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阿瑟对中印战争死亡人数的评价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6-15


麦克阿瑟在评价中印战争时这样说。谁跟中国打谁有病。1962年,中印战争期间,有记者采访麦克阿瑟将军,他发表了上述言论。麦克阿瑟在朝鲜战争前几乎是战争之王,但他在朝鲜战场上的失败使他的军事生涯蒙上了污点,他的神话在中国人民面前被彻底摧毁。


中印战争图片


麦克阿瑟对中印战争的评论肯定了中国的军事实力,并预言中印战争将是中国胜利的最终结局。麦克阿瑟在朝鲜战场上的亲身经历让他对朝鲜军队肃然起敬。当被记者问及麦克阿瑟对中印战争的看法时,他不情愿地承认了中印军事实力的巨大差距。中印战争期间,印度得到西方国家的军事援助,拥有先进武器。但是这一切在中国的军队面前都没有效果。中国边防部队成功打赢了这场战争。


在麦克阿瑟看来,印度与中国开战是非常愚蠢的。美国政府向印度提供了18个旅的装备。毫无疑问,美国人希望印度能在这场战争中打败美国,在世界面前为美国在朝鲜战场上的失利挽回一些面子。


印度政府接受西方国家的军事援助后,以为可以彻底打败中国的军队,实现超级亚洲的梦想。中国曾多次善意警告印度政府,但对印度来说,这代表了中国政府的软弱。没多久,印度军队就被中国军队完全包围了。中印战场的战术和朝鲜战场如出一辙。短短几天,印军的优势就消失了。


中印战争死了多少人?


中印战争死亡人数总计超过5500人。其中,印军死亡人数约为4900人,死者中军衔最高的是第22旅旅长。722名中国边防军阵亡,包括82名军官和640名士兵。中国和印度的战场发生在喜马拉雅山,人烟稀少。因此,这场战役造成的平民伤亡可以忽略不计。在中印战争中,中国消灭了敌人三个旅,并使其受到严重破坏。


中印战争图片


中印战争死亡比例悬殊。参加这场战斗的印军刚刚打过仗,个人作战水平远高于印军,所以双方死亡人数相差巨大。部队动员参战时,告诉解放军,参战的印军是八国联军的一部分。八国联军一度严重伤害中国利益,激起中士中国的战斗热情。印度士兵作战经验不足,自然很难打败拼命的解放军。一个老兵曾经说过,他一个人俘虏了8个印度军队。在中印战场上,印度政府共投入32万人,总基数很大。所以,个人素质和能力过硬的解放军,杀的更多的是弱小的印军。


中印战争期间,我军已经实现了武器自给,弹药充足。我军的火力并不比印军差多少。所以,中国的边防军面对敌人毫无顾虑,看到敌人就重拳出击。这在印度造成了重大伤亡。中国军队以很小的牺牲赢得了战争,维护了中国的利益。此外,由于战场地理位置危险,运输补给困难,中国边防部队在面对敌人时毫不留情。毕竟,他们负担不起太多的囚犯。总之,双方死亡人数比例的悬殊归根结底是单兵素质的问题。


对中印战争有什么评价?


以下是对中印战争的评价。首先,这场战争是一场政治和军事战役。尼赫鲁坚持用武力实现扩张,而中国主张和平友好谈判解决领土争端。这就决定了中印战争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战争总是为政治服务的。这一特点制约了战争进程,影响了双方的战略指导。中国政府在印度军队的挑衅下保持克制,这使其在政治上处于主动地位。


.表示“中国人的”


印度军队拒绝了中国的和平建议,发动了进攻,于是中国主动出击。当中国局势处于有利地位时,政府提出和平解决斗争。印度政府依然顽固不化,中国势力不得不再次打击他们。中国军队在外交上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支持。在中印战争中,政治和外交的需要决定了军事战略。


第二次战争在喜马拉雅山举行。这个地区气候恶劣,地势险峻。这条路的东段既危险又密集。西部战区地处高海拔,缺氧严重。这些恶劣的自然条件影响了军队的作战计划。不仅双方部队的调动非常困难,后勤补给也不容易。


第三,这场战争是在少数民族地区打的。群众和民族主义都会影响战争。只有关注藏区的民族宗教问题,获得边境地区少数民族的支持,才能取得胜利。边防部队通过长期有效的群众工作,紧密团结了少数民族群众。


第四,这场战争,中国大后方后勤补给困难。中国的后勤补给来自大陆,离边境很远。而印度则更方便从后勤基地向前线运送物资,有利于打持久战。这些原因影响了战争的进程。中国必须在客观条件下赢得战争。毛泽东运筹帷幄,从实际出发,作出正确部署,最终消灭了敌人。以上是对中印战争的评价。

详情
    官方服务
      预约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