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如何处理欺凌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2-02
首先,班主任要善于细心观察,一旦发现校园欺凌的苗头就要及时阻止。校园欺凌不是突发事件,更有可能是欺凌常态化后的一种爆发。高老师介绍,现在,在校园欺凌现象中,除了肢体暴力之外,社会排斥等隐性的欺凌同样普遍存在,但更难察觉和监控。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还诞生了网络欺凌等新的欺凌形式。但是,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校园欺凌,它的产生一定是有苗头的。如果教师疏于观察,使受害者长期处于被欺凌的状态,某一天严重起来才发现就已经迟了。
校园欺凌的事前预防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预防校园欺凌是学生,老师,家长和社会共同的责任,也是全员德育的一块重要内容。所谓“全员”,是指学校里的所有人,既包括校长、德育分管副校长、学生处、年级组长、班主任,也包括所有的教师和工作人员等。在全员德育的氛围中,所有德育工作者都应该仔细观察学生的状态,有没有情绪低落、飞扬跋扈、团体恐吓等。

实施全员德育,实质上是打造全面参与德育工作队伍,增加德育的工作人员,力争能够实现在所有教育工作中恰如其分地实施对学生品德发展的引领。作为班主任,要学习对校园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理的相关政策、措施和方法,进行专题化的直接德育工作,加强各方面教育,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开展品德、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邀请公安、司法等相关部门到校开展法制教育
在校园里,学生受到外来威胁时,他们最先想到的就是老师,他们最信任的也是老师。对老师的话,他们有时信奉为法宝。因此,基于这一点,班主任要教育学生在受到欺凌的时候一定要勇敢抗争,要学会说“不”,要向欺凌宣战,绝不向欺凌者妥协,但也要注意保护好自己,减少伤害;及时报告老师,或者向学校领导和负责安全保卫的人员报告,不给校园欺凌者留有空间。欺凌者往往是觉得受害人好欺负才实施欺凌,如果妥协或者忍气吞声,会让欺凌者变本加厉,这样为自己直接带来更不良的后果。

事中:及时介入,惩教结合
一旦确定欺凌事实存在,班主任应该通过各种途径,责令其立即停止欺凌行为并且阻止再次发生。当欺凌事件发生时,班主任要有应急预案,及时介入。教师要思考,怎样处理才能把对受欺凌者的影响降到最低。班主任要履行告知义务,让欺凌者家长和被欺凌者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全面真实情况,不轻描淡写甚至有意包庇,对于那种可能行为造成严重后果或继续危害学生的欺凌者,可移交公安部门处理。

除了对被欺凌者进行及时的安抚之外,班主任也要做好对旁观者的教育。校园欺凌中,旁观者数量多、范围广,是不能被忽视的群体。一个学校里真的发生了校园欺凌事件,围观学生的心理阴影也是不小的,他也会对生存环境产生恐慌,甚至对社会、未来的社会生活产生恐慌。因此,班主任在事中的教育要做到精细化,也要注重对围观者的教育。
高老师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说,实施欺凌的学生也是受害者。实施欺凌往往是因为前期没有受到足够的正向教育。因此,除惩罚之外,班主任后期要对其进行正向教育。 正向教育就是用正向的观念、思维和手段教育学生,从正面的方向来实施教育,鼓励学生朝着老师指明的方向去改变。这样有利于孩子改正缺点和不良行为,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健康的人格。
在一段时间内集中对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是必要的,但要长效治理校园欺凌行为,需要班主任多管齐下,包括制定必要、有效的惩戒制度。这种惩戒既有严格执行法律规定的刑事责任、民事责任追究,也有毫不含糊的赔偿、矫正措施,尤其是后者,针对性更强。要让所有学生明白,一次欺凌行为就要对应付出足够的代价,绝不再仅仅是接受和颜悦色的批评教育就能轻松过关。但是,作为教育管理者,不能对施暴学生一味批判、恐吓、全盘否认,而是要帮助他们看到自身行为的不合理之处,理解自己施暴行为的前因后果,并学习用更加健康积极的方式实现合理的目标。这样才能惩教结合,立德树人。

事后:加强教育,保护隐私
欺凌事件的结束,并不代表班主任工作的完结。高老师认为,欺凌结束了,事件不能结束。班主任要及时进行教育反思。
反思欺凌发生的原因,为什么会发生校园欺凌?为什么没有及时发现?如何预防此类事件再发生?等等。校园欺凌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原因,又有学生个人的因素。因此,在反思过程中,班主任应该首先创造一个宽容与尊重的大环境,并以此为标准要求学生,通过互动式教学充分与学生接触、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和身体发展情况,让学生树立良好的健康的价值观。针对反思中发现的问题,班主任要针对性地开展相应教育。

事件冷却一段时间后,班主任在班上要进行讨论,对其它学生进行法律、规则教育。对学生进行法律、规则教育是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社会公民的基础性教育。如果不按法律规定、程序处理学生的违法犯罪行为,不仅无法培养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还会助长违法学生的嚣张气焰,把强调平等、尊严的学校变为一个弱肉强食的“丛林社会”,严重影响未成年人的人生观、价值观。
当然,班主任也要严格保护学生的隐私,防止泄露事件当事人及其家庭的信息,防止媒体过度渲染报道事件细节,避免学生欺凌和暴力通过网络新媒体扩散演变为网络欺凌”受到二次影响和伤害。高老师认为,学生遭受欺凌暴力伤害后会进入心理创伤状态,安全感被破坏,各方面均不稳定,任何叠加的危险都可能造成更加难以挽回的伤害,只有确保所处环境安全稳定才能逐步恢复正常。因此,隐私保护显得格外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