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 10 年了,你还会用它分享自己的生活吗?

如题所述

虽然我依旧会经常使用微信进行社交,但是基本不会再使用它分享自己的生活了。

第一眼看到这个问题,内心还是有一些颤动的,因为不知不觉这款软件已经陪伴我9年之久了(微信是在2011年1月21日出来的,我是2013年才开始正式使用)。它承载了我的很多记忆,这其中有关于美好的记录,也有悲伤的回忆。

在微信刚出来的时候,我还是一个小学生。那个时候根本没有智能手机,大家更多是使用QQ去聊天。后来也是在一次偶然机会看见父亲在用,才对这款软件有了最初的印象。当时微信界面很简单,基本就是用来聊天使用的,根本没有朋友圈这一功能。

微信朋友圈功能是在2012年4月19日上线的,不过我正式使用这一功能是在上高三的时候。当时学业特别繁重,自己每天都过得比较压抑,因此会喜欢在晚上做完功课去发朋友圈,以此宣泄自己内心的“不爽”。

我记得有一次因为被老师批评,心情很不好,就在朋友圈发文说“生亦何欢,死亦何苦”。然后这条朋友圈被我爸妈看见了,他们以为我有啥想不开,要寻短见。就左一个电话右一个电话打给我,最后不放心还大半夜驾车赶到我的住处。(我高三一个人在外面租的房子住)

后来上了大学,使用微信就变得多了起来。为了引起自己暗恋女生的注意,我总是喜欢发一些自认为“高大上”的东西。虽然效果不怎么好,但是幸运的是我最终还是追到了喜欢的女孩。在这之后,微信朋友圈就成了我秀恩爱的地方。

但是俗话说“秀恩爱,si得快”,对此我只能说很有道理,因为那段爱情持续也就大半年的时间。分手后我还是喜欢发朋友圈去分享一些有关自己生活的事情,一方面是为了引起大家注意,表达自我,另一方面也是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希望得到别人的夸赞。

大学毕业,刚上班的那会,我依旧会发朋友圈,和别人分享自己的工作和心得,即使并没有太多的人关注。但是随着生活的深入,接触的东西多了,自己的心境也变了,变得不再那么爱说“废话”,也变得不再喜欢用微信朋友圈分享生活、表达自己了。

我真心觉得生活会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一个人,它会让你学会“闭嘴”,让你懂得沉默是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4-21

还会的。

“你还记得自己发过的第一条朋友圈吗?”4月19日是微信朋友圈功能上线10周年,有人这样问。
曾几何时,以微信朋友圈为代表的“圈社交”,分享的是诗歌、音乐、好友动态,一个个点赞、一句句留言,都印证着朋友间的社交更便捷、更亲切。如今,一个个“圈”里转发的工作内容、商业产品越来越多,功能似乎也从“友情”转变成了“人情”。
从现实到虚拟,你的“朋友圈”这10年间有什么变化,是否也已经“三天可见”?

朋友圈里的自我表达是在理解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呈现的。所以,我们想要了解一个人,先去翻翻他的朋友圈,这有一定道理。但是,朋友圈毕竟是书写者创造性的体现,存在着修饰、改写的嫌疑。因此,想要透过一个人的朋友圈完全窥见他的生活世界,这几乎做不到。
一个没有书写朋友圈习惯的人说,你喜欢的生活方式别人不一定喜欢,在有些人看来也许会是一种炫耀;况且自己喜欢的生活没有必要让别人知道,因为这可能会给他人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在他看来,自己的生活不必公开给他人看见,而真正关心你的朋友也不会只活在朋友圈里。
经济飞速发展的年代,什么都讲究快捷、高效。沟通和交流也不例外,移动互联网技术保证了“永远在线”的状态,也让社交变得越来越低成本化。我们不再像以前那样,愿意和人同处一个时空,坐下来交谈;转而把虚拟世界的自我呈现和点赞、评论视为新型社交手段,并自以为在此收获了认同和满足。
而这类看似高效率、低成本的人际交往方式,实际上遮蔽了人与人相处时的感同身受,也让我们和朋友之间的关系日渐疏离……

