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人为什么都喜欢往海南跑呢?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7-12-26

冻梨,又叫冻秋梨,是将普通白梨冰冻变成乌黑色,硬邦邦的,砸到地上,也不会有丝毫损伤。只要你牙好耐得住凉,洗净之后,就能吃了。食用时,将冻梨置凉水中浸泡,待化透后捞出可食,化透的冻梨,甜软多汁,清凉爽口,饭余酒后,吃上几只,颇为惬意。吃冻梨时要有耐性的,吃冻梨要小口小口地咬,细细地品,慢慢地咽,这样即能感觉到那冻梨的脆,又能尝到它的鲜。

都知道吃水果要新鲜、没有损坏的才好,但是东北人冬天最喜欢把水果冻坏再吃,尤其是以前的农村人,为啥?

原来,把梨放在外面冻了之后(东北冬天外面就是天然大冰箱),拿回屋子里用水解冻,梨变黑了,吃起来又软又甜,还有一种特殊的风味,深受东北人喜爱。

柿子这种不好保存的水果也会被冻起来,想吃的时候一解冻,真是甜到心坎里。

冻苹果,同样是一种独特美食,和新鲜时的味道完全不同。

南方的小伙伴们,一定是无法想象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之前,东北人在冬天是如何吃到水果的。

这道题,也许难倒了南方的伙伴们。但是对于东北人来讲,这都不是事!咱们东北人自有生存之道。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东北地区,处于北纬42°至53°34′之间,是高寒地区。在这里世代生活的东北人,有智慧、有办法。

他们利用得天独厚的天然大冰库,来贮藏水果,将水果冰冻。先祖们利用生产和生活积累出了经验---水果在常温下存放,维生素很容易流失,低温保存不仅可以减缓微生物繁殖,也能抑制一些酶的分解,减缓食物变质的速度。因此,冷冻水果基本不会影响它的营养价值,先祖们学会了与自然同步的生存法则。早在辽代,契丹民族民族就形成了吃冻梨、冻杮子的习俗。

北宋庞元英“奉使北辽,至松子岭,旧例,互置酒,行三。时方穷腊,坐上有北京压沙梨,冰冻不可食。接伴使耶律筠取冷水浸,冰皆外结,己而敲去,梨己融释。自尔凡所携柑桔之类,皆用此法,味即如故也。”可见,东北地区人民喜欢吃冷冻食品的典型食俗是由来己久。

冻梨、冻苹果、冻柿子几乎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之前,东北人家每家每户都能吃到的家常水果。冻梨一般是由花盖梨、秋白梨、白梨、尖把梨冰冻而成,外表是乌黑色,一捏硬当当的;冻柿子,外形扁圆,颜色或浅桔黄色、或深桔红色;冻苹果,以国光品种居多,个头不大颜色深棕。

冻梨还有奇特的功效,我就有过亲身经历:过年时父亲多喝了几杯酒,有些不胜酒力。母亲让我赶快给父亲缓个冻梨,让父亲吃下去。别说,还真管用,时间不长,父亲的酒劲真就顶过去了。母亲说,这是她奶奶告诉的方法,酒后吃冻梨,既解酒,又助消化。冻梨还是一个有文化的水果。它在缓冻的时候,不经意间为自己创作了一个非常有创意的歇后语。年三十晚上的冻秋梨----你找消呀(意思是你找打呀,消同削,削东北方言打的意思)。

因为冻了甜。。。水结冰之后体积会增大10%,水果细胞内富含水分,其水分被冻结之后,会因为体积增大,细胞壁被冻失去弹性等原因,撑破细胞壁。解冻后,原来细胞中的水分会因为细胞壁损坏流出,这样水果中的糖分就会增多,而且因为细胞壁被破坏,水果的口感更加绵软甜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