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民俗」中秋节“拜月娘”“烧蚁窑”闲笑庭前喝功夫茶吃月饼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2
作者 | J⚉MASTER

拜月亮源于远古初民对月亮的崇拜,后来民间相传嫦娥的故事,作为天体的月亮被人格化,故称其为“月姑”或“月娘”。拜月娘主要为妇女和小孩,成年男子多不进行叩拜,故有“男不祭月,女不祭灶”之说!

这几天,月饼店,水果店,纸钱店人潮涌动,热闹万分,到处洋溢着浓浓的中秋节日气氛,我看我老妈陆续买了不少过节的食物和用品。

潮汕人过中秋节,都有一个传统的习惯,于中秋月圆之夜,在自家的门前或者阳台设立香案,摆上各种供品“拜月娘”。供品一般有:月饼、茶叶、酥饺、糕点、各种水果。水果有:柚子、橘子、石榴、葡萄、苹果、红柿子、橄榄、杨桃。(都是我爱吃的)

还有芋头,传说是苍生为了不忘胡人统治之苦,就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芋头”形似人头,以此来祭拜先人,历代相传,至今犹存!

形式多样的纸钱贡品,里面有大金元宝,印有八仙过海图案的“案头帘”,还有像圆桶一样的“贡”,以及做成莲花、菠萝、仙桃等形状的花篮。

晚饭后,圆月升空,便开始祭拜。祈求天宫太阴娘保佑家人平安健康。“拜月娘”是潮汕的方言,因为月亮属阴,因此我们俗称“太阴娘”。

记忆中小时候最期待的就是拜月娘,要准备很多好看的笔记薄子和圆珠笔,还有新书包拜月娘,保佑读书学习用了这些就能学习好,读书没烦恼!

中秋夜烧瓦窑(即“烧蚁窑”)是潮州市的习俗。烧瓦窑有两层意思:一是纪念当年潮州人民燃放烟火约好杀掉元兵的信号;二是因潮州瓦和“蚁”同音,烧瓦塔读成烧“蚁”塔,把蚁烧死。俗称中秋烧塔会把各家各户的蚂蚁烧死,来年不再有蚂蚁或减少蚂蚁的危害。

烧火的时候,向“蚁窑”撒点硫磺粉火焰变成淡蓝色,特别好看,或者撒大把盐,让火苗变得更旺,发出一阵阵悦耳的响声,就像火烧白蚁的声音一样,意为烧白蚁。

拜完月娘之后,一家人闲笑庭前,吃月饼,喝功夫茶,放烟花和孔明灯,猜灯谜,下象棋……好不惬意!

“工夫”在潮汕语里,指做事考究,细致用心。潮汕人喝的“功夫茶”,就是对泡茶过程下功夫。

泡一壶好的功夫茶,要不疾不徐稳稳当当地走过八个步骤,“治器”、“纳茶”、“候汤”、“冲茶”、“挂沫”、“淋罐”、“烫杯”、“斟茶”。除了泡功夫茶的极致讲究,品茶也是一番学问“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月饼是中国传统糕点之一,据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始于唐朝,北宋之时在宫廷内流行,后流传到民间。中国五大月饼:广式、潮式、京式、苏式、滇式,深受人们喜爱!

潮式月饼又称潮式朥饼,“朥”字潮汕方言指猪油。用猪油拌面粉作皮包甜馅烘烤熟的饼便是朥饼。朥饼终年应式,以中秋节上市为最合时。潮式月饼皮酥馅细,油不肥舌,甜而不腻,口感柔软。内馅有绿豆沙,乌豆沙,紫芋沙等种类。

喝着功夫茶,吃着月饼,赏着十五的圆月,一家人团聚,其乐融融。

图片 | 百度搜索(如有侵犯,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