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阅读」陈来:文化保守主义和文化开放主义都是我的立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4-12


陈来:文化保守与开放并行的思想探索者</

作为改革开放后北大哲学系的研究生,陈来以独特的学术身份脱颖而出,成为新中国首批自主培养的哲学博士。他的学术旅程始于研究生时期,尽管初期被视作副博士水平,后调整为硕士,但这并未阻碍他在哲学领域的深度钻研。他的学术根基深厚,受益于冯友兰和张岱年两位大师的教诲,他秉承"好学深思,心知其意"的哲学精神,将这种思考方式融入教学之中。


陈来在教育中强调,学生既要遵循张先生的方法,又需持有开放视野。他主张,传统思想复兴需以现代化为基础,反对全盘否定,他在朱子研究中发展出的文化保守主义立场,旨在保护文化价值,而非政治利益。面对国内传统文化热潮,他欣喜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回归,但同时也警示过度推广和机械学习的危害。陈来认为,儒学是生活哲学,而非意识形态,应当自然融入现代生活,而非成为统治工具。


中国历史上的儒学命运多舛,从战国时期的冷遇,到汉代的崛起,再到近代的西学冲击,儒学的价值在变革中得以重塑。现代化进程中,儒学成为社会改革的人文导向,而非政治口号。自五四以来,儒家复兴体现在哲学建构和生活伦理的复兴,它是由社会各界共同推动的,包括民间教育机构如曲阜圣贤教育学校,他们实践着儒学引导的教育理念。


陈来深知教育的力量,他提倡在国民教育体系中落实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以重建儒学价值体系。他强调哲学虽非大众普遍追求,但在多元文化社会中,哲学的智慧仍有其独特价值。对于年轻人的选择,他鼓励多元化,但强调理想与责任,倡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作为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的院长,陈来不仅在学术上贡献力量,也通过长安街读书会这一平台,将阅读与政治、文化紧密结合,传承历史智慧。读书会自2015年起,凭借其广泛的影响力,已覆盖全国34个地区,影响数亿读者。读书会深度学习二十大精神,与多个部门合作,开展丰富的党建阅读活动,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