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有哲理的散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08
人生就是一场苦难——叔本华的悲观论 2007年01月22日 星期一 16:08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 ——尼采说:“他让我有勇气并自由的面对人生,因为我的脚发现了结实的地盘。” 叔本华,1788年2月22日生。被称为“悲观主义哲学家”。他是黑格尔绝对唯心主义的反对者、新的“生命”哲学的先驱者。对人间的苦难甚为敏感,因而他的人生观带有强烈的悲观主义倾向。致力于哲学家柏拉图和康德著作的研究、蔑视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他的一生并不得志,在去世前几年获得声誉以前,一直过着隐居生活。 1819年发表重要著作《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分为四册,其中包括:认识论、自然哲学、美学和伦理学。受到同代人的冷遇。他认为,“真理是可以等到的,因为它长久存在”。在1836年发表了短篇论文《论自然界中的意志》。1860年9月21日病逝。 ——快乐常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快乐,而痛苦则远远超过我们所预计的痛苦。 自解:因为欲望的不可满足,我们常常觉得快乐的短暂和痛苦的漫长。悲观的人总是比较容易发现这些真理。“知足常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最典型的悲观思想。越是去宣扬的就越不是普遍的真理,所以知足者在整个人类当中不会是多数。人世是痛苦的,所以我们更应该保有一份容纳、忍耐、恭敬与宽爱。 ——人能够要他所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所想要的。 自解:想要的总是比想做的来得遥不可及。当你想要去做一件事的时候,你起码应该有成功的准备。你想要的却常常是你所不可为的。 ——我们的不幸往往由于我们对于幸福的追求!我们做事之初喜欢抱着一种信念:我们一定能在世间找到某种幸福。 自解:世间本是痛苦的,当你明白是什么让你把找到幸福做为人生一大目标时,你就可以解开人世的所谓真相了。一个身在幸福中的人是不会以幸福作为信念的。 ——智者,总是享受着自己的生命,享受着自己的闲暇时间;而那些愚不可耐得人总是害怕空闲,害怕空闲带给自己的无聊,所以总是给自己找些低级趣味的游戏,给自己一点暂时的 *** 。 自解:这就回到了王子与乞丐的故事上了,天下没有纯粹的智者和愚人。你随时都在扮演两者。重要的是你是不是已经开始觉悟出了闲暇与无聊的关系。 ——世上的每一朵玫瑰花都是有刺,如果因为怕扎手,就此舍之,那么你永远也不能得到玫瑰芬芳。 自解:有些自以为乐观的人常会把每一朵玫瑰花都看成是无刺的。虽然也会得到芬芳,但总是扎到手。 ——人一生要做的两件事就是防患于未然和豁达大度。前者是为了使他避免遭受痛苦和损失,后者是为了避免纷争和冲突。 自解:悲观也是积极向上的。它的积极面在于凡事有所准备,对忧患有所体察。通常我们认为豁达者应该是乐观的。其实,之所以豁达,是因为见到了人世的痛苦,才具有这悲天悯人的特质。 ——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人们为一个人的死亡感到恐惧和悲伤,因为死亡意味着对世界上发生的事情将无法再去经历感受,将会对一切失去感知,活着的时候发生的一切将会归化为零! 自解:看透生死与得失,也就接受了一个事实:在世间的一切不过是一种感受。在宇宙中只是至为微小的瞬间而已。 ——一个人照镜子时,永远不会以陌生人的眼光来审视自己,他的自我意识只会不停地低声提醒自己:我看到的不是另一个自我,而是我的自我。 自解:悲观者总是在试图自醒。当我们无法摆脱自我这个中心时,我们所能做的就只有接受。 ——欲望是人的痛苦根源,因为欲望永不能被满足.