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指纹鉴定技术是个什么样的水平?

古人经常签字画押,采用摁手印的形式来履行某种约定或者证明。那么,古代有没有专门鉴定指纹的人员和相应的官职?(古代法医不是有仵作吗?)鉴定对比的技术水平又如何?是不是很少鉴定?错误率是不是很大?(比如行刑时候会不会经常无法真正验明正身?故而有钱有权者可随意找人代刑。)
如果是十分初级的指纹鉴定对比,那么由哪一级官员来做?怎么做?

第1个回答  2006-12-04
古代社会在契约上一定要摁手印。因为古人没有笔迹鉴定技术,手(掌)印成了主要的证据来源。应该说只有十分初级的指纹鉴定比对。
据文献记载,其鉴定技术始于唐代。唐朝的文献中也有相应的记载,如唐建中三年七月十二日,士兵马灵芝急需银两,向报国寺建英和尚借钱一千,月息一分;如果建英和尚需要,随时可将本息收回;如马灵芝不能归还,建英和尚可将马灵芝的全部财产取走;恐无凭证,立捺印。(摘自德国著名指纹学博士罗伯特·海因得尔1927年出版的《指纹鉴定》
第2个回答  2012-09-02
 指纹法至少在唐代就已经有了,最早的有记载的使用指纹法辨别人的为唐代学者贾公彦,1927年德国罗伯特·海因德尔就在其《指纹鉴定》一书中说,中国唐代的贾公彦是世界上提出用指纹识别人的第一个学者。实际上,中国的应用指纹的历史远在唐代之前。解放后发现的唐代许多文书、契约、遗嘱上都有指纹、指节纹或掌纹,以此作为识别个人的重要手段。此后历代,都沿用在文书上以指模、掌模为鉴的习惯。我国古代军队有《箕斗册》,即登记士兵指纹,以便检查。这表明当时己能对指纹按形态、结构进行正确分类,并将这种分类特征和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我国用指纹破案的记录可追溯二千多年前的秦代。在云梦出土秦简中的《封诊式·穴盗》篇记载:“内中及穴中外壤有膝、手迹、膝,手各处”。这说明我国指纹法的应用是很早的事情了,到宋慈时代已经十分成熟,并收录在宋慈《洗冤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