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需求分析的方法汇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8
产品概念筛选之后,就需要投入资源开始推动项目进度了。首先要进行的就是需求采集,需求采集在产品研发和迭代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就像前面几篇文章所讲的,产品为满足需求而生,有了需求才有了产品前进的方向。 一般面对需求,要经过需求采集、需求验证、需求转化等过程,那么需求采集的方法有哪些呢?需求采集完了之后,如何进行有效转化呢?下面一起来探讨一下。

需求的采集分类维度有很多种,下面主要阐述两种分类维度。

1.第一个维度:直接采集与间接采集

直接采集和间接采集分别对应着一手需求和二手需求 。区分一手需求和二手需求最主要是看需求是原始的还是加工过的,比如直接从用户采集的,那就是一手需求,而从行业报告、数据资料采集的需求那就是二手需求;另一方面可以看需求的提出者,如果需求提出者就是用户自身,那就是一手需求,如果需求的提出者是转述的需求 ,那就是二手需求。

直接采集可以保证自己的产品更真实、更准确、更接底气,实际工作中,我们要保证采集到的需求有一定比例是直接采集,而对于二手需求,则要带着问号去看,要进行需求的深挖,防止需求被曲解。但是,某些二手需求比如客户反馈周报是已经经过整理的,准确性实用性都比较能得到保证,使用效率也更好。因此在实际需求采集工作中,也要灵活使用直接采集和间接采集。

2.第二维度:Z字采集法

Z字采集法的四个维度,说和做、定性和定量,用两个关键轴进行联系。两条关键轴将这个方法分成了四个象限,分别叫做定性地说、定量地说、定性地做、定量地做,这个路径恰似一个Z字,所以又称Z字采集法,如下图所示:

上图中每一个象限都对应一种常见的需求采集方法,分别为用户访谈、调查问卷、可用性测试(即通过观察用户使用产品的过程,发现需求)、数据分析, 比如在产品的规划阶段,听用户定性地说,随机取样200个用户访谈,确定产品方向;在项目早期,听用户定量地说,投放30万份调查问卷,确定需求优先级是什么;在项目实施阶段,听用户定性地做,通过选取20个用户进行可用性测试,更好地去满足需求;在项目上线 后,看用户定量地做,通过数据分析,不断改进产品。

Z字采集法是一个螺旋上升的的循环过程,不断地采集、升级迭代来优化产品。

3.实用的采集方法

腾讯的10/100/1000:产品经理每个月必须做10个用户调查、看100篇用户写的相关文章、处理1000个用户反馈,以此来保持和用户接触的强度。

阿里让产品去做客服,由此来熟悉客户。同理,产品经理去销售岗、技术支持岗轮训,都能加深对用户的理解。

利用网络搜索引擎也是个好办法,例如使用百度搜索产品名称,可以看到最多搜索,以此来了解的困扰用户最多的问题。

4.需求转化:Y模型

采集用户的需求并解决它,是我们产品人的目标,我们要采取的策略是用心听但不要照着做。这就涉及到需求有效分析。需求分析有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叫Y模型分析法,如下图所示:

“1”是用户需求场景,when/where/who/what,是需求的第一种深度——观点和行为;

“2”是需求背后的目标和动机,是需求的第二种深度——目标和动机;

“3”是解决方案,即满足这样的需求,我们做出了什么样的产品;

“4”是人性,是需求的本质,对应马洛斯需求,是需求第三种深度——人性和价值观。

再进行需求分析做出产品的时候,不能只听用户怎么说,即不能简单地从“1”到“3”,而要深入分析用户需求背后的目标和动机,即按照“1”到“2”再到“3”路径来进行分析和实现,更进一步地要上升到“4”,上升到人性和价值观的高度来思考需求背后的本质,每一款伟大的产品必然是满足人类最本真的欲望,如果能把需求挖掘到这个层次就找到了产品最本质的用户价值,例如Ap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