我们离理想越远,自然就会离欲望越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迷失在理想与欲望之中,将欲望的东西当作理想,这是因为它们有时实在太近,近到只有一线之隔.或者说欲望是感性的,而理想是理性的. 自解:所谓欲望就是我们想做的;所谓理想就是我们想要的。 ——人生就是痛苦,我们可以把痛苦转化成幸福 自解:乐观的人把痛苦看成幸福,悲观的人把痛苦转化成幸福。其实在乐观和悲观之外还有一种,总是自诩是悲观或者乐观。不断的历着痛苦却不自知。 ——欲望过于剧烈和强烈,就不再仅仅是对自己存在的肯定,相反会进而否定或取消别人的生存。 自解:人在对自己欲望的控制上需要有悲悯的精神。要有对整个人类的一种先天的同情心。   “永恒复现”是叔本华的悲观来源,而“审美默观”是他的解决方法。 具体含义请查原文。   五星不是喜欢它,而是尊重这种影响很多人的哲学和编者的工作。 又看到这本书,这让我想起很久以前,还在我高中沉迷于叔本华悲观主义方法论和斯宾诺莎世界观的时候(后来由于很多问题导致彻底抛弃叔本华了)。由这些书所产生的小世界常常让我以获得外界知识的心灵力量自居。还记得那个时候我不分白天黑夜,看在盗版书店买的各类的书,以斯特哥尔摩综合症的心态,对待哲学和物理。 从那个看似荒诞的时刻到现在为止,很多年过去了。我试着以理性来面对和分析那个阶段对我知识结构和命运的改变的时候,却会不自主的苦笑起来。三观对人的影响真是不可估量的,他几乎决定了人所有时候所做的决定。但大部分情况下人们没办法以研究物体的方法研究他们。根本原因和逻辑学的问题一样,就是要以科学哲学的心态对待哲学是不行的。对于一个本体问题,在它特有的基本无法实践,比较和反思的情况下,又如何了解哪种想法适合哪种环境呢。 比如说一个基本可以观察的事实是,原则上哲学和神学一样需要完全相信和投入,一没把握好,常常这一辈子就这样搭进去了。那些有独特人生哲学的人都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想法才去写书记录自己。谁都不会因为自己穷困潦倒,事事不顺心而去改变自己的思考方式。 这些事情,仔细考量,其实挺有趣。因为你会慢慢理解,常常被说为民科的心态是什么样的,或是什么样的心理需求能导致某种宗教存在。 说了这么多,忘了说书了。根据测试,跟随叔本华的哲学,基本不会活的愉快(如果你因为“愉快"而感到愉快的话)。不过如果你还年轻,你可以试试,毕竟亲自试试会给你对深刻的理解。好的结果是 1. 等你厌倦失败(世俗意义的失败)了,你就会奔向实用主义了。 2. 你感觉不到失败了。 坏的结果是 1. 你讨厌失败,但你一直在失败中。 如果你的世界观还没形成,出现坏的结果的几率要比好的大得多。 题外话 -------------------------------------------------------------------------------------- 任何哲学理论都是有趣的命题,如果能建立一种机制或算法,研究如何让机器模拟学习一种特殊的哲学,建立社会,相互影响,我们肯定对人类本身的哲学有更多的了解。不过这似乎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在已有的情感计算和形态学算法的铺垫下,英国已经在欧盟支持下开始研究了。   比如,汶川大地震,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渺小,孱弱,由痛苦,以及痛苦之恐惧,使人方能相互怜悯,相互帮助。 其实,我们都处在,这样一种状况之下,即随时可能变成苦难者,这对我们了解身边正在遭受苦难的人的处境,有所帮助。 而,本质上,真正驱动人生前进的正是所谓痛苦,忧郁等等;所以,我们并不比其他任何人,有任何高贵之处; 只有我们认识到了这一点,方能了解这世界的真相,淡然的去面对一切,心怀怜悯。 而,所谓乐观者,其实为追求“乐观”之人,由此可见,其正在忧郁之程度,并不亚于所谓悲观者。 乐观,或许是某些人,予以 *** 之良方,但如此梦境随时都可能坍塌,而所谓悲观,则为之防患于未然。   凤·姐的事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