翻译为五取蕴。
如《杂阿含经》卷三(大正2·16a)︰‘有五受阴,谓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愚痴无闻凡夫无慧无明,于五受阴生我见系着,使心系着而生贪欲。’
六根分为两种,一种是说的外在的浮根尘,之所以叫浮根是因为没有生识的作用,真实的根是大脑中外在看不出来的净色根也叫胜义根,就是他们大脑中分别负责视觉乃至触觉的神经组织。
如楞严经说 由明暗等二种相形。于妙圆中黏(nian2)湛发见。见精映色,结色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眼体,如蒲萄朵。浮根四尘,流逸奔色。由动静等二种相击。于妙圆中黏湛发听。听精映声,卷声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浮根四尘,流逸奔触。由生灭等二种相续。于妙圆中黏湛发知。知精映法,揽法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意思,如幽室见。浮根四尘,流逸奔法。
六根,首先是眼根--就是我们面部如葡萄的眼睛
耳根--就是面部的耳朵,好像卷起来的荷叶
鼻根--就好像被宰杀动物被吊起来的悬胆,就是鼻子
舌根--就好像是偃月一样的,就是舌头。
身根--就好像是肉桶,就是我们的身体。
意根--意根不是物质,就是唯识说的第七识
《杂阿含经》三二二经云,复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意是内入处』,不广分别,云何意是内入处?」佛告比丘:「意内入处者,若心意识非色,不可见,无对,是名意内入处。」

六尘,分别就是眼识(视觉)了知的色法(物质),耳识了知的声音(声尘),鼻识(嗅觉)了知的气味。乃至说味觉(舌识)了知的味道,身识(触觉)了知的软硬湿滑等。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毘舍离猕猴池侧重阁讲堂。 时,有异比丘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缘眼识生?何因何缘耳、鼻、舌、身、意识生?」
佛告比丘:「眼因缘色,眼识生。所以者何?若眼识生,一切眼色因缘故,耳声因缘、鼻香因缘、舌味因缘、意法因缘意识生。
十八界,就是眼根乃至说意根配合六尘从如来藏(第八识,亦名阿赖耶识等)出生眼识乃至意识,总说每一类有六种,合起来就是十八界,因为皆是第八识所生,界就是种子,功能差别,十八界现见有功能的不同。
杂阿含经》 四五四 (四五五)尔时,世尊告诸比丘:缘界种种故生种种触,缘种种触生种种想,缘种种想生种种欲,缘种种欲生种种觉,缘种种觉生种种热,缘种种热生种种求。云何种种界?谓十八界,眼界……乃至法界。
第4个回答  2015-09-30
阿毗达摩对法中处处散说:五蕴,六根、六境、六识。无一处见说六尘,把六尘说成六境实在牵强。根境识和合生触,根尘识和合生什么呢?玄奘法师等大德翻译经文根为儒学,知识越丰富就对经中所说就越加明了。无一字可任意替代,无一字可曲为它解。现恭敬解释:
五蕴者,众缘聚集,共同作用之意。谓色蕴、受蕴、想蕴、识蕴。释迦摩尼佛说法数有八十千,没有一法是一缘产生的,都是从属这五大类,它们集合起来的名字就叫一切有为法。也叫世路或叫言依。如果知道叫世路,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金刚经中说如梦幻泡影了。因为这世路有已行、正行、当行性故。或为无常所吞食故。如果知道名言依,言为语言,此所依者即名俱义,因为言依涵盖了一切有为法。品类足论中说言依依十八界摄,这十八界指的是五蕴,五蕴展开讲就是十二处(眼、耳、鼻、舌、身、意 + 色、声、香、味、触、法)并十八界(眼识、耳识、舌识、鼻识、身识、意识),也就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境(色、声、香、味、触、法)、六识(眼识、耳识、舌识、鼻识、身识、意识)。简单的说知道了这些差别有什么用呢?对学佛人来说还有什么比得涅磐果,受胜妙乐还要好的收获呢?所以还有个名字叫有离,离为永离,即是涅磐,这也是阿毗达摩分别根品的主要原因,也叫有事,以有因故,再读金刚经最后四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是否更清晰明了呢?
求果寻因为出世,以因释因为知见。知见见泥沙,妙果出泥洹。
第5个回答  2009-06-21
皆出于妙明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