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舟镇的镇情简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4

5年中,牙舟镇由于大力发展烤烟生产,拉动和促进了全镇经济的迅速增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新建了人畜饮水大山塘6个,完成坡改梯785亩,新修村级公路10条28公里,扩修村级公路16公里,拓宽镇政府至册三公路口宽9米的水泥路面公路1公里,安装路灯10盏。同时,该镇还安装了容量为128门的程控电话交换机。为了调动村级干部的积极性,镇党委、政府将经济管理机制引入村级干部管理轨道,在全县率先实行奖惩相结合的村级干部月薪制。
牙舟镇是全县烤烟种植面积最大的乡镇,烤烟生产已逐步成为该镇的支柱产业。1998年,镇党委、政府从提高烤烟质量上狠下功夫,当年烤烟生产实现了面积、产量、产值、斤价、税收、户均收入、上等烟叶、种烟大户等8个增长。在全县范围内第一次出现了烤烟产值超万元的种烟大户6户,当年全镇种烟10755亩,产量1116吨,产值360.75万元,创利税111.83万元。 古朴的牙舟古陶,陶瓷是牙舟的经典
牙舟陶器产于牙舟镇,距县城26千米,境内丰富的陶土资源和独特的制釉原料,是陶瓷制作的理想环境。据载,牙舟陶始于明洪武16年,距今已近700年历史。明末初具规模,清初已发展到40多座陶窑,清末后产品远销南洋及法国等地。民国时期最为鼎盛,有100多家制陶小作坊,产品靠人背马驮大量销往四川、云南、湖南、广西等地,并有传教士将牙舟陶带到欧洲。
牙舟陶工艺精湛,以造型古朴敦厚著称,在中国陶瓷界独树一帜,极具观赏性和艺术性。牙舟陶属自然龟裂的玻璃釉型工艺,主要分为餐具、用具和玩具3大类。其中,杯、盘、壶、虎、牛、狗、马等可供家庭摆设、装饰用,又称美术陶。中国美术馆民间部已经先后收藏了100多件牙舟陶作品。牙舟陶以黄、白、绿、紫、棕、褐色为基调色,以玻璃为基础釉,各色互相配合。产品多为生活用具及陈设品、动物玩具和祭祀器皿,造型自然古朴,线条简洁明快,色调淡雅和谐,具有浓重的出土文物神韵。在设计上选择蜡染、刺绣、桃花图案,以浮雕的手法体现,富于装饰性,凡鱼、兽、虫、鸟等玩具,色彩自然,玲珑剔透。时至今日,牙舟还以古老的轮制法制作,并沿袭着以龙窑烧制的传统。 牙舟陶艺挤身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平塘牙舟陶以其古朴、典雅、敦厚而享誉国内外,多次作为贵州陶瓷工艺代表选送参加全国陶瓷展览会,并在日本、朝鲜、丹麦、芬兰等国际展览会上展出。具有较高的开发、观赏价值。近几日,经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严格评审,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委员会审核,牙舟陶器制作技艺被列入全省91个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单。 盲目搬迁毁了牙舟陶
有些东西离开了原产地进行生产就会变样,特别是那些名贵的特产,茅台酒只能产于茅台镇,上小学就能读到的历史故事“南橘北枳”讲的也是这个道理。但却仍有人犯这个忌。已有600多年历史、曾辉煌一时的牙舟陶器就因一次盲目的决策、搬迁厂址而毁于一旦。
牙舟陶产于平塘县牙舟镇,明洪武年间开始生产,以造型古朴敦厚著称,工艺精湛,极具观赏价值。在烧制过程中,玻璃釉表面会出现自然裂变现象,形成各种和谐的裂纹,有如蜡染、刺绣中的美术画面。它的制作一般不用翻型,以手捏为主。手捏小动物形象逼真生动,千姿百态,神韵别致。牙舟陶工艺品因此在中国陶瓷工艺上独树一帜。
在辛亥革命前牙舟陶就已远销东南亚,到民国期间则发展到100多家小作坊,有陶窑48座。新中国成立以后,牙舟陶发展更快。1955年生产产品35种,产量19万件;1965年产品增至70种,产量19万件;1978年产品增至120多种,产量增至25万件。数量增加了,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20世纪60年代起,牙舟陶器多次被选参加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举办的“全国工艺美展”及“全国陶瓷展览”展出。后又被选送日本、朝鲜、丹麦、芬兰等国展出。1978年在北京展出时,中央美术学院陶瓷系主任梅建鹰教授把牙舟陶誉为“全国工艺美展陶瓷展品中最有特色的展品之一”。截至1981年,牙舟陶因展出、订购等关系与英国、法国、美国、加拿大等10多个国家有交往。1983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国际旅游会上,经44个国家1000多名代表推荐,牙舟陶“鸡纹双耳罐”被评为旅游纪念品优秀作品。1984年,在全国工艺美术品评比中,“方纹奶罐”产品又获轻工业部优秀作品奖。牙舟陶迎来了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可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牙舟陶瓷业日渐式微。61岁的张福忠曾任牙舟陶瓷厂厂长,他说,牙舟陶衰落的主要原因是1984年将厂从25公里外的牙舟镇迁往县城,盲目搬迁,盲目上规模,技术跟不上,造成成本高,机械生产烧制不过关,而老厂又无资金投入,技改搞不过来,生产工艺、规模上不去,最后两败俱伤,老厂新厂全部倒闭。“就像人不服水土一样,离开了这个地方是不行的!”在原牙舟陶瓷厂厂长刘朝辅眼里,牙舟陶衰落最主要的原因是“水土不服”。两位老人说,他们当时都坚决反对搬迁。
如今,牙舟街上坚持做陶的只有7户人家,他们都是原牙舟陶瓷厂解散后无地耕种的老陶工;陶窑也只有两个,已十分陈旧。不说在平塘,就是在牙舟镇,也很难见到牙舟陶的踪迹。刘朝辅记忆中牙舟道上处处见挑陶人身影的情形已成遥远的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