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减少不必要的欲望,无为而无不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2
【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注释】

[1]尚:崇尚,尊崇。

[2]贵:动词,以之为贵,重视,珍贵。

[3]货:财物。

[4]见(xiàn):动词,使之看见,显示,炫耀。

[5]可欲:能引发欲望的东西。

[6]无知:没有奸巧之心。

[7]无欲:没有非分之想。

这一章总体上是阐释天下之人往往为物欲所驱使,争名夺利,以致于天下大乱,这是有为之心带来的后果。

圣人针对这种情况教导为人君者如何实行无为而治,以校正那些弊病。

第一句话:不尚贤,使民不争;

古文今译:不标榜崇尚贤才异能,使民众不因此为了获利而争抢功名。

我的理解:名位足以引起人们的争逐好利之心。

俗话说:“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有的人天赋异禀,有的人学识渊博,有的人很善良,有的人心思细腻,有的人善于谋略,可谓是各有千秋。

如果标榜什么才是贤能,就相当于是肯定了一种人,否定了大多数人,其他人就不好吗?就不是贤能之人吗?

正如一个领导总是当着一个员工及旁人,极力夸赞另一个员工是如何的出类拔萃、智勇双全,这个员工就可能为了得到领导的赏识而起争心。

另外,对于贤能的标准,很难去下定义。

建立一个所谓的标准,也容易被人所利用,为了争得“贤能”的好名声及其背后的利益,不乏有投机取巧、不择手段的人。

这样一来,有时候大奸大恶的人,看起来却像个大好的贤人。知其表不知其利!

所以有道的人不推崇贤德,不标榜自己,使民众不会为了虚名去争夺。

第二句话: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古文今译:不以难得稀有之物视为珍宝,抬高其价值,使百姓不因此而做偷盗之事。

我的理解:财货实足以激起人的贪图心。

如果提高稀有之货的价值,那就会引起盗贼的贪心而去盗窃。如果上层之人不看重这些东西,不抬高市价,就不会有人去偷了。

打个比方,现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文物拍卖价格非常高,由此引发了许盗墓者,偷盗文物者。

如果把价格降的跟普通商品一样,哪里还有这些盗窃案?

有一句话叫:“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意思是居上位的人有哪一种特别的爱好,在下面的人必定爱好得更厉害。

他们可能会为了它而起窃盗,去偷窃劫夺。

另外,现在很多所谓的难得之货,其实都是人们炒作或吹嘘出来的,对我们自己来说,本身并没有那么大的价值。

所以,有道的人不对特别珍贵难得的稀有之物极力追捧,而使民众不起贪图的心思。

第三句话: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古文今译:不显耀可贪的事物,使民众不被惑乱。

我的理解:激起人们贪欲的事物越多,人心就越乱,这是导致人与人之间混乱与冲突的主要原因,比如名位、财货等。正所谓上行下效,所以,有道的人不会轻易显耀什么,不显露自己特别喜好什么,从而使民心不被惑乱。

比如,公司领导不要动不动去呈现、去显耀可能引起人们私欲的东西,经这么一撩拨、一刺激,员工的心就乱了,就没法把心思全都放在做事上,又怎么让他们的工作卓有成效呢?

天下之乱都是因上层之人好名好利,让老百姓增长了那些欲望。

如果上层之人不去看重名利,则老百姓觉得那些名利并没有什么稀罕的,就会心安而没有那些欲望贪求了。

追名逐利之心太重,投机取巧,大多数时候不仅无法如愿反而徒增烦恼焦虑,而使自己的内心无法平静。

第四句话:“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古文今译:所以圣人治理政事,

会净化人民的心灵,满足其温饱,削弱其争名夺利之心,强健其筋骨体魄。

我的理解:去掉不必要的欲望,活的真诚简单健康。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让生命处于一种自由自在而又宁静充实的状态,这是最理想的。

这句话说的就是“行不言之教”,它是对上述三个例子的总结和概括。

“虚其心”,就是排除一切邪念,让百姓心中没有追逐财富、难得之货和可欲的念想,不是谦虚谨慎或心灵开阔的意思,这与老子的逻辑毫不相干。

“实其腹”,是说反对金钱至上不等于鼓吹贫困,像墨家一样让人打赤脚饿肚子,而是要保障百姓生活富足;

“实其腹”不是简单的吃饱肚子,而是象征生活富裕,说的是一种均富。

“弱其志,强其骨。”志,上士下心;士表示从一到十,是成事的意思;那么志就是心中想做的事。

但这里的“志”是贬义词,特指那些不该想的事。

《道德经》有个行文风格,但凡遇到有可能引起误解的概念,老子便会在下文加插入语,对概念予以补充说明。

于是,“弱其志,强其骨”就是说,既要让百姓没有非分之想,又要让百姓敢于担当。

“强其骨”不是简单指身体强壮,而是用其喻义,指勤劳勇敢,尽职尽责,不因为不妄想就撂挑子不干活。

可见老子的思维极其严谨,说话滴水不漏,这是因为老子的脑子里始终有个“全”字。

现在我们来看老子对“弱其志”的批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

知不敢,指那些不该做的事,“敢”作“该”解。

“知不敢”前冠以“夫”字,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加引号。

老子解释说,“弱其志”的意思就是“常使民无知无欲”,而“无知无欲”的目的,就是让百姓不去做哪些不该做的事,没有奸巧之心。说得清清楚楚,毫不含糊。

至此,老子已将何为“行不言之教”阐述完毕,它就是:圣人的使命就是从事制度建设,以因治果,用制度铲除一切滋生邪念的土壤,使百姓不去想那些不该做的事,但不妄为不等于无为,制度建设同时还要鼓励勤劳勇敢,敢于担当,创造美好生活。

圣人若能如此“行不言之教”,“则无不治”。

为无为,则无不治。这一句是总结全段,圣人所教导人君的就是行不言之教,无为而治。

人君如果能体悟无为而治之理,那么天下没有治理不好的。

比如西周成康之治,周王深得无为而治的原则,以节俭示天下,不崇尚宝货,以至天下繁荣,太平,犯罪的人极少,刑罚闲置四十多年不用,这实在是全人类文明史上的楷模!

所以,老子推崇“无为而治”的方针,但“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要刻意作为,不可故意推崇那些看似有才能的人,以身作则,一切最好顺其自然,按照规律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