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我心中有愧呢?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3
《倚天屠龙记​》里有这样一段:

周芷若冷笑道:“咱们从前曾有婚姻之约,我丈夫此刻却是命在垂危,加之今日我没伤你性命,旁人定然说我对你旧情犹存。若再邀你相助,天下英雄人人要骂我不知廉耻、水性杨花。”

张无忌急道:“咱们只须问心无愧,旁人言语,理他作甚?”

周芷若​道:“倘若我问心有愧呢?”

倘若我问心有愧呢?

如何。

                                01

我不知道梅兰芳对孟小冬有没有愧。

世人皆知梅兰芳是戏台上的绝唱青衣,但不知他还是孟小冬挚爱的梅郎。

孟小冬是崛起于上海滩的“天下第一老生”,人称“冬皇”。

1926年孟小冬离开上海,辗转抵达北平。在京剧的大本营北平,与梅兰芳惊艳相遇。同是响当当的“角”,同是春风得意之时,互相欣赏爱慕再正常不过。

一个是须生之皇,一个是旦角之王。台上王皇同场,台下情投意合,也是一场佳话。

1927年大喜的一天,珠联璧合,他们也该把海枯石烂的话说尽了吧。

或许他们的幸福在孟小冬无法跨进梅家门的那一刻便注定无法长久。

1931年,梅家有丧,孟小冬前去吊孝,但正牌的梅太太福芝芳是怎样都不让她踏进梅家半步的。羞辱、尴尬过后,更令人心寒的是,她的梅郎一脸嫌弃的说“你回去吧!”

爱情再伟大,也抵不过冬皇的高傲。何况她的梅郎又是如此绝情。

纵使当天梅兰芳在门外、在雨夜里等她一宿,她也始终没开门。

此后余生,未与梅郎半句语。

后来,她返回上海滩,她的梅郎千般悔过,都已错过。

一个是须生之皇,一个是旦角之王。台上王皇同场,台下情投意合,本也应是一场佳话。

但终究无法原谅。

虽不原谅,可孟小冬至死房间里都摆有梅郎的照片。

只是一切都过去了吧。

                                  02

我不知道陆小曼对徐志摩有没有愧。

一个是上海十里洋场交际花,一个是才华横溢的诗人。他们的缘分在开始就没有那么圆满。

陆小曼在父母之命下是结了婚的。与一个结婚后还手不释卷、只专事业的军阀之人,这样毫无生活情趣的人是注定守不住交际花的。

在一场舞会上,她与徐志摩相遇,一见钟情。

一个是“有夫之妇”,一个是离婚第一人。在封建思想还盛行的那时,他们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阻碍,就算向来疼爱陆小曼的父母也毫不心软。

但如郁达夫所说“志摩热情如火,小曼温柔如棉,两人碰在一起,自然会烧成一团,哪里还顾得了伦教纲常,更无视于宗法家风。”

但他们虽然心意和,却始终不能在一起。

若不是两年后陆小曼因思成疾得的那一场差点死去的大病。

1926年8月14日,即农历的七月初七,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他们结婚了。

他们结婚时,徐志摩的老师梁启超讲了一段这样的证婚词“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学问上面没有成就;你这个人用情不专,以致离婚再娶……以后务要痛改前非,重做新人。徐志摩、陆小曼,你们都是离过婚,又重结婚的,都是过来人了,这全是由于用情不专,以后要痛自悔悟……希望你们不要再一次成为过来人,我作为你徐志摩的先生—假如你还认我作先生的话—又作为今天这场婚礼的证婚人,我送你们一句话:祝你们这次是最后一次结婚。”

如果她听长者言,虽是重结婚的,也不失是一段佳话。

但陆小曼啊,上海十里洋场的交际花,从小过惯了奢靡的生活,怎能忍受诗人的清贫。

徐志摩开始为了养家拼命赚钱。

几年之后,陆小曼还是在有钱人翁瑞午的教唆下,与他吸起了大烟。

回到上海的徐志摩看到自己的妻子与别的男人同炕吸大烟如此暧昧,无法忍受,大吵,愤然离去。

就是这次离去,徐志摩坠机。以前的努力,全做了笑谈。

陆小曼悔恨不已,戒掉大烟,只做徐志摩眼中富有才情的女子,余生都在撰写《志摩全集》。

虽然悔恨,但却是为时已晚。

                                  03

你看,世人多奇怪。喜欢的人得不到,得到了不珍惜,在一起时怀疑,失去了怀念,怀念的想相见,相见的又恨晚。终其一生,满是遗憾。

最近常听张杰的《如歌》,有一句最喜欢。

“若遗憾是遗憾 若故事没说完

我至少听过你说的喜欢”

她们大概最以此藉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