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国宝的人物生平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5

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肖国宝
苏联卫国战争中,马特洛索夫用胸膛堵住敌人碉堡上的机枪口,开辟了胜利的通道。剿匪斗争中,我军也第一次出现了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
剿匪中的“马特洛索夫”
1950年初冬,贵州军区剿匪东集团在黔东“铁壁合围”取得巨大胜利以后,又调动了野战部队的3个团另2个营、贵阳军分区的2个营以及安顺军分区的部队,对长顺、紫云、惠水县的土匪进行围剿,史称“长紫惠铁壁合围”。
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年仅19岁的马特洛索夫为夺取乔尔努什卡村战斗的胜利,毅然用胸膛堵住敌人碉堡上的机枪口,为连队进攻开辟了胜利的通道。时隔7年后的这次剿匪斗争中,我军也第一次出现了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他就是原贵州军区140团1营2连1班副班长肖国宝。
在我军“长紫惠铁壁合围”下,敌匪“贵州人民反共自卫救国军”顷刻土崩瓦解。上级把追捕敌匪总司令曹绍华的任务交给了140团,团里决定把这个任务交给1营。肖国宝主动找到营教导员李继田请战。他请求说:“我一定要想办法把曹绍华捉住,为民除害,为部队争光,请党组织让我参战吧!”
1营立即组成了78人的武工队,由李继田率领,在当地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下,循着曹匪留下的蛛丝马迹,搜索追踪,终于在11月13日拂晓将曹匪余部包围在长顺观山槽的斗蓬中。
此时,曹匪已与其1、4两师及2、5师残部会合,共计有400多人,企图冲出我合围圈,逃往罗甸和广西。
李继田认为匪徒数量虽多,但都是遭我沉重打击之残匪,斗志不高,于是决定趁匪徒立足未稳,对我情况不清时,采取突然袭击。
斗蓬中地势十分险峻,四面被陡峭的石山环抱,中间是一条长300多米的凹沟,除了三个垭口外没有别的出路。李继田率部兵分三路出击:3连两个班实施正面突击,抢占西垭口;2连两个班迂回堵住南面的大小垭口,切断土匪南逃之路;肖国宝所在的2连1班和3连4班一起奉命直捣匪巢心脏。
战斗首先从正面的西垭口打响。上百名匪徒企图从西垭口突围,遭我迎头痛击后,转向南面大垭口突围。此时2连1班和3连4班趁机从匪徒背后冲了上去。匪徒们腹背挨打,弄不清来了多少解放军,顿时乱作一团。
敌匪总司令曹绍华万没想到解放军来得这样快,他拔出手枪,声嘶力竭地吼道:“兄弟们,给我顶住,来的都是些土花儿(指民兵)。”
匪徒们作困兽之斗。敌匪参谋长马启忠隐蔽在一块巨石后面,挥舞着驳壳枪,指挥四挺机枪织出一道严密的火力网,封住了我正面进攻之路。
冲击中,肖国宝回头一看,身边没剩下几个人了。后面的部队也被匪徒机枪压得抬不起头来。他怒视着吃人的敌机枪口,暗下决心,拼死也要打掉它!他机警地在弹雨中左冲右突,端着冲锋枪扫倒一片挡住去路的土匪后,正欲冲向敌机枪火力口,不料,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腰部,顿时鲜血汩汩流出,染红了大半个腰际,他昏倒在第一个土坎内。
敌火力愈来愈猛,我军的伤亡在不断增大。他苏醒后,强忍着剧痛,身体一跃,扑到了第二个土坎。
这时他已可以清晰地听到匪参谋长马启忠狂妄地吼叫。
肖国宝拼命向前,向前……前进中他的左胸又负了伤,一连打了几个趔趄,险些栽倒在地。他以顽强的毅力冲上去了,举起冲锋枪用力砸向马匪。马匪吓得目瞪口呆。肖国宝顺势夺过马匪的枪,结果了他的性命。
匪徒的机枪还在吼叫,李教导员和战友们伏在地上心急如焚。猛然看见,浑身是血的肖国宝扑向匪徒的机枪口。
“同志们,冲啊!”“为肖国宝报仇!”“活捉曹绍华!”战士们带着复仇的呐喊,一齐冲向匪阵,活捉了“贵州人民反共自卫救国军”总司令曹绍华,一举全歼了匪徒。
肖国宝饮弹七处,壮烈牺牲。新华社以“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肖国宝”为题报道了他的英雄事迹。1951年2月,西南军区授予他“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命名他生前所在连为“肖国宝英雄连”。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