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还有什么习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6-01
年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中国春节习俗故事丰富,风情独特。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最热闹的传统节日。那么,中国传统春节习俗都有哪些呢?
1. 贴春联
关于春联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春联起源于桃符。古人辞旧迎新时,会在桃木板上画上“神荼”“郁垒”两位神仙的模样或写上他们的名字,悬挂、张贴在门上,以求祈福避祸。宋朝起,写上下句的桃符开始流行。“总把新桃换旧符”这句宋诗就是一个证明。纸质春联是从明清时期开始流行的。经过千年演变,春联改变了一些形式,但承载的美好祝愿从未改变。
2. 贴“福”字
贴上春联还不够,人们还会张贴“福”字。一些地方对此有诸多讲究。贴“福”字的时间应在除夕下午,太阳完全落山之前。贴“福”字的顺序是先贴屋外后贴屋内,寓意是一年的福气从外面流进来。古时人们还会在米面缸上贴“米面如山”,在车辕处贴“日行千里”!
3. 迎灶王爷
按照民间说法,正月初四灶王爷要点查户口,因此家家户户都要守在家里,准备丰富的果品,焚香点烛并燃放鞭炮,以示恭迎。尽管民间很多说法没有科学依据,但其本身承载了人们祈福避祸的美好愿望,这也是其能一直传承下来的原因。还要把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的大杂烩,打扫年货。室内掸尘,屋内扫地,垃圾堆到院中准备“扔穷”。
4. 挂灯笼
灯笼,又称“灯彩”,其历史源远流长。据考古学家介绍,中国的灯笼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的便携照明工具。后来,灯笼成了中国人心中喜庆的象征,有阖家团圆、事业兴旺、红红火火、幸福和光明的好兆头。
5. 守岁
守岁,又称照虚耗、点岁火、熬年、熬夜等。守岁的民俗主要表现为除夕夜灯火通宵不灭,守岁谓之“燃灯照岁”,即大年夜遍燃灯烛,据说如此照过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守岁也指在除夕夜一家人团聚,熬夜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
6. 压岁钱
长辈发压岁钱是小朋友们最喜欢的环节了!据说,宋代时,人们会用盘盒盛上果品食物,作为压岁盘,送给晚辈。后来,压岁钱基本取代了压岁盘。人们认为,如果除夕夜里年兽来侵袭,压岁钱可以用来“贿赂”它,保全小孩的平安。
7. 迎财神
大年初五俗称破五,要“赶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出去。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
8. 闹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我们国家地大物博,人们还会做不同的食物迎接新年,比如南方会捣年糕,北方会蒸花馍馍……不同的是习俗、食物,相同的是人们享受着齐心协力迎新年的欢乐。从千门万户飘出的腾腾热气,也是对来年生活蒸蒸日上、红红火火的祝愿。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