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是少年”:为什么《东京男子图鉴》的男主打动了我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8
​先声明:本文的图是B站《东京男子图鉴》的视频截图,侵换(bilibili矿业买片集团,大会员充的值),对,我就是没拿广告费也要来打广告

听到《你曾是少年》这首歌,就想到了东京男子图鉴的主角——佐东翔太。

莫名觉得又丧又热血。

因为看过 东京女子图鉴 的缘故,东京男子图鉴一出来的时候,我就充满期待。此剧延续东女图鉴的优点,10集左右,每集对应主角来到东京后的一个阶段,围绕一个中心主题展开。快节奏不拖沓,戏剧和生活的比重结合地恰到好处。(顺道一说,日剧正是凭此短小精悍的优点战胜了美英中韩泰剧,在我的日常刷剧列表中排片率最高,成为我的心头好。)

我是从b站一集一集追的《东京男子图鉴》,本片的男主因为开头就戴了两次绿帽,经常被弹幕群嘲。弹幕有神预言:“新的一集,又要换女友了”。我也看到了其他人对本剧的影评,认为男主角是东京女子图鉴女主角的性转版, 不过是受灯红酒绿和虚荣欲望而在大都市漂泊,贪婪而不满足于现状的芸芸众生中的一员 。但是我想说,看你怎么想,追名逐利不过人之常情。现实中的人,也不都是百分百地遵循道德要求的。剧本一开始就没打算论对错,也没想把男主塑造成一个伟大的人,而是展现了一个世俗的人。在你看剧时,也许自然而然就瞥见了自己/周围人一闪而过的丑陋一面。 今天我就要给这位男主角背书 :

所以,佐东角翔太为什么能够让我想起“ 你曾是少年 ”呢?

我们来按剧情的时间顺序说说翔太在东京的经历(主要是事业和感情经历),也展开说一下翔太的性格,原因自然一目(多目)了然:

翔太是东京某学校一个浑浑噩噩的大学生,上课睡觉,联谊时搭讪小姐姐轻车熟路,这种做派都很难给人好感(另外此处的搭讪技巧可以说是教科书级的,不仅适用于翔太这样的帅哥,也适用于任何自(己)觉(得)对方看自己顺眼的情况)。还有约会时的推进关系的话术也堪称是教科书级的。

当时我看到这里,惊觉我有时跟人搭讪时也是这般油腻 (不禁有种想要因羞愧留下眼泪的感觉)。下图懂的都懂,是为了怕对方给的电话是假的。套路是套路,但这个妹子大概是男主动了真心想要认真交往的:

与此同时,翔太身处的小团体里,男孩子们都开始为就业提前做准备了,有人备考公务员,有人为了进外企学英语时,但翔太还是得过且过,对未来茫茫然。他提到想做大学老师,不过是为了戏谈教授可以随便进出女子大学,说到具体规划时就开始插科打诨了。这样的剧情安排,跟一些奋发图强,性格完美的男主角一比,确实给翔太败了不少好感。

而翔太进入著名商社的动机,还是因为遭到了拜金女友的背叛。而且留下深重的心理阴影,在第二次的恋爱中还是会惴惴不安,怀疑女友会背着自己跟更有钱的中年人勾搭,认为金钱可以打动所有女人。

但怕什么来什么。男主在 二度被绿 后,果不其然憋着大招。双方互绿也心知肚明之后,还是装作若无其事,安然交往;又过了2年后,女友催婚时,男主提出分手并直言:对自己而言,她就是 涩谷 (中转站/跳板)。这两个字真是诠释了人如何言简意赅地诛心,然后男主果不其然接下了虽迟但到的一巴掌,这里可以说把他个性中 腹黑 的一面展现地淋漓尽致了。

男主此处似乎是完全不拖泥带水,毫不动摇,过程中也没有任何失恋的伤感。正如女友的独白中所说的,“ 估计他把我留在他家的东西都豪无留恋地丢掉了吧,他就是这样的人 ”。但其实,男主却还是把女朋友留在家里的纸巾盒的装饰留下了。说实话,虽然男主确实是非常狗。但看这段还是觉得有些暗爽,人面对感情,真的未必都可以行事这么利索。这里也可以跟男主在工作中的 能算会装 联系起来细品。

翔太从千叶县普安来到东京求学,一组看吊牌找借口匆匆离开的镜头,显示出了他经济拮据的窘迫。在被绿的激励下,翔太决定要进一流商社,做到年薪1000万日元,让初恋女友这样的拜金女都拜倒在他的脚下。刚求职的时候,薪水不高,还是要偷偷看吊牌。刚从小地方到东京这样的都市求学或者求职,大多数人应该都初体验过这种 金钱上的窘迫。 第一集末,翔太就觉得挣钱才是一切的解法。

翔太在商社工作时,靠着老练的社交技术,不管是给科长溜须拍马还是拿合同,似乎都游刃有余。他自视甚高,工资超过同期,认定自己必然是顺风顺水、不断晋升的那一个。这种认定自己高人一等的自负,也是很多人的写照。翔太功利心重,只做最合理的买卖,只在乎业绩高低。白天在公司靠着自己天生的营销本事和圆滑性格游刃有余地工作,晚上就在联谊场合找不同的女生玩。受东京生活的熏染,这段时间,可能是翔太活的明白也糊涂的时候,也是他单纯地开心的时候。

