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加表面活性剂农杆菌转化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2-09
植物有自身的保护功能,在叶子表面有蜡质物,可防止被雨水润湿,避免茎叶在下雨天因淋湿变重而被折断。如果农药是普通水溶液,与叶子表面的接触角大于90°,喷在植物上不能润湿叶子,成水滴淌下,达不到杀虫效果。加了表面活性剂以后,使农药表面张力下降,与叶子表面的接触角小于90°,能润湿叶子,可提高杀虫效果。或者加了表面活性剂的农药溶液,能润湿害虫的身体,直接将害虫封盖并毒杀。
现在,有的农药在制备时就加了表面活性剂,或直接制成乳剂等。
第2个回答  2022-12-10
表面加活性剂农杆菌转化是因为,将农杆菌作为载体成功获得转基因烟草的试验发生在1983年,其后的30多年,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技术在双子叶植物的研究中得到了长足发展。之后,关于单子叶植物在这方面的研究却比较少,因为农杆菌寄主范围局限于双子叶植物和一些裸子植物。单子叶植物被认为不能作为农杆菌的宿主,所以难以被转化。因此最初人们关于单子叶植物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的研究很少,而多是采用PEG法、基因枪法及电激法等。邓万银等将致瘤农杆菌插入到处于抽穗期小麦的叶鞘基部和穗茎中,经过21 d,小麦出现瘤状组织,该瘤状组织中有冠痰碱,并且在试验中加入乙酸丁香酮,可以增大瘤状组织和提高出现频率。Hess等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农杆菌注入到处于花期小麦穗的小穗中,并用收获的种子进行后续萌发试验,得到了卡那霉素抗性植株,该试验证实了nptⅡ基因可以整合到小麦中并得到稳定的遗传。Xu等用酚类化合物对农杆菌作预处理,然后再用处理过的农杆菌侵染小麦的悬浮系细胞,得到了抗性愈伤组织,但数量较少,而且没有再生植株。郭丽等[8]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小麦成熟胚作为受体,得到了再生植株,其中3株经过报告基因GUS的PCR检测,均为阳性,并建立了相应的小麦遗传转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