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24-04-01
知北游(五) 第五章 老庄论道(上)
这则寓言,庄子借以老子喻说自己,阐明了其道家思想的纵横脉络和深刻内涵,不仅再现了老子对道的诸多论述,同时也体现了庄子对老子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尤为其对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精妙诠释,更是经典中的经典,填补了老子宇宙起源说中若干概念上的空白,实为老庄论述中最光彩夺目的精品之一。
孔子问礼还是问道?儒道天壤之别。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学,儒家思想便成了历朝历代的官学,人们也更加津津乐道所谓儒道合一,以至于儒道之争被束之高阁,鲜有问津。司马迁《史记》将孔子前往拜访老子解读成“问礼于老子”,历代庄学研究也不乏用心之人,试图从庄著中找出尊孔扬儒的证据。但这则寓言,庄子开宗明义,首先明确孔老相会是“孔子问道”而非“问礼”。
孔子问于老聃曰:“今日晏闲,敢问至道。”这是孔子利用老子闲暇之余,向他请教何为真正的道。晏闲,安闲;晏通安。至道,真正的道。可见庄子开场就摆出了道尊儒卑的架势。
老聃曰:“汝齐戒,疏瀹而心,澡雪而精神,掊击而知。”老子毫不客气,直言儒道乃天壤之别,若想真心问道,孔子必先洗心革面:“你先行斋戒,清除杂念,净化灵魂,颠覆理念,重塑三观。”齐,通斋。疏瀹(读月),疏通。而,同尔。澡雪,洗白。掊(pǒu)击而知,指颠覆旧思想,重塑世界观;掊,击破。
夫道,窅(读杳)然难言哉!将为汝言其崖略。老子虽然清楚儒道针锋相对,但本着“道无弃物”的原则,还是来者不拒,耐心解答:“道晦涩朦胧,难以言表!我将为你说个大概。”这里,夫,是发语词,无含义。窅然,杳冥之意,表示模糊不清。崖略,指大概。
神龙既不见首,也不见尾。道之所以难懂,首先因其无形,从而难以琢磨;其次,因其跨越时空,而人又无法穿越,从而难以想象。
夫昭昭生于冥冥,有伦生于无形。这是在说,创世之际,道生天地万物。昭昭和有伦,均指万物;冥冥和无形,均指道。昭昭,本意彰显,这里指万物清晰可辨、可感可知。有伦,指万物有形有象。冥冥,本意昏昧,这里形容道若有若无,朦胧难辩,义从老子“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道德经·第二十一章》)老子这是在说,明道之人究竟是如何认识道的呢?他们不可能真的看见了道,因为道本指雀芹就无形无象;他们是通过万物的运动变化推演出了道的存在,好比人们从星辰运转中推演出了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于恍惚之中发现了那看不见的道形和道象。什么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尽人皆知的老子名言(《道德经·第四十二章》),然而,究竟什么是“一、二、三”历来众说纷纭。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一是太极,二是阴阳二气,三有多个版本,有的说是天地人三才(河上公等),有的又说是阴阳中三气(刘安等),还有的说是一加二等于三(王弼等)。其实这里庄子所说的,“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而万物以形相生”,正是对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最经典的诠释。遗憾的是,由于历代庄注对此句的一系列误读,导致它们唯毕始终与老子的“道生论”失之交臂。“精神生于道”就是“道生一”。
什么是“精”?什么是“神”?什么又是“精神”?“精”是生成万物的原质,“神”是造就灵魂的元气。原质是物质分解到不能再分时的最小单元,若对应我们今天认知的概念,它应该比原子还要小。所以,精是物质,但它却看不见摸不着。灵魂,通常指生命的意识,但道家理论认为万物皆有灵性。天地山河,有灵则天清地宁,山高水长;无灵则天崩地裂,石烂海枯。“精神”特指“精”与“神”二合一的融合体。于是,“一”代表精神,是宇宙的最初产物。“二”分别指“精”和“神”,“三”指“精”、“神”、和“形本”。精与神可合可分,合为一,分为二。“精神二分”,这便是“一生二”。精的独立演化又可生成“形本”。形本,是决定万物形质的本根,好比我们今天所说的基因序列,它决定了人有人形,树有树状,但它并不能代表形质本身。“形本生于精”,这便是“二生三”。“三”代表“精”、“神”和“形本”。形本又决定了人生人,草生草,从而“万物以形相生”,有伦有理,秩序井然,“故九窍者胎生,八窍者岁源卵生”。九窍,指哺乳动物,八巧,指禽鸟。道家理论中“精”、“神”、“形”三者的关系。形本依旧是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千差万别,会进一步演绎出千次百态的形象。于是,人兽有别,花鸟各异。但形是死的,物是活的,要起死回生,还离不开神灵。若“神”这股元气翩然而至,与“精”相合,与“形”相伴,这便完成了整个造物过程,于是有了“三生万物”。神择形而居,精神相聚,这就是“气聚而生”;神弃形而去,便是“气散而死”。精神相聚相合,与形共舞,则称为“得一”或“抱一”。神龙不仅无形,而且永生,更是无处不在、无所不能。这里庄子总结了道的四大特征,言简意赅,却囊括了道的一切外在属性。其来无迹,其往无崖,是说道无形无象。无门无房,指道无生无死。四达之皇皇,指道无边无际,天德无量。玄览明达,圣人之道源于知,通于达。庄子由道的无所不能,引出了道家的圣人之道。何为圣人?邀于此者,四肢强,思虑恂达,耳目聪明,这就是圣人。他洞观宇宙,通达天理人伦,天人合一,故能无所不为。邀,执于手中,把握的意思,表示不仅知其道,且知行合一,能付诸实践。此,指道。四肢强,本意身体强壮,这里比喻圣人得天相助而无所不为。欲行圣人之道,前提是通达天道,所以要思虑恂达;恂,畅通的意思。耳目聪明,是指知源于识,圣人能见人所不见,知人所不知;能去伪存真,透过现象看本质。正如老子所言,“涤除玄览,能无疵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道德经·第十章》)涤除玄览,就是能扫除一切障碍,还原出一个真实而完整的世界,不留丝毫遗漏;入微可见常人所不见的精和神,远眺能洞察宇宙之外的未知世界。执天之道,行人之事,无为而无不为。圣人之道,依仰天德之势,尽取天下之事,所以功成却不见辛劳,无为而无所不为,这就是其用心不劳,其应物无方。其,指得道之人。用心不劳,指有道者执天道以行人事,故能心想事成;义从老子“执大象,天下往。”(《道德经·第三十五章》。大象,指道。往,无往不胜。)应物无方,指圣人从容应对世事沉浮,全如囊中探物,无需方略;再现了老子“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为无为,则无不治”的豪迈意境。(《道德经·第二、三章》)应物,即处事。方,指处事的方法。无方,是无需方法,即无为。造物主精心设计,万物各显其灵,和谐相处。这里庄子是在讲述老子的社会分工论。道是一个完美的设计大师,将整个宇宙安排的井井有条,万物各司其职,各显其能,纵有物竞天择,却不失相濡以沫。道赋予了万物灵性,有如将程序注入了它们的灵魂,有章有法,世界一片和谐。天不得不高,地不得不广,日月不得不行,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