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一日》读写结合设计“心稿”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8
听了徐老师的讲座后,我开启了老牛般的反刍。

每一个例子,每一个句子,都需要结合文本去思考,徐老师为何这样做。到头来,发现徐老师的创意最根本在于对文本的透悟和驾驭,也更坚定了自己认知的正确——用好教材就是提升师生素养的最佳路径。当我们有了灵巧的问题设置和活动设计,不再面面俱到,不再碎问碎答,不再按部就班,“共生”就不再是一句空话。课堂上,既有学生思维和语言的培养,更有教师调控课堂的考量,师生一起奔向星辰大海就是最美的语文。

上课时想,吃饭时想,睡觉时还在想……当达不到自己理解的“融通”,心理就像堵着一堵墙,无论跨越,还是攀爬,都必须要过去,已经成了习惯。可以慢,可以熬,却不可以放弃。

把课文翻来覆去地看,横的圈的各种勾画,以提取重要信息。把文章主要内容,主题弄清楚是设置“读写结合”的基本前提。

忽然发现几个小标题是从作者的角度来拟定,并不能完全概括出每部分的内容,但要学生理解航天员的冒险精神就必须要先弄清每部分的主要“历险”事件,那就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着眼,让学生从“险”的角度重新审视标题,看看哪个需要修改,该修改成怎样的标题。学生就要对照标题和内容看看是否相符,还要重新拟题。形式比较活泼,拟题也是必须具备的能力。

从另一个角度出发呢?还能提取主要关键词吗?我继续想。刚是从经历的事件来概括,如果按过程来呢?先升,后看,再听,最后落,这又是一条思路。可以还原“一日”的整个过程,即四个环节,我想,这也是杨利伟分开四个标题来写的依据。

把重要内容梳理清楚了,那几个部分之间有啥关联吗?一旦有了整合意识,就不难发现,第一部分和第四部分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这也是徐老师讲座的一个重点。比较异同,是避开碎问碎答的有效方法,更是分析能力的有利提升路径,思维发散和整合也可以得到训练。时间,地点等过程性的标志词很明显,且大部分在段首出现,这也是把经过叙述清晰的有效方法。如果说以上两个设计是整体感知,那这一处“比较异同”就属于聚焦“部分”的分析了。从面到点,从整体到局部,都有所涉及。

以写促读,重在文本理解。那以读带写呢?本文第一部分的心理描写可圈可点,是可以作为“例文”利用一下的,升空过程加心理描写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当然,也有动作等描写的加盟,最终指向仍是心理。紧张是真实的,战胜紧张也是真实的,这才是真实的人的真实反应,杨利伟就是这样的真实。那怎样以依托来进行布置作业呢?“考场上”是学生最熟悉的,其心理过程也是复杂的,那就可以以此为微写作的点,仿照文中的写法实践一下。(其实,想到这儿可以“仿写”的时候,就已经酝酿探究作者“精神”的问题了。)

航天员的精神,是必须要探究的。这是个复杂的问题,但又不能天马行空的让学生谈,依托于文本是分析人物精神的法宝。考试时,经常有学生架空了谈精神品质,这就犹如水中月,看着好看,却是不中用的。从文本中哪个地方,你能读出哪种精神,是需要再次走进文本,细细斟酌的。既要有词语概括,更要有文本依据,无论用哪种方式,都是要促使学生一次次走进文本深处的。怎样表达对杨利伟的敬意,是可以依据自身个性去写的。当然,如果能再走出文本,走向同一类主题的远方,就更显实力了。如可以搜集其他航天员的相关资料,给他们做个简版的人物事迹展,就更好了。积累,毕竟也是语文的一部分,更是写作素材的点子库。这一点拓展,不知是否可行?需要三思而后行。

好的设计永远在路上,学无止境,教无止境。期待徐老师的点评指导,以考验自身的“精准”度。

具体活动:

以写促读

《太空一日》

1.杨利伟在太空中的探险经历,如果以“险”为着眼点,哪几个小标题需要更换?请重新拟题。

遭遇共振叠加;遭遇舷窗裂纹

2.就标题“太空一日”中的“一日”,请分别用两字概括四个部分。

升空——所见——所闻——落地3.就写法而言,第一小节和第四小节有啥异同?请具体分析。

同:都是按时间顺序纵向叙述

异:第一节用关键词语和心理变化来叙述;第四节有明显的时间标志和地点变化

以读促写

1.作者升空和落地都是“过程”+“心理”交叉进行的,请以“考场上”为题,仿照这样的写法写一段不少于150字的片段。

2.请结合文本内容,探究“探险者”具备的精神,以赞扬“航天英雄”杨利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