首先,既然朋友圈是与好友分享动态的珍贵平台,那么自觉维护朋友圈的良好环境是每个使用朋友圈的用户都不可推卸的责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你发布无聊的内容之前,先在心里想一想,如果在自己的朋友圈看到别人发这样形式的动态,你会作何感受。将心比心,让自己的信息空间保持洁净,就是对朋友的一种尊重。
其次,我们应控制花费在朋友圈上的时间,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现实生活的交流中,形成自我社交的平衡。朋友圈带来了快捷沟通,也使人们容易疏远现实交流。现在,好友们聚会、吃饭的时候,经常见到大家各玩各的手机的场景。网上的朋友圈虽然也有价值,但并不能取代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圈。你不可能一辈子活在虚拟世界里,将眼光聚焦于身边的人和事,才能形成鲜活且真实的朋友圈。
“逃离朋友圈”只是选择了一种逃避的方式,要想真正解决问题,还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携手将朋友圈的环境治理好。

第2个回答  2022-04-21

就我个人而言,我几乎不会在微信朋友圈里分享生活了。微信作为一款社交软件,已经陪伴了我们有10年了。起初微信刚发布时,大家都用的不习惯,后来因为微信的私密性比较强渐渐取代了QQ。但现在刷朋友圈可以看到,越来越少的人会在朋友圈里发自己的生活了,那么这究竟是因为什么呢?


一、琐事太多、无暇顾及

经常刷朋友圈的很容易可以注意到,频繁发朋友圈的人群基本上都是学生和宝妈。而工作的人却很少会发,这是因为工作不像学校拥有很多的自由时间和娱乐活动,而是大部分经历和时间都要工作,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不发朋友圈的习惯。

二、孤独症患者越来越多

随着科技的发展,世界越来越小但是孤独症患者却越来越多。深交软件的就行,朋友圈的不断扩大,也给很多人带来了一种越热闹越孤独的感觉。就比如朋友圈三天可见一样,就是典型的例子。大众就好像在社交软件上找不到归属感一样,久而久之也就不愿意将自己的私生活记录在朋友圈里了。

流行与湮灭都是事物发展的规律,遵循自己的内心就够了。

第3个回答  2022-04-21

当然愿意,朋友圈的作用本来就是用来分享我们生活的,你发你的,选择看的人自然也会看,不想看的人也会自己选择屏蔽,这些都是她们的事,你只要负责发你自己的朋友圈就行。

但是在发朋友圈时个人是很不喜欢那种很消极的朋友圈。偶尔心情不好发个朋友圈可以理解,但是天天心情不好是怎么回事,整个朋友圈都笼罩着这种人的阴暗妻子。还有就是总是莫名奇妙发个指向很不明确的骂人的朋友圈,好像整个朋友圈的人都是你的冤家一样。

虽然朋友圈是用来分享生活的没有错,但是别让大家觉得你的生活只有灰暗和抱怨好吗!长此以往,相信大家就不只是屏蔽你了。

毕竟谁都不想自己愉快的一天,被一条朋友圈影响。

就我个人而言,我的朋友圈从来就不会有消极内容,即使是一条表达不愉快的朋友圈,也不会让人感觉消极。我的朋友圈多数是美食和就去游玩的照片,更多的是记录发生的美好的事情。

朋友圈真的是记录生活的很好方式,毕竟记性有时候并不是很好,美好的事情也不可能全都记住,但是有了朋友圈就不一样啦,随时随地想回忆了都可以去翻一翻朋友圈。而且相对于微博,朋友圈的隐私性更强一点,更适合分享生活。

第4个回答  2022-04-21

虽然现在有抖音、微博,不过朋友圈依然是我分享和记录人生重要时刻的第一选择。

遇到开心或者不开心的事情或其他有趣的事情都会发朋友圈,但是周围朋友发朋友圈的频次都比以前少。

可能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现在的微信已经不是一个完全的私域的一个空间了,它其实加了很多工作的人,加了很多同事,也加了很多不是特别熟的朋友,所以它变成一个半私域的空间。

我觉得朋友圈的内容一定是你自己想给别人看到的一个形象。这是我自己的一个点,如果我觉得我想发内容和我心里真实的想法不是特别一致,或者说我觉得没有太大意义,我就不发。不然发这个东西的意义其实就会变成,被点赞和评论所引导。

你自己的心里肯定会有一个标准,如果这个东西可能就是符合你「规则」的,在你心里的一个分数可能已经要 8 分、9 分可以发。如果这东西你自己想了半天会犹豫的话,可能就只有 4 分、5 分,或者说你真的是不是特别犹豫想发,其实也不会发。每个人都不一样。

我列表里95后、00后他们的朋友圈还是很日常,每天吃吃喝喝、开开心心很有生活的活力。反而是以前的同学、周围的同事分享越来越少,朋友圈是分享生活的,我偶尔会觉得很多人工作之后就没有生活了。