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挂水了”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3
当前,“打点滴”成了一种时髦。

以前,到医院输液是表明病得很重了。

现在,“打点滴”成了中国特色。

说到“输液”,最吃苦头的是孩子,发烧了,打“点滴”,又发烧了,还是打“点滴”。

记得小时候,扁桃体发炎了,医生说,要打屁股(臀部肌肉注射)。

那么,真的有必要那么多人都去打“吊瓶”吗?

也许你会说:“那当然,输液以后,毛病好得快!”

有人说:“感冒发烧3天不退,能不去打“吊瓶?”

你吃药,它也是两天后好,你打吊瓶也是两天后退。

像这样,就没必要“快”。

其实各种给药方式尤其针对的不同人群和不同药物。

输液是一种特殊的方式,他对口服不吸收或者吸收比较差的药物比较好。

输液确实有一定的好处,比如说补水。

什么情况需要补水?脱水的病人!

如果你碰到一个急性脱水的病人,我们不但需要开放静脉去补液,有时还需要把静脉切开插管,直接输液,要不然来不及!严重脱水会有生命危险。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当孩子上吐下泻的时候,由于孩子体重低,只要一上吐下泻,一会儿就容易脱水了。

所以,孩子上吐下泻就要补液。

下面就要讲讲输液的坏处了。

输液其实是一种不得已的行为,因为只要针扎到你的血管里面,就等于开放了自身到外界的通道!

为什么?

针一旦扎入静脉,你的血管就直接暴露在外界,但如果进去了细菌,污染物等“坏东西”,就没有任何屏障。

而口服不一样,口服后要经过肠道粘膜的屏障,然后再到肝脏的屏障。

还有,输液是种刺激,可导致血管呈一条红线,静脉发炎。

输液产生的反应:假如输的液体里面含有杂质,进去人体后产生过敏,然后出现寒战,高热……

毫不夸张的说,其实输液对于人体来说就是一场小手术,手术有他的适应性,并发症,禁忌症,所以,输液不是每个人都能适应的。

医院的输液室就像小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