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22-07-05
1唯一的目标是分数
在唯一的目标是分数时,大家是不管你是什么路径达到的。你究竟是懂数学,还是不懂数学,只要能拿分就行。我不得不说,终于理解了所谓的“刷题”战术。(因为我自己一直是学懂数学,没有刷过大量的题)而且我悲哀的看到了这样的攻略,教你如何在啥都不懂的情况下套题刷分。
2教育资源匮乏,不求甚解
意即老师可能当年也是刷题刷出来的,并不懂数学。并且,让学生背比让学生理解在教学上省事太多了。我教过很多学生他们老师不讲知识的来龙去脉,还喜欢让学生默写公式,把数学题变成一个套公式的玩意,把学生变成一个个刷题机器。
我认为中国大概有×%的数学教学都是不重理解的,不合格的。
3家长理念
当然,也有很多家长本身也不擅长数学也不知道怎么学数学,所以即使在额外请老师这件事上也无从分辨老师的教学理念和水平。同理,还是有×%的教学补习都是不重理解的,不合格的。
4基础差
在无聊的学校数学学习中,学生逐步的受挫,丧失数学学习的兴趣,数学基础薄弱。这样,即使后期想补,也未必有精力补得上来。初中是高中的基础,初中落下的,高中有时间补吗?难道只有数学一门课要学吗?
何况“补基础太慢了,谁不喜欢5秒秒杀一道题?”你看抖×上,全是这种秒杀。
5数学,有你没我
更可悲的是,学生会以为数学就是无聊,数学就是刷题,数学就是一个迷一样的存在,是不是数学好的人智商都很高?反正自己就是不擅长。甚至你重新让他去理解数学时,他会非常不习惯,他已经只会死记硬背套公式了。
我曾听到一位大V数学教师说,数学是挺无聊的,所以如何让学生产生兴趣是件很有挑战的事。我很想骂她。我教数学,就是因为数学有意思。试问有多少数学老师是觉得数学有意思的?又能把这份兴趣传递给学生?
所以很多时候我看到的是一个逐渐降低目标最后放弃自我的过程。不是吗?小时候想考100,初一想考90,中考想上重点高中,高中想着能去大学就不错了。人,会随着自己的表现不断调整预期,这是人的本性之一。只有少数人,才不屈不挠的要一个目标。
降低目标,用人生的萎缩换取少一点痛苦,如是乎。人生在世,夫复何求?
学习的唯一目的就是拿分,这真正是对生命的浪费。
作为一个数学教育者,意识到数学学不好根本不是孩子的问题时,感觉有些愤懑,又很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