但是翔太没想到外派的工作机会给了他同期的小岛。

翔太觉得自己像是蟋蟀,可以几条腿用来工作,几条腿用来娱乐,无论在公司还是情场都是别人望尘莫及的佼佼者,觉得他看透了职场的道理。他看不起小岛为了一个不值得投资的小店奔走,最终也没拿下合同,只会像蚂蚁一样埋头苦干。他觉得小岛沉默寡言,连奉承的话都不会讲,不受女人欢迎。他在小岛学事情慢,业绩低的时候幸灾乐祸、沾沾自喜。

他还算计小岛,跟他换班后,故意撒谎告诉领导是小岛请假,摆出一副自己认真负责,才代替小岛做市场考察的样子。其实翔太这里,已经有种“只有自己是聪明人”的倾向了。

他没想到,他以为找不到女人的小岛转眼间就和相恋10年的女友结婚了,而且作为一只 脚踏实地、兢兢业业 ,所有的腿都用来工作的蚂蚁,小岛得到了外派晋升的机会:

翔太输了,虽然我也不明白,是不是科长和翔太所在的商社就是喜欢小岛这样性格的员工。翔太以为自己是科长赏识的晋升人选,除了高业绩,翔太其他的确实也做的无可挑剔,比如哪怕自己心里不爽,也装作保龄球打地不好来奉承科长,笑地真心实意。但是翔太晋升的路堵死了,后来再有一次外派机会时,翔太因为是去派去非洲犹豫了。这犹豫的间隙,一位天天说崇拜翔太的后辈便顶替他去了刚果。期间,翔太去参加高中同学会,跟在来家生活的同学交谈时,翔太说我跟你们不一样,我跟别人走的路从来不一样,但又说不出为什么不一样。 这里可以看出翔太是非常不甘于平凡的,他生活的围绕的核心目标,就是过不平凡的生活,跟东京女子图鉴里面女主角的虚荣心和好胜心是一样的。

另外要提一下这位在外资银行工作的强势小姐姐,真的是我本剧最爱,可惜男主不配。

30岁就年薪1000万的翔太问科长,这里没有只有我能做好的工作吗?科长说在这个商社,没有人是不可以替代的,不管是你、我还是小岛。

下一阶段算是翔太的高光时刻了,翔太被分手,从公司辞职,跳到了来挖他做coo的初创公司“&EVER”,拿着850万日元的年薪做了老同学一马手下的公司首创人员之一。他为公司拉来了巨额投资,在公司出现项目危机时,陪人喝酒打高尔夫球,背后说好话缓和开发人员黑田和总裁一马之间的矛盾,迁就一马不切实际的想法。公司从仅有3人一间办公室开始,不断壮大,翔太也名利双收。

在黑田辞职后,在一次冲突中,一马对翔太说,在自己眼里,翔太只不过是一个普通员工,公司蒸蒸日上那个的功劳全归功于他自己的领导能力,而且看不起翔太那副为了拉投资签合同溜须拍马的做派。在一马眼里,翔太的努力被贬得一文不值,他只不过是个执行者。

我以为以翔太圆滑的性格,会表面装作不以为然,灵活地处理这一危机,忍下别人的刻薄。但是他摔了一马的手机,离开了公司。

翔太因为想要公司不可替代的员工,从有名的商社跳槽到年薪少了200万的初创公司。

翔太明明是个老于世故的人,却还是摔了CEO一马的手机,辞职离开自己付出了心血的公司。

翔太被绿过,也流连花丛过,却还是不忍心撕下里香留下的纸巾盒套,也想过向说好不结婚的女友小南求婚。

(说到小南,我要说一句,小南的硬性年薪要求真的不是贪图金钱,爱情是纯粹的,婚姻的本质是财产制度,这不过是她选择婚姻对象的标准,个人选择,无可厚非)

因此,我觉得翔太心里一直有一个少年人,他说过自己没有梦想,但是我觉得他的梦想就是东京,像每个向往东京的人。他自私贪婪,也是勇敢无畏。他的魅力就在于他不甘于平凡的执着和敢于为自己活着的勇气。

他问:在这里有没有只有我能做好的工作吗?

那一刻是我觉得他最像少年人的瞬间,让我觉得,他还保留着一部分少年人的心境,东京就是他继续生活的热情。

最终,翔太也在东京找到了自己的安身之处,受投身陶艺的网络工程师黑田启发,开了一家“工艺东京”的店,在线下和线上售买手工艺品。也跟自己的同事走到了一起,这个妹子真的是那种很正派、认真独立的人。本来她很讨厌翔太,但是后来觉得他不是个坏人。可能也是在工作中还是看到了他单纯和善良的一面吧。

第一集翔太年轻的笑容透着油腻,但最后人到中年,他的笑容却特别的阳光和治愈。

本片虽然片尾曲开头写着本故事纯属虚构,但是我还是觉得有些镜头出现的瞬间,就是在刻画着真实的人生。

愿我们认清生活的无奈之后,